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选择题1先秦君子风范中的“尚俭”指的是()。A、祭祀神灵B、歌颂荒收C、崇尚节俭D、久远的俭月我的答案:C2卫武公“耳提面命”的典故始见于以下哪一部先秦著作:()1.0分A、《史记》B、《周易》C、《左传》D、《诗经》我的答案:D3西周初期周公摄政所面临的国家问题不包括:()1.0分A、镇压殷商旧族的反抗B、远征箕子朝鲜C、安抚各地的人民D、使自己的内部团结我的答案:B4以下哪一项是先秦君子衡量他们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的重要标尺:()1.0分A、在战争困境中做最不合适的选择并兵败被杀B、在战争困境中做最适当的选择并逃过覆灭的危险C、在道德困境中做最适当的选择并面临最严重的挑战D、在道德困境中做最随意的选择并面临最平和的结局我的答案:C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主要特征:()1.0分A、关心国家和群体的积极进取精神B、执著理想关注现实的忧患意识C、坚持实践无怨无悔的独立节操D、摒弃国家意识来传播政治主张我的答案:D6根据刘向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对先秦时期著名政治家晏子的事迹的最佳概括:()0.0分A、尽忠和极谏B、尽忠和止戈C、大义和极谏D、大义和止戈我的答案:C7《诗经》中收录的最晚创作的一首诗是()。0.0分A、《小雅·鹿鸣》B、《周颂·丰年》C、《周南·关雎》D、《陈风·株林》我的答案:B8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精神不存在比较固定的施与对象:()1.0分A、公忠B、私忠C、孝道D、义气我的答案:D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中赞美或思念武士的诗:()0.0分A、《秦风·驷驖》B、《秦风·小戎》C、《国风·关雎》D、《小雅·车攻》我的答案:D10“文质彬彬”是以下哪一位先秦思想家对君子的描述:()1.0分A、老子B、孙子C、孔子D、孟子我的答案:C11根据《史记》的记载,《周易》的作者是()。1.0分A、周成王B、周公旦C、周武王D、周文王我的答案:D12“高山流水”的典故被后世借指为以下哪一种友谊:()1.0分A、知音之交B、忘年之交C、莫逆之交D、生死之交我的答案:A13春秋时期的“侯伯”指的是()。0.0分A、诸侯之一B、诸侯之末C、诸侯之长D、诸侯之主我的答案:D14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贵族在瞽宗习乐的内容不包括()。1.0分A、乐器发声原理B、音乐中包含的道理C、配乐诗歌的应用D、乐舞我的答案:A15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政治家之口:()1.0分A、林则徐B、子思C、子路D、子产我的答案:D16得益于管仲改革的齐桓公霸业一共持续了多少年?()0.0分A、12年B、32年C、42年D、62年我的答案:B17中国古代“改正朔”指的是()。1.0分A、改正军备B、改正历法C、改正文字D、改正语言我的答案:B18根据《左传》的记载,颖考叔助郑庄公母子和好的事迹主要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精神:()1.0分A、武B、义C、孝D、恭我的答案:C19根据《晏子春秋》的记载,晏婴出使楚国拒不进城所表现出的礼仪的作用不包括()。1.0分A、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B、指责楚国的无礼C、称赞楚国是诸侯之首D、给楚国回旋和补救的机会我的答案:C20“管鲍之交”指的是以下哪一组的友谊:()1.0分A、管宁和鲍叔牙B、管宁和鲍广父C、管仲和鲍叔牙D、管仲和鲍广父我的答案:C21子产是以下哪一先秦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1.0分A、晋国B、楚国C、郑国D、鲁国我的答案:C22先秦时期贵族君子侧重于通过以下哪种角度来评判音乐的优劣:()1.0分A、乐曲的旋律B、乐器的质量C、演奏者的水平D、象征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我的答案:D23根据《新序》的记载,以下哪一项是申鸣“因与之语”典故中两种先秦君子风度的正确关系:()1.0分A、孝先义后B、义先孝后C、只义不孝D、只孝不义我的答案:B24孔子的“益者三友”不包括()。1.0分A、友善柔B、友直C、友谅D、友多闻我的答案:A25根据《史记》的记载,“其志洁,其行廉”是司马迁对以下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1.0分A、伍子胥B、张仪C、烛之武D、屈原我的答案:D26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核心是()。