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湟源学校二0一0年月日2表一学年学期教学改进计划学校哈城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班级(1)教师教学质量目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学期教材模块知识能力结构梳理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3教学改进思路和措施1、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2、具体措施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2、进一步学习洋思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4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参考课时实授课时周次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第一节植物的生殖2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7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1第五节生物的变异2第三章生物的进化7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2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2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11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2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2第二章用药和急救2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2期末学校考核5表二第七单元第二章单元教学设计学校哈城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班级(1)任课教师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共有27人,他们通过一年半对生物学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学期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统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统考复习中来,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6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章节教学目标检测试题7表三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哈城年级:八年级人数:27日期:学科:生物课题:第一节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难点:基因控制性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生物的性状(前面的“基因控制”先不写)一、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属于性状?你在哪些性状上像父母?统计性状像父母的人次。从刚才的统计可以看出孩子像父母即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那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的现象呢?那到底什么是生物的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引出课题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引出子课题。这些都是生物的性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观察调查表并回答学生举手学生举例,如动物的、植物的遗传现象。然后再认真观察书25页上的图片。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归纳出来。8二、基因控制性状性状呢?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出示几组相对性状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父母的性状为什么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呢?是父母把眼睛鼻子这样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了吗?出示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逐一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及出现的结果,让学生分析。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板书第二个问题,并把第一节的题目补充完整。让学生分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状。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对学生的各种猜测不作对错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超级鼠个体大这种性状,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出示转基因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转基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观察姚明和他的教练的合影,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做练习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9板书设计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_____________生物的性状(将“基因控制”四个字的位置先空出来不写)一、生物的性状二、基因控制性状(并把第一节的题目中空出来的“基因控制”四个字补充完整。)作业训练1)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2)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3)转基因食品安全吗?4)你有没有怀疑过?5)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7)后代中只有转基因鼠的体量变大了,说明了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教学反思10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哈城年级:八年级人数:27日期:学科:生物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看一副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那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围绕这样一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5分钟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提出探究的问题:看着像男孩的眼睛、脸型都像妈妈不是是决定性状的基因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基因是怎样传的?基因通过什么传递?基因在传递11一.染色体、DNA和基因时间所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基因在哪里?2、基因通过什么传递?3、基因是怎样传的?4、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体什么关系?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谁能从录像中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哦,原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什么样的染色体称为一对?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什么特点?2分钟8分钟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放受精过程的录像展示:放录像。请你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出来。那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种生物都有多少条染色体,出示几种生物染色体数的表格,让学生找出特点。把抽象的微观的问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生殖细胞蛋白质和DNA没有观看录像,讨论、分析、推理三者的关系动手画出来认真观察、思考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是的认真观察、思考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差不多46条23对12二、染色体经生殖细胞的传递既然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那么基因是怎样的?从刚才的表格上你还看出了什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染色体变了,性状就变了,所以,染色体必须保持稳定。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又要产生生殖细胞,又要完成受精作用,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刚才是假设人的染色体只有1对,其实人的染色体有很多,研究起来不方便,谁知道哪一种小动物经常被用来研究遗传的问题?雄果蝇产生精子,雌果蝇产生卵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果蝇有8个4对染色体,其后代也应如此,那么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怎样分配,组合以后才能保证受精卵和新个体中的染色体也是8个4对呢?开动脑筋,自己设计,看谁10分钟题具体化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的染色体数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出示图片)这是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数数多少对?再来看看这个男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他就多一条染色体性状就变了。染色体少一条行不行?这是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再来看看这个女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少一条染色体性状也发生改变了。(出示果蝇)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少,且生活周期短,所以是做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别看它个小,它在遗传学的研究上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的Morgen就是研究果蝇而获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奖。今天我们也来做科学,研究一下果蝇的染色体传递的问题。出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找学生数一数染色体有多少个多少对,谁跟谁一对?成对的两个染色体有什么特点?也应该成对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不一样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足之处互相补充做画图练习,即在果蝇的生殖细胞、受精卵中分别画出相应的染色体。学生回报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表述出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既像父亲又像母亲。8个4对,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状一样。学生画图,自己分配组合。13三、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小结(略)练习(略)做得又快又好。我们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子代拥有了父母传下来的基因,是不是就长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状了?这节课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你又有哪些新问题了吗?包括刚上课时同学们提的那几个问题带到课下去思考。8分钟2分钟10分钟学生汇报做的结果,然后教师再补充归纳:从每一对中拿出一个就组成了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受精后不仅恢复了原数,而且成对了。说得很好。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进行。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减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复了原数,并且成对。(出示基因传递的课件),加以总结巩固。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延伸的过程,它并不随着下课而结束。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基因随着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14板书设计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DNA和染色体二、染色体经生殖细胞的传递三、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作业训练1、基因通过什么传递?2、基因是怎样传的?3、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4、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5、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6、基因和染色体什么关系?7、什么样的染色体称为一对?8、从每一对中拿出一个就组成了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受精后不仅恢复了原数,而且成对了。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有什么表现?教学反思本节课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创新设计,并结合录像、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步步推理,层层深入,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5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哈城年级:八年级人数:27日期:学科:生物课题: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2、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