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厂房验证方案目录1.主题内容2.适用范围3.执行文件和参考文件4.职责与时间5.予确认(IQ)6.系统运行验证(OQ)7.系统运行确认(PQ)8.异常情况处理及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9.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主题验证对象:如果有多套厂房就应多个验证。适宜什么要求:如国家法规、CE、FDA等要求。适宜产品:根据在生产或拟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按中国法规要求对环境级别进行判断。制造环境可能对产品生产危害的风险分析2.验证范围基础设施:外部环境产房净化设施:空调净化系统(HVAC)系统产品制造的满足程度净化工艺日常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内容其他专用要求:药监、消防、安全、环保等3.执行和参考文件标准国家行业行政法规体系程序文件体系规范性文件历史记录(如果有)4.职责与时间负责人参与部门与人员:职责与资格、培训经历涉及的作业范围、时间:制定各时间段及项目负责人5.予确认(IQ)5.1资源配置环境地理位置描述(环境评价):应符合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5.1、5.2.1概述洁净区概念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附录A、附录B、5.2.2条的要求;5.2净化厂房设计根据:YY003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第5章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GB5091-2010。对厂房设计进行检查:基本格局-5.2.2;人员净化-5.3;物料净化-5.4;工艺布局-5.3及5.6;净化厂房平面图5.3.1施工检查-供方与材料供方资质:施工方资质重要材料检测报告;(列表)重要设施组件资料(设备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列表)组件设备验收表(YY0033-10.4条、附录B);合格要素、约定。5.3.2施工检查-室内装饰YY0033-5.2.2条相关要求GB5091-4建筑装饰《装饰施工检查记录表》《法规要求检查表》5.3.3施工信息-风管制作与安装平面图设施描述供应商及材料文件安装检查表风管漏风检查记录《GB5091-2010-6.5管道系统的强度试验》漏光检测法不用管道系统吹洗记录《GB5091-2010-6.5管道系统的吹除》5.4施工检查-空气过滤器诠释:初效过滤器适用于空调系统的初级过滤,主要用于过滤5um以上尘埃粒子;初阻50-1000Pa。中效重要捕集1-5um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查GB13345-92《高效过滤器》设施描述安装、运转及保养维修记录初阻记录(压差)检漏报告5.5水系统(不包括纯化水)上水和下水(图)水源水量的稳定性和水质变化是否满足要求应考虑未处理的水进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设施描述管道的敷设是否对环境有影响管道的材料冷却水及排放水GB5091-2010第7章水系统检查表日常自来水检测记录5.6配电系统电路图电源稳定性和充足性(附近有否大功率使用、用电高峰)GB5091-2010第9章配电系统设施描述线路安全性环境影响日常保养维修记录现场检查记录5.7空调净化系统(HVAC)系统-主系统供应商及设施文件设施描述(原理图)配置清单配置设计满足程度分析风量的要素(风量分析)安装、运转及保养维修记录5.8温度控制致冷机组描述制冷量一般选择250-350KCAL/M2,计算比较满足程度1cal=4.18j;cal:卡路里;j:焦耳1kw=1k/4.8cal/s=861.24Kcal/h应该取大的制冷量供热系统描述5.9湿度控制加湿机组描述计算比较满足程度W=1.2xQxȠx(X2-X1)W:所需加湿量(kg/h);Q:处理的空气量(m3/h)1.2:空气密度(kg/m3);Ƞ:新风比(%)X2:加湿以后的空气含湿量;x1:加湿前的空气含湿量应该取大的制湿量;降湿机组描述5.10臭氧发生器系统所需要的发生量计算臭氧总用量计算公式为:W=NV/(1-S),式中,W-臭氧总用量(mg/M3);S-臭氧衰减率S=40%;V-总体积(M3);N-洁净区域消毒需要保持的臭氧浓度(20mg/M3)。其中V=V1+V2+V3;V1-洁净区域总体积;V2-空调风道体积;V3-补充新风量造成臭氧损失的有效体积(V3=总风量x20%常规新风更换率x10%(保持洁净区域的正压补充新风量)x60%=总风量x1.2%)。另种估算方法,V2、V3按20%计算5.11消防及安全系统消防系统描述安全门防火灾措施……平面图消防设施保养记录标志和警示语检查记录表5.12其他系统(如果有)设施描述信息传递(电脑/电话)自动控制(门禁、自动防火喷淋等)电梯……证实这些设施不会影响环境且得到控制。日常保养维修记录。现场检查记录。5.13检验器具及检验方法使用前必须确定其检定或校准若采用自制器具必须得到验证验证报告中至少说明计量器具名称型号检验标准和方法一般采用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如需引用其他文件必须说明出处。计量器具清单适用的检验方法清单6.系统运行验证(OQ)6.1(运行)检验项目及检测频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10万级标准检测频率温湿度温度计/湿度计18~28℃/45-~65%每日检测压差压力表与相邻房间5≥Pa;与外界≥10Pa每日监测;换气次数通过公式计算≥15次/h每个周期2次风量风量罩测试,计算在设计风量的95%~115%之间新风量风速仪测试;计算在设计风量的95%~115%之间自净尘埃粒子计数器≥0.5μm≤3,500,000系统监测3周,每个房间监测1次/天。≥5μm≤20000臭氧消毒沉降菌检测≤10个/皿6.2风量和风速描述测量仪器测量规范性文件换气次数:n(次/h)=(L1+L2+…+L)/(A+H)N:换气次数(次/h);L1,L2……Ln:房间各送风口的送风量;A:房间面积;H:房间高数数据分析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均匀度=标准差/平均值(望小)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证实存在缺点(如果有)注意计量单位风量:m3/h;风速:m6.3新风量计算方式公式一:(新风口)风速x(1-10%)=新风速(10%为过程损耗)公式二:新风风速x新风口面积=新风风速新风比:新风量/总送风量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注意计量单位风量:m3/h;风速:m/s根据风量平衡原理,课参考外排风量进行计算6.4压差及温、湿度静压差测量仪器测量规范性文件现场记录计算总平均值、标准差;温湿度测量仪器测量规范性文件现场记录计算总平均值、标准差;6.5自净时间测定自净时间是指室内含尘浓度已接近大气尘浓度,立即开机运行,使室内浓度达到10万级最低限度所经历的时间。