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八年级生物上册考试复习提纲(填空)
1八年级生物上册考试复习提纲六、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2、骨骼肌包括中间________和两端较细的_____,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_____上.骨骼肌受____刺激后有_____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____________,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____,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屈肘时,______,伸肘时________。4、双臂自然下垂,________;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______。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____作用,骨起___的作用,关节起___作用,骨骼肌起___作用。26、骨骼肌___,牵动着它所附着的____,绕着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___系统、___系统、_____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____________。8、关节是由_________四部分组成。关节囊及囊外面的韧带使______。关节头、关节窝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_____,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_____,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_____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______。9、脱臼:_____从______滑脱出来。六、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__________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3_________。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______、由_______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_______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的行为。动物越___,学习能力____,适应环境能力也就____,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猴、狒狒、象、鹿、狼、狮等。4、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③有的还形成____。根据______________的不同排成等级。首领优先享有________,优先选4择______,其他成员对它表示_____。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___________等。蚂蚁的通讯依靠_____。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_____作引诱剂,可以诱杀_____;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_________②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③帮助植物_______(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__)。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______和所占的____总是维持在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5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_____来防治病虫害。可减少______。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4、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5、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6、生物反应器:利用_____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_______,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需要对该生物进行______的改造。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________”。它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7、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______来发明创造各6种______。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的“抗荷服”与____,冷光灯与萤火虫,雷达与______,薄壳建筑与_______,智能机器人与人。一、细菌和真菌1、__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_____。细菌菌落特点:_____,表面________;真菌菌落特点:_____,呈_________,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____________、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要氧气,而有些则不需要氧气(即有氧时7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_____)4、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________②___。5、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____,因为乳酸菌只有在______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6、17世纪后叶,荷兰人_______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_____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7、细菌很小,只有用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8细菌的形态。8、细菌特征:微小,有_________等形态,无______。营养方式:一般为_____(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_____,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______。______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______9、细菌个体微小;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的芽孢;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10、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_____;9没有叶绿体,均利用________生活(异养型);用_____繁殖后代11、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_____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_____状。真菌生活在________的地方。12、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13、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无叶绿体。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14、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_______。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10_______,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②引起动植物和人_____。这类微生物多_____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______,真菌引起_______。③与动植物_____。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如_____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____植物;兔、牛、羊等____动物的肠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_____;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________对身体有益1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①食品制作。制作馒头用_____,酿酒用_____,制酸奶用_____,制泡菜用____,制酱用____。11②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____________;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___________)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12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③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___(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______的物质④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16、英国细菌学家_______发现了抗生素。13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34、生物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14化的途径和过程。3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3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15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16(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36.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17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18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3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19(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8、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40、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20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4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42、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43、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21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4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a)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d)外来物种的影响45、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看一看,记一记22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46、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4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48、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上册考试复习提纲(填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