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体构造02-人体基本组织-1.
第二章人体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第一节上皮组织一般特点:⑴分布广泛;⑵细胞排列紧密;⑶无血管分布;⑷细胞有极性划分;⑸功能多.一般分类:⑴被覆上皮;⑵腺上皮;⑶感觉上皮.一、被覆上皮(一)类型和结构类型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肠系膜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肾小管净月本部05级3次单层柱状上皮小肠胆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变移上皮膀胱充盈状态松弛状态复层扁平上皮皮肤表皮粘多糖细胞衣(小肠上皮细胞)×30,000微绒毛细胞衣(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上皮细胞游离面⑴微绒毛;⑵纤毛;⑶细胞衣微绒毛(小肠柱状上皮细胞)×75,00010上净-3气管上皮纤毛纵切×68,000纤毛横切×72,000气管上皮表面扫描电镜照片x4,200纤毛2.侧面(细胞连接)⑴紧密连接;⑵中间连接;⑶桥粒;⑷缝隙连接3.基底面二、腺上皮和腺体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具有分泌功能.腺体: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腺体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无导管,经血液运输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液入器官内或体表⑴依细胞数:单细胞腺,多细胞腺⑵依形态:单管腺,复管