检测方法:同尘埃粒子检测自净时间应不超过30分钟该方法可有效反映设施的状态,但实际现场考核因耗时而不采用6.6臭氧消毒“采用20mg/m3浓度的臭氧,作用30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上。”-----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臭氧消毒过程描述臭氧消毒效果检测微生物测试所需仪器及设备微生物测试方法超过5天以上分别用15min、20min和25min、30min采样。计算平均值和最大值。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一般理解在15~20min即达到效果)残留量(衰减很快)。6.7-动态分析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确认能够满足洁净控制要求。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并查看相关记录,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厂房验证报告增加动态验证内容。参考ISO14644-2.4.3的规定相关文件厂房验证报告-动态分析;在设施运行及正常生产过程中单状态下进行检测,判断实际可以容纳人数7.1系统性能确认(PQ)静态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方法10万级标准检测频率尘埃粒子数尘埃粒子计数器≥0.5μm≤3500000系统监测3周,每个房间监测2次/周。≥5μm≤20000沉降菌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10个/皿系统监测3个周期,每个房间监测2次/周。照明度照度计车间≥300Lx,其他≥150Lx抽样灯具5次/以上。7.2尘埃粒子数测定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方法:按《洁净室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可接受标准:测定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对悬浮粒子的要求。数据分析平均值;最大值;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证实存在缺陷点、异常点(如果有)实验室保留检测记录并出具报告。7.3沉降菌测定方法:按《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可接受标准:测定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对微生物数的要求。数据分析平均值;最大值;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证实存在缺陷点、异常点(如果有)实验室保留检测记录并出具报告。如采用浮游菌检测方法另则7.4照明度测量仪器测量规范性文件计算各房间灯照明平均值、最小值;最小值(望大)判断效果并作出是否有效结论7.5-动态分析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确认能够满足洁净控制要求。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并查看相关记录,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参考ISO14644-2.4.3的规定相关文件厂房验证-动态分析;在设施运行及正常生产过程中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判断实际可以容纳人数7.5动态分析-洁净室及洁净区选列的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ISO等级序数(N)大于或等于表中被考虑的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空气浓度限值按3.2中的公式计算)0.1μm0.2μm0.3μm0.5μm1μm5μmISOClass1102ISOClass210024104ISOClass31000237102358ISOClass4100002370102035283ISOClass51000002370010200352083229ISOClass61000000237000102000352008320293ISOClass7352000832002930ISOClass8352000083200029300ISOClass935200000832000029300注:由于涉及测量过程的不确定性,要求用三个有效的数据来确定浓度等级水平。8发现记载及处置影响验证的问题管理缺陷设施故障异常情况执行体系相关内审发现处置。拟定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9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予确定(IQ)评价运行确认(OQ)结果内容性能确认(PQ)结果内容风险措施可接受评价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评价验证文件归档处规定其他说明验证小组成员签名附件-净化设施供方提供的文件文件目录服务供方资质合同(可说明保存位置)施工方案及工艺文件、约定的验收标准高效过滤器等关键部件的文件、重要的原材料合格证明质量保证书(如果有)合格证(如果有)检测报告(如果有)材料技术文件应当尽可能多的收集保持这些资料附件-现场检查记录表法规要求-YY0033、YY0287相关要求建筑结构-GB50591-2010第3章建筑装饰-GB50591-2010第4章、第14章风管系统-GB50591-2010第5章、第6章水系统-GB50591-2010第7章配电系统-GB50591-2010第9章自动控制系统-GB50591-2010第10章消防系统-GB50591-2010第12章设备安装-GB50591-2010第11章附件-检测记录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检漏-GB50591-2010附录D风量和风速的检验-GB50591-2010附录E.1、附录E.3静压差检测-体系规范性文件温湿度检测-体系规范性文件尘埃粒子-体系规范性文件噪声(如果需要检测)-GB50591-2010附录E.6照明度-GB50591-2010附录E.7微生物检测-体系规范性文件自净时间的检测-GB50591-2010附录E.11臭氧消毒验证-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5.1.6条
本文标题:产房验证方案目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1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