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催眠的发展历史12级应用心理学张豆豆20121216003催眠是一种意识改变的状态。催眠状态下的意识水平介于觉醒和无意识之间。其特征为:被催眠者的行为、意志、自我意识和生活方式较易出现主动性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催眠状态可见于任何正常人和病人。催眠术的历史也许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早在远古时期,一种被称为“寺院睡眠”的治疗仪式中,就包含有催眠的成分:教徒们在礼拜那天,能实现纯然的催眠术—教徒们闭合双眼,寂然静坐,不久即会出现幻觉,在幻影中教徒能与神灵见面。中国古代的“祝由术”就含有催眠的成分。所谓的祝由之术在古代亦被称之为巫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而在西方,以催眠形式出现的催眠术由宗教上的僧侣操纵,用于布教、占卜和治疗。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埃及、罗马僧侣每逢祭日,在身前呈现一种失神状态,踢人占卜休咎;另一种被称为占星术,施术者凝视手中握定的宝石(水晶球)口中念念由此,旋即能预知未来,答复别人占问只是,据说灵验异常。但是远古时期的“催眠术”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催眠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认为催眠术的历史源于中古时期的动物磁气时代。18世纪中叶,维也纳医生麦斯麦尔(FRANZANTONMESMER)首创了“动物磁气流体学说”。Mesmer曾研究过神学、哲学和法律,之后从事医学研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当时受到磁石治病的影响,也使用该法治愈了许多病人,影响极广,由于前来就诊的病人急骤增多,个别地使用磁石治病太过费时,已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因此,他创造了使用磁气桶进行集体治疗的方法:病人围坐磁气桶坐定,桶内盛满磁水、铁屑等无,桶顶置放一根发亮的铜丝,各人接上一根通向磁气桶的铜线,提示磁气可以通过铜线转到人体内。当一切安排就绪后,Mesmer身着黑色催眠服,手持磁棒,低声念着单词重复的催眠语,不久受术者就进入集体催眠状态,再予以各种暗示进行心理治疗,治毕就暗示醒来。Mesmer认为:磁气的流动影响了人体内磁气流通而起到治疗作用,故而又称为“动物磁气”学院,后来经过验证磁气桶内并无磁气,Mesmer的学说也被贬为邪说继而受到抨击和质疑,但即便如此,实际上,Mesmer的通磁术的确治愈和缓解了许多疾病,如风湿症、疼痛、皮肤疾病、痉挛性哮喘等等。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德国立了纪念碑。这种流体学说的观点持续了约三个世纪。也可以认为是催眠术的科学萌芽阶段。由于磁气说的治疗效果确实存在,19世纪中期,一批临床医生对通磁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41年,一位英国医生叫布雷德(C.BRAID)在观看一位瑞士医师表演用催眠术为病人治疗时,本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想从中找出欺诈的手法,但他未发现任何破绽,病人被治愈了。布雷德被这种奇异的现象所吸引,并为之震惊,进而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受术者总数闭着双眼,表现出疲劳的姿态,布雷德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睡眠方法,布雷德逐渐变得相信并开始应用催眠术。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令受术者凝视盛满水的玻璃瓶也能取得同样效果,达到催眠状态,因而他认识这是视神经疲劳后引起的睡眠,根据这一观点,布雷德引用希腊语“hypnus(睡眠)”提出hypnotism(催眠术)一词,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布雷德对催眠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43年发表《神经性睡眠论》,提出催眠状态的几个阶段和对神经症的治疗作用。1850年催眠术已作为麻醉方法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称之为“催眠麻醉术”,代替药物麻醉进行手术。曾风行一时:1845年到1851年,印度的一位外科医生jamesesdail在病人被催眠并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了2000例手术,甚至包括截肢。但许多外科医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仅仅通过一些催眠引导词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可信,加上一些失败的案例也强化了这样的怀疑。外科医生需要的是适用于任何人的技术,19世纪中期化学麻醉剂乙醚和氯仿的发明让医生们对催眠失去了兴趣。随后,法国的Liebeault总结了前任的研究结果,继承了Braid学说的精髓,强调受术者的主观因素,提出了“人为睡眠状态说”著有《人类睡眠理论》一书,并在法国Nancy医学院联合了生物界、法律界的学者共同对催眠进行研究,形成了催眠学的“南希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催眠状态是受术者接受了施术者的暗示所致。这一主张改革了Braid的施术方法,仅采用暗示诱导,便可令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南希学派的暗示说侧重心理方面的研究,比Braid单纯以生物因素为主的视神经疲劳学说进了一步,更具有说服力。与之相对的是法国著名神经学家JeamCharcot,他对催眠的研究侧重于病理学方面。他认为催眠与歇斯底里状态本质相同—都是神经系统疾患的表现,换言之,催眠术以一种人为诱导的短暂歇斯底里罢了。依据这种观点,他把催眠现象分为大、小催眠两种,分别类似于歇斯底里的大、小发作,他的上述观点当时在学术界颇有影响,许多人士前往学习,其中包括年轻的弗洛伊德。这一学派据其发源地而被称作Salpetriere学派,它与南希学派互相争论,水火不容,但最后,论战以南希学派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催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时代的弗洛伊德曾在Charcot的实验室工作过,后又到南希学习,在处理那些对催眠反应不佳的病例中,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自由联想”技术。他发现催眠的效果仅适用于对症处理,疗效欠持久。催眠状态下,虽易使病人宣泄情感或对遗忘的情感进行再体验,但他反对不考虑症状对病人的含义而一概加以消除。同时,他还察觉到了性心理冲突对催眠的影响。他认为,催眠的另一短处是:并非对所有对象均能达到催眠状态。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分析优于催眠术。一方面他对催眠也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在他完善了心理分析理论后,他再次强调了心理分析与催眠结合的必要性。1837年,Charcot死后,对催眠的科学研究跌入低谷,人们将兴趣转向外科手术中的化学麻醉。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恢复对催眠的热情,因为当时催眠术十分适用于战争创伤性神经症。“催眠分析”这一催眠与精神分析的联姻物也应运而生,这一治疗方法后来在二次大战时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次大战以后,有关催眠学的学术空气有了很大变化,英、美两国医学会相继承认了催眠在医学中的合法地位,并在心理学会中专设了催眠学术分会。1949年美国先后成立了SCEH和ASCB两大催眠学术团体。这段时间内对催眠研究较有意义的主要有:巴浦洛夫的中枢选择性抑制理论和McDengall运用暗示的“分离假设”,阐明不同类型分裂人格障碍之间的联系等。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坎坷变迁,催眠最为倚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医学、心理、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有关催眠的文章不仅鉴于专业期刊,也常在一般科学杂志上发表。今天,我们对真正了解催眠术还相距甚远,研究和利用催眠尚有颇大潜力。相信,它的优越性将随着对它的进一步研究而越明显了。
本文标题:催眠的发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