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doc-湖北省农业
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08-2010)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促进科技与农业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是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反映农业关键技术需求和展示农业新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示范推广成套化、标准化农业新技术的辐射源。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规划。一、基地建设背景及意义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强做大湖北农业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也直接影响到湖北的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促进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对于推动湖北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发挥湖北科技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就是要充分依托湖北的农业科技优势,向土地要产出、向资源要效益、向加工要增值,并将现代科技文明送到田间地头,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物化科技第一生产力,支撑优2势特色农业做强做大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和专业大县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纵深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以服务板块基地和一县一业为主旨,着力解决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将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发展要求,力求形成成套化、标准化的技术,向板块基地示范推广,其建设和发展对于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必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3、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培埴技术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农业龙头企业是用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基地、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枢纽,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将主要以农业企业为建设主体,并将在创新团队建设、创新条件改善、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方面给予重点引导和推进,这些措施和手段对于提升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必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4、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的一次重要探索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机制和人才。“科技经济两张皮”是湖北、也是全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需要突破的重大问题。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力求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机制、市场等多方面的力量,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阵地搬到田间地头,将农业科技资源引向田3间地头,引促湖北农业优势科技力量与湖北农业主要产业亲密接触、深度融合,全方位创新、探索出一条有效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路子。5、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建立完善新型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以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为主旨,力求围绕每一个农业主要产业,以示范基地为平台和窗口,从创新机构、组织模式和机制等方面,构建一条由“技术需求”、“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到“辐射推广”的完整链条和体系,这既是建设现代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支撑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长效保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县市为单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和市场化、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为核心,以大范围辐射推广应用为目标,建设一批与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对接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构建面向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骨干企业和特色鲜明、高度组织、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为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基本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基地主要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协会建设,少数单纯的品种繁育基地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建设;4同时,示范基地将主要依靠建设主体自身和市场的力量实现良性运行和发展,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项目等方式予以引导支持。——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示范基地是优势、特色农业板块基地的一个重要窗口,示范基地的发展布局要与全省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相适应,有效支撑“一县一业”的发展,力争覆盖全省主要农业领域和所有县市;同时,具体操作中,将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步组织实施。——创新驱动,辐射带动。技术创新和示范是示范基地的核心任务,要通过构建基地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组建基于高度共识与互信的产学研创新团队,保障技术创新任务的完成;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模式和机制,将经过示范基地成套化、标准化的技术向板块基地传导、辐射,力求最大程度体现示范基地建设的成效。——规范管理,动态调整。加强示范基地运行管理和绩效考评,在坚持“两个覆盖”的一般原则下,建立完善竞争引入、动态调整、验收考评等有关机制和制度,奖优扶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奋发向上的氛围,促进示范基地建设这项新兴事业的蓬勃发展。3、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00个,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种养业领域和以县市为单位的主要农业区域;在体制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产学研创新团队建设、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示范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力争建成若干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效果显著的高水准核心示范基地;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面向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的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支撑湖北5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三、基地布局及重点任务(一)优势及特色农作物科技示范基地1、优质水稻科技示范基地我省是全国主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50%,水稻产量及规模以上加工能力分列全国第4位、第2位。