1.0分A、世界主义B、社会主义C、群体主义D、个人主义我的答案:C27根据《论语》的记载,“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思想家:()1.0分A、孔子B、颜回C、曾子D、子路我的答案:C28先秦文献中记载君子预言的目的不包括()。1.0分A、表明事件成败的原因B、记录有德君子的事迹C、彰显君子的特异功能D、彰显君子有先见之明我的答案:C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对先秦君子风范的评价出自于以下哪一位历史学家:()1.0分A、司马错B、司马懿C、司马谈D、司马迁我的答案:D30根据《国语·周语》的记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讽谏典故:()1.0分A、祭公谏穆王征犬戎B、邵公谏厉王弭谤C、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D、仲山父谏宣王立戏我的答案:C31根据孔子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贵族统治者的理想:()0.0分A、称为仁人君子B、使他的亲戚朋友们幸福C、使天下百姓们安乐D、使敌国彻底灭亡我的答案:A32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弑”指的是以下哪种形式的杀戮:()1.0分A、国君杀国君B、臣下杀臣下C、臣下杀君上D、君上杀臣下我的答案:C33西周建国时期定立的分封政策是()。1.0分A、封建亲戚,以挟天子B、封建同族,以御外姓C、封建诸夷,以藩屏周D、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我的答案:D34“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的烛之武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1.0分A、秦国B、晋国C、楚国D、郑国我的答案:D35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哪一位政治家的推动下逐渐成为普及全国的土地制度:()1.0分A、邵伯B、姜尚C、周公D、伯禽我的答案:C36出自于《左传》的“三不朽”不包括()。1.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武我的答案:D37《新序·节士》中“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反应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风范:()1.0分A、尚俭B、忠君C、安贫D、孝顺我的答案:C3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举贤典故:()1.0分A、子皮荐子产B、公孙枝荐百里奚C、狄仁杰荐姚崇D、沈尹茎荐孙叔敖我的答案:C39一般来说,西周文化被称作为以下哪种文化:()1.0分A、部落文化B、城邦文化C、礼乐文化D、游牧文化我的答案:C40典故“结缨而死”的主角是以下哪一位孔子门生:()1.0分A、子贡B、子思C、子路D、子由我的答案:C41以下哪一个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0.0分A、赵孟临患不忘国B、子产直谏C、委质而策死D、邵公谏厉王弭谤我的答案:B4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作:()1.0分A、《出师表》B、《洛神赋》C、《七哀诗》D、《求自试表中》我的答案:A43从现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周朝取代殷商的主要是依靠以下哪一项:()1.0分A、掌握正朔B、宗教祈祷C、口诛笔伐D、武力争夺我的答案:D44西周亡于以下哪一少数民族势力的入侵:()1.0分A、南楚B、三苗C、犬戎D、西羌我的答案:C45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叫()。1.0分A、重耳B、小白C、勾践D、阖闾我的答案:A46中国古代宗法社会里最高的政治代表是()。1.0分A、君B、臣C、民D、奴我的答案:A47以下哪一先秦著作是以艺术为主的形式来记载了先秦君子风范:()1.0分A、《国语》B、《诗经》C、《左传》D、《春秋》我的答案:B48周初的统治者将以下哪一项当做鉴戒的对象:()1.0分A、殷商B、古希腊C、匈奴D、秦汉我的答案:A49从先秦君子风度的角度而言,舜被称为“圣君”的原因是他具有以下哪种特征:()1.0分A、真诚的孝子B、非凡的智慧C、治国的才能D、高贵的血统我的答案:A50根据《左传》的记载,弃疾自杀事件表明了以下哪一种先秦君子的品质矛盾:()1.0分A、只有忠B、只有孝C、先孝后忠D、先忠后孝我的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周公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祖先。