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旅游教育讲座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我国的旅游教育及发展趋势旅游教育讲座2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教育历史回顾十九世纪末起源于欧洲-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着眼于职业培训非学位课程二十世纪中期英国将酒店与旅游课程提升为学位课程–苏格兰酒店学院及萨里大学酒店管理系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二十世纪中期酒店与旅游教育在美国广泛发展专业多样化学历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二十世纪后期各国酒店旅游教育如雨后春笋旅游教育讲座3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欧洲部分国家旅游教育发展特点旅游教育讲座4ZhejiangNormalUniversity驱动力学科分类与课程设置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欧洲早期是第一线员工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后期由于高层人才的需要推动学历教育的发展主要设置在地理、经济、商学等学科下,但有一些研究成果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由重技能教育极端走向重理论与文化与社会教育极端教师很少有从业经验美国起初是由于国内酒店业高速发展,中高层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推动;后期由于旅游业更全面深入的发展主要设置在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强调管理能力培养向管理与技能并重转型,旅游研究迅速向多学科发展对操作技能的培训未有足够重视日本出境旅游发展驱动商学部、社会学部、经济学部、国际学部、大众传播学部更加个性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旅游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澳大利亚入境游客快速增长,酒店与服务管理人才需求驱动商学、地理学、贸易财会、行政管理、管理对市场进行细分,划分出一些小型市场专业,以一般商业管理为本科授予学位,而学习内容中突出旅游专业知识,开设研究生专业供大于求,学校竞争激烈各国旅游教育比较旅游教育讲座5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旅游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第一线接待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旅游发展加速,1978年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正式设立了旅游教育机构,主要负责旅游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和高层次的组织管理人才培训。同年我国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了,次年建立了第一所旅游大专——上海旅游专科学校。1980年起,国家旅游教育机构先后与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旅游系或旅游专业,年招生人数1300余人。90年代后快速发展旅游教育讲座6ZhejiangNormalUniversity1、院校教育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与上年相比,旅游高等院校增加了69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则增加了298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854人,比上年数量大大增加,增幅达29.7%,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129人,比上年增长17.1%,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3,725人,比上年增加44.8%。据统计,2006年全国旅游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3,236人,比上年增长了31.7%,其中旅游高等院校16,868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16,868人,高等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师数基本持平。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旅游教育讲座7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教育讲座8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教育讲座9ZhejiangNormalUniversity2、旅游院校层次结构总体趋于合理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含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以旅游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旅游教育讲座10ZhejiangNormalUniversity以旅游管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燕山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昌大学、上海大学、青岛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旅游教育讲座11ZhejiangNormalUniversity地理学中旅游相关专业或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旅游教育讲座12ZhejiangNormalUniversity3、旅游院校的地区分布与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基本相适应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每个省份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适应,旅游院校布局仍然处于较发达地区数量多,欠发达地区数量少的态势,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差距逐步拉大。从统计数据看,除个别省外,2006年各地的旅游院校数量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旅游院校超过50所的是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14个省份,其中四川最多,为393所,是去年的三倍多。20至50所的有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江西、广西、海南、陕西等8个省份,内蒙古、贵州、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的旅游院校数均不足10所。旅游教育讲座13ZhejiangNormalUniversity4、各地办旅游院校的积极性高涨,多元化发展的状况初显随着我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旅游人才需求量的急剧增长,旅游院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投资外,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民办学校及私有业主,甚至国外的资本开始关注并投资旅游院校教育;二是办学模式的多元化,企业或研究部门办学、校企结合、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对接不断增多等。但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尚未真正形成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那样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并在业内受到普遍认可的品牌院校。旅游教育讲座14ZhejiangNormalUniversity关于我国旅游教育的问题分析一、关于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到目前为止,旅游学科都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旅游活动触及社会方方面面,超越旅游经济影响之外,其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这就引起诸多学科背景学者的共同关注,而学者们基于其学科背景出发进行的研究往往只能揭示旅游活动一个侧面和部分规律,而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解释体系,这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旅游学科体系建设的困难。旅游教育讲座15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院系在中国的发展来源于多种学科背景。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和旅游研究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主要为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地质学、林学、中文、外语、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学,其中最主要的依托学科为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这几大类学科。与国外旅游研究状况相比,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学科体系在总体上已经比较接近国外,基于管理学的旅游管理教育、旅游研究占据旅游学科体系的主流地位旅游教育讲座16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依托学科调查结果依托学科名称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地质学林学中文外语建筑学食品科学工程交通运输学数目353226184433221比例(%)26.9224.6220.0013.853.083.082.302.301.541.540.78旅游教育讲座17ZhejiangNormalUniversity全国设立旅游管理硕士点的重点高等院校已经达到75家,基本上覆盖了东南西北中各个地区。其所依托的学科也比较广泛,涉及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园林学等专业旅游教育讲座18ZhejiangNormalUniversity2007年我国高校招收旅游博士生的一级学科依托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地理学生物学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地质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资源与工程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目19133332222211工商管理学和地理学是两个最大的培养旅游方向高端人才的学科点。在工商管理之下,还涉及旅游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三个二级学科旅游教育讲座19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理论的不成熟性表现在旅游学的基本概念的不明确旅游学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旅游学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旅游教育讲座20ZhejiangNormalUniversity二、关于旅游管理的学科地位1998年以前把旅游学确定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1998年后,旅游学被确定为工商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这两次对旅游学学科地位的认定,都没有跳出一个框框,即旅游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只是一个二级学科。这种把旅游学确定为经济学或工商管理学二级学科的定位,看似把旅游学科推到了一个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地步,其实质是对旅游学地位的降格,这不仅没有达到促进旅游学和旅游业发展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学科的发展,使得旅游学科的发展步履艰难。旅游教育讲座21ZhejiangNormalUniversity学科地位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片面。一方面是旅游学在学科之林中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适当的地位(谢彦君,2001);另一方面是将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仅局限于企业管理学科领域的观点和做法有其局限性(吴必虎,2001)。目前,高等旅游院校(系)的旅游专业一般都是按照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的。实践证明这种把旅游高等教育局限于旅游管理的专业设置是存在片面性的,而这种片面性直接导致了各旅游高等院校(系)在专业设置操作上的困难、盲目与混乱。笔者比较赞成谢彦君教授的说法,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明确为人类的旅游活动,并将旅游学界定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旅游教育讲座22ZhejiangNormalUniversity三、关于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概论性、理论性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较快从国外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旅游专业较为普及的理论性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旅游政治学、旅游美学等。国内旅游专业的理论性课程,同样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学概论等,并且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国外较为普及的课程在国内普及程度同样很高旅游教育讲座23ZhejiangNormalUniversity旅游教育讲座24ZhejiangNormalUniversity应用性的课程与国际衔接差于理论性课程国外较为普遍的应用性课程包括旅游规划与设计、户外游憩与环境解说、旅游资源(旅游地)开发与管理等旅游直系课程,还有包括与旅游关系密切的饭店餐饮服务、运动健康、烹饪、交通运营等旁系课程。国内各院校旅游课程设置,直接为旅游服务的应用性课程有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管理等,而与旅游关系密切的旁系课程则有餐饮服务、外语、导游、食品营养等。直接为旅游服务的应用性课程,国外较为常见的是旅游地管理,而国内则为景区
本文标题:旅游教育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