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②光合性能测定对每个处理中未遮荫的100株植株进行测量,即FDa3×80,FDb4×80,FDc5×80,FDd3×100,FDe4×100,FDf5×100;ZBa3×80,ZBb4×80,ZBc5×80,ZBd3×100,ZBe4×100,ZBf5×100进行测量。2015年4月——9月测定光合性能各项指标:从2015年4月上旬牡丹显叶开始,选取牡丹花蕾下第三片发育良好的叶片进行测定,每隔10天测定一次,对各个处理选取同一叶位的叶片进行测定。待牡丹叶片丰富以后,可选择其他受光充分,叶位一致的叶片进行测定,对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测定持续到9月末牡丹叶片枯萎。选择天气晴朗或云量较少的日子进行测定。9-12点测定凤丹,12-3点测定紫斑(具体测定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微调)。(若有遮荫处理的也测定光合作用,则第一天测定凤丹,第二天测定紫斑。例如:4月10号测定凤丹牡丹,则4月11日测定紫斑,下次测定时间为4月21日测定凤丹,4月22日测定紫斑。)从每个待测量处理中选择10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测定,即每个指标的测定重复10次,计算其平均值。由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同时获得大气温度(Ta,℃),相对湿度,叶温(T1℃),净光合速率(Pn,CO2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PAR,μmolm-2·s-1),大气CO2浓度(C,μl·L-1),细胞间隙CO2浓度(Ci,μl·L-1),气孔导度(Gs,H2Ommolm-2s-1),蒸腾速率等各项指标。通过测定的各项指标,计算光合产物磷酸丙糖利用率(TPU)、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等值。③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用英国PPSystems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植物效率仪(HPEA)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暗适应下初始荧光(F0)、暗适应下最大荧光(Fm)和暗适应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测定前把牡丹叶片夹入暗适应夹中适应15分钟。测定各处理牡丹植株充分受光,叶位一致的叶片10个,在测定叶绿素荧光日变化时要保证叶片在一天中始终朝阳且不被其它叶片遮盖。④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参考Arnon法(1949)(植物生理生化指导,1995)测定牡丹叶片叶绿素含量,用80%丙酮溶液在暗处提取48h后至叶片变白,用80%的丙酮溶液作对照,用UV-2102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63nm,646nm及470nm处测定提取液的OD值,计算所测叶片中叶绿素的总量Chl(Chla+Chlb)、Chla、Chlb及类胡萝卜素(Ccar)的含量。⑤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参照许长成等(1993)改进方法并略加修改进行。称取牡丹叶片0.5g,加入2mL1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3mLTCA进一步研磨,匀浆在4000g离心10分钟,上清液为提取液。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分钟,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测定OD532、OD600和OD450,利用双组分分光光度计法计算MDA含量。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参照Giannoplitic(1977)和王爱国(1983)等方法,利用SOD抑制氮蓝四唑(NBT)在荧光下的还原作用。3mL反应混合液含有20μmol/L核黄素,130mmol/L甲硫氨酸,750μmol/LNBT,0.05mol/LpH7.8磷酸缓冲液,加入5μL酶液,4000Lx25℃光照20分钟,测定OD560。以缓冲液代替酶液作对照。酶活性以抑制NBT光还原50%为一个酶活单位。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赵世杰等,1998)进行测定。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测定采用王爱国等方法(1990)并略加修改进行。取0.5g牡丹叶片,加入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研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5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0.7mL加入0.9mL磷酸缓冲液和0.1mL10mmol/L盐酸羟胺,25℃放置20分钟,取0.5mL培养液,加入0.5mL17mmol/L对-氨基苯磺酸和0.5mLmmol/Lα-奈酸,25℃放置20分钟。反应后的显色液加入同体积的异丙醇,放置5分钟,吸取上层液相测OD530。⑨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采用林植芳等方法(1988)进行测定。
本文标题:光合作用试验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9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