近几年来,随着“福娃米业”、“国宝桥米”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品牌稻米的崛起,湖北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以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建设中的150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2,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中地区和鄂东南地区的20多个县市,目标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水稻科技示范基地以支撑和服务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主旨,主要开展优质稻种繁育技术、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优质稻产品开发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水稻商品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优质稻种繁育示范基地。以省种子集团、荆楚种业公司、省农科院等单位为主要依托,在公安、鄂州等地建立2个优质稻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和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繁育示范,立足江汉平原、鄂中和鄂东南三大优质稻种植区,面向全省和全国,推进优质稻制种基地建设和种业产业化发展。——优质稻高产及加工示范基地。重点依托国宝桥米、福娃米业、中汇米业等骨干企业,在京山、监利、浠水、曾都、应城、房县等县(市区),分别针对中稻、双季稻、有机稻、专用稻等不同品种,建设5—6个优质稻高产及加工示范基地,主要开展水稻优质高产高效6集成技术、轻简化栽培节本增效技术、无盘旱育秧集成技术、稻田高效种养优化模式等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同时,以提升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支持开展优质稻米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开发。2、双低油菜科技示范基地我省是国家布点的长江中游“双低”油菜优势区。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800万亩,产量2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中和鄂东地区的20多个县市;油菜种植及加工技术水平全国领先,种植面积、产量和“双低”化率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双低油菜科技示范基地主要面向三大优势种植区域,重点围绕优质高产专用油菜新品种、高效节本栽培技术、菜籽精深加工及饼粕综合利用技术,开展研究与示范,巩固湖北油菜产业的领先优势。——双低油菜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依托圣光种业等骨干企业,在谷城等县市建设1—2个双低油菜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品质优良、含油量高、营养保健功能强的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高含油量生物柴油专用型油菜品种等的选育,建立油菜杂交种亲本繁殖和杂交种制种技术体系,推进“双低”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设,保证油菜主产区的种子供应。——双低油菜优质高产及加工示范基地。重点依托天颐科技、洪森实业等骨干企业,选择沙洋、枝江、武穴等县市建设3—4个双低油菜优质高产及加工示范基地,重点组织开展多熟制油菜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示范、油菜高产高效节本机械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菜籽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油菜综合加工示范线等,支持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做大做强。73、优质棉、麻科技示范基地我省是全国棉花主要产区之一,全省棉花种植面积600万亩,年产量45万吨,居全国第5位,产区主要分布在汉平原的天门、潜江和鄂东、鄂北的麻城、襄阳等20多个县市;贮麻种植及加工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产区主要分布在鄂南、鄂东和鄂西的咸安、赤壁、阳新等县市。——棉花科技示范基地(2-3个),主要针对当前棉花生产中面临的混种混收、质量参差不齐、单位产量及植棉效益下降等问题,重点依托健康集团、省农科院、荆州农科所等单位,在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和较大的天门、潜江、龙感湖等地建设,一方面,根据各种植区的特点,选育和引进棉花优良品种,建立棉花制种基地,为实现分区统一供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棉菜(瓜)套种技术、棉花高产集成技术等的试验示范,制定棉田优质高效技术操作规程和采收技术标准,促进棉花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贮麻科技示范基地(1-2个),重点依托湖北精华纺织、阳新远东麻业等企业,择优选择咸安、阳新等县市布点建设,主要任务:一是引进、选育和推广高产、低胶、高支数贮麻新品种;二是研制贮麻收割、剥麻、打麻新技术及设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三是着力解决贮麻脱胶污染问题,四是研制开发高档纱、布产品。4、小麦等其它粮食作物科技示范基地小麦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居粮食作物之首,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600万亩,产量240多万吨。建设中的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的襄阳、枣阳等11个县(市区)。玉米、马铃薯是我省鄂西、鄂西北山区8主要粮食作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200多万吨,玉米新品种选育在西南地区具备一定影响和优势;马铃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呈由高山向低山丘陵地带扩展的态势。——优质专用小麦科技示范基地。针对优质专用中、弱筋小麦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以服务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为主旨,重点依托金华麦面等企业,在枣阳、襄阳等县(市区)建设1-2个优质专用小麦科技示范基地,主要组织开展优质弱、中筋小麦品种的引进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小麦单位产量和种植效益;支持开展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的开发,提高加工档次,促进小麦加工增值。——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繁育基地。在玉米主产区十堰、宜昌等地区,择优选择1个县市建设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繁育基地,主要针对加工型专用玉米,开展玉米种质引进、改良和创新,选育、扩繁优质高产的玉米新品种。——马铃薯新品种繁育及种植示范基地。在马铃薯主产区的高山、丘陵地带各择优选择1个县市,分别建设马铃薯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其中,品种繁育基地主要开展马铃薯良种的引进、选育和脱毒种薯的生产;种植示范基地主要针对丘陵地区,研究示范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技术,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5、花生、油茶等其它油料作物科技示范基地花生是我省仅次于油菜的第二大油料作物,全省花生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年产量60多万吨,居全国第7位;花生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鄂北岗地、鄂东北和鄂中丘陵地区。油茶是我国特色的木本油料作物,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食用价值可与橄榄9油媲美,
本文标题: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doc-湖北省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