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第二套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1.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A)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A.优势B.主要C.特别D.旺盛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A)去赢得好感和信誉。A.服务B.联系C.交流D.活动3.“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B)的模式进行的。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4.(A)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A.格鲁尼格B.伯尼斯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5.(C)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A.组织形象B.产品质量C.产品形象D.个人形象6.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B)。11A.外讲贡献B.外求发展C.外拓市场D.外求形象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C),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A.客体B.手段C.主体D.过程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A.服务公众的意识B.塑造形象的意识C.真诚互惠的意识D.沟通交流的意识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A.媒介关系B.顾客关系C.政府关系D.国际关系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C)。A.知觉的偏见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D.知觉的主观性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B)和意图的倾向。A.热爱的倾向B.情感的倾向C.支持的倾向D.偏离的倾向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A)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量”B.“质”C.“度”D.“信”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B)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B)。A.物质资源B.信息资源C.人力资源D.知识资源16.(A)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A.身势语言B.情态语言C.静态语言D.动态语言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C)。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B.时间短,难以深入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C)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A.新闻背景部分B.新闻事实部分C.新闻导语部分D.人物描写部分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D)两个方面。A.礼貌B.修养C.秩序D.程序20.(D)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A.电视广告B.商品广告C.广播广告D.形象广告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通常译之为(D)。A.“企业身份系统”B.“企业个性系统”C.“企业形象系统”D.“企业识别系统”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A),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A.CI战略B.发展战略C.人才战略D.CS战略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C),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A.传统政治B.独裁政治C.民主政治D.核心政治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C)。A.目标B.追求C.宗旨D.方向25.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A)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A.环境意识B.社会意识C.个人意识D.集体意识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A)。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27.(DA.梅耶B.伯尼斯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B)。A.管理层面B.决策阶层C.操作层面D.员工层面29.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C)。A.公共关系观念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传播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A.媒介关系B.顾客关系C.政府关系D.国际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1.ADEA.理念识别系统B.思维识别系统C.运动识别系统D.行为识别系统E.视觉识别系统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2.ACDE)。A.古代时期B.近代时期C.巴纳姆时期D.艾维·李时期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3.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3.ACD)。9A.民意测验B.传播的内容分析C.公众代表座谈会D.资料分析E.传播的效果分析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BCE)。A正确流言B愿望流言C恐怖流言D错误流言E攻击流言5.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5.ABCDE)。A.谁传播B.传播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向谁传播E.传播的效果怎样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6.ABCD)。7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7.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7.ABDE)。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无意注意D.晕轮效应E.刻板印象8.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8.ABC)。A.懂管理B.会策划C.善传播。D.勤工作E.能宣传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9.ABCDE)。A.日期选择B.安排布置C.陪同与介绍情况D.摄影E.食宿交通10.公共关系是(10.ABCDE)。1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三、简答题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3.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4.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5.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四、论述题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五、案例分析题(1×10=10分)周恩来的精彩演讲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曾应重庆“西南实业协会”的邀请,出席他们的一次星期五聚餐会,并准备演讲《当前经济形势》。在此聚餐会之前,周恩来认真阅读了当时重庆的经济材料,并且叫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前去汇报重庆资本家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汇报资本家对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官僚资本的态度等等。当时,他曾对许涤新说:“对人家讲话,必须了解对方的活思想,说出话来才不会文不对题。”“如果不抓住对方的活思想,那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星期五聚餐会上,周恩来做了《当前经济形势》的演讲。周恩来先是指出了结束抗战以后的政治问题,然后又谈了发展民族资本和社会经济等问题,最后他详尽地阐明了我党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纲领。听报告的人极其踊跃,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在讲堂的窗台和窗外,都站满了人,但会场秩序很好,只有周恩来同志的气壮山河的宏亮声音在震荡着。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三套)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A5.C6.B7.C8.B9.A10.B11.C12.B13.A14.B15.B16.A17.C18.C19.D20.D21.D22.A23.C24.C25.A26.A27.D28.B29.C30.A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答:(1)主体的权威性。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一是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二是以公关命名的政府机构。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权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同时,政府还具有唯一性。(2)客体的复杂性。政府公关的客体,即政府公关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政府公关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内部公众是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外部公众泛指政府所面临的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以及广泛的国际公众。政府公共关系客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显现出极为复杂的结构。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公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又有各自的特殊利益。(3)目标的独特性。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②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③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4)传播的优越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条件最为优越。集中表现在:①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②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5)性质上的民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只能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传播管理职能。从更深层次看,政府公共关系是民主政府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民主政府,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项行政传播管理职能,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为根本依据的。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答:(1)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2)群众与人民相比,其内涵大,外延小。就是说,本质涵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范围上看,群众包涵于人民之中,但其内涵更具体、更稳定。人民是个流动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主体和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3)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4)受众是传播学的概念,其涵义与公众接近。从广告的角度讲,受众的涵义是指一些东西、信息或资料的接受者。因此,受众是天然内在和消极被动的,这一特性是与大多数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激起较强的公众参与是矛盾的。公关界已趋向把受众划分为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公众特指积极受众。3.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演讲是最具公关效果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一个好的演讲的传播优势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演讲使演讲者与活生生的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具有最直接和较强的劝服力。(2)有效的信息交流。演讲能为演讲者和听众提供现场双向交流的机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交流,有利于达到有效的沟通。双向性和反馈性越充分,信息的交流就越有效。(3)表现力较强。演讲是“讲”和“演”的结合。当观点、论据和事实的陈述被逻辑地“演绎”和艺术地“表演“出来,就会具备较强的表现力。(4)有助于提高声望。演讲能够提、高演讲者个人和组织的声望。能够获得公众演讲的机会,并成功地利用这种机会,会有助于提高演讲者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助于树立演讲者的形象。(5)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演讲总是带着既定的传播目的,具有较鲜明的针对性,当众宣传演讲者个人或组织的观点,直接推销组织的形象,而不借助他人的口或其他媒介渠道。(6)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亲口说出来的信息总是被作为第一手的、最具权威性
本文标题: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第二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9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