()1.0分我的答案:√2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先秦贵族君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形象鲜明的、具有相当文化品格的社会群体。()1.0分我的答案:√3根据《论语·公冶长》的记载,左丘明和孔子都不认为“巧言、令色、足恭”是可耻的行为。()0.0分我的答案:√4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管仲不为先主慷慨赴死而继续辅佐齐桓公是一种不仁不义的行为。()1.0分我的答案:×5《左传》中对历史事件“礼也”“非礼也”的评价表明了先秦贵族君子特别重视礼仪。()1.0分我的答案:√6周代贵族君子仅仅只是文士而不谙军事。()1.0分我的答案:×7以刘向《新序》为例,先秦君子和两汉士人对于生命和义气孰轻孰重的态度并非是完全一致的。()1.0分我的答案:√8先秦君子在狩猎活动中从不驾车打猎。()1.0分我的答案:×9根据《尚书》的记载,周朝发布《酒诰》的目的是提倡戒酒。()1.0分我的答案:√10先秦贵族君子高度的诗学修养对政治外交活动起到了负面作用。()1.0分我的答案:×11春秋时期“葵丘盟会”的主角是齐桓公。()1.0分我的答案:√12先秦君子用“义”来阐释了社会经济的价值与意义。()1.0分我的答案:×13根据先秦君子的要求,一个人不用学习也能够成为君子。()0.0分我的答案:√14子产在周旋于晋楚大国之间的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外交能力。()1.0分我的答案:√15《尚书·秦誓》记载了秦孝公对率军偷袭郑国一事而做的反省。()0.0分我的答案:√16《周礼》中记载的“六德”是个人品格和社会基本人伦关系规范的结合。()1.0分我的答案:√17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猃狁。()0.0分我的答案:×18晋文公最终在秦惠文王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0.0分我的答案:√19从先秦君子风范的角度而言,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和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相同的。()1.0分我的答案:√20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触怒唐高祖一事体现了其高尚的谏诤品格。()0.0分我的答案:√21与周朝时期不同,春秋时代的人对君子的解释开始重视个人品质的含义。()1.0分我的答案:√22“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晋国出兵楚国的外交说辞是楚庄王曾对晋文公不够尊重。()0.0分我的答案:√23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文职和武职的区别并不明显。()1.0分我的答案:√24先秦时期诸侯征伐讲究的“讲信与修礼”指的是对内取信于民和对外修好诸侯。()1.0分我的答案:√25与后世武士相比,春秋武士在战场上不忘君臣之礼和言语风度。()1.0分我的答案:√26对于先秦贵族君子而言,乐的修养能够完全替代诗的修养。()1.0分我的答案:×27春秋时期战争思想中的“有德”仅仅指的是武德。()1.0分我的答案:×28“伍子胥谏吴王伐齐”的典故始载于《尚书》。()1.0分我的答案:×29晋国大夫荀吴攻克鼓城的依据是他的德行。()1.0分我的答案:√30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智是先秦时期的家庭道德核心。()1.0分我的答案:×31先秦时期的贵族君子主要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1.0分我的答案:√32周代贵族君子最讲究的品质是由外在和内在所共同体现出的个人风度。()1.0分我的答案:√33根据《学记》的记载,先秦时期贵族君子在大学教育中达到小成境界后才能够做到化民易俗。()0.0分我的答案:√34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时期“和”与“同”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1.0分我的答案:×35对天的恭敬是先秦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1.0分我的答案:√36在事关重大的两国交往之中,先秦君子的言辞
本文标题:先秦君子尔雅课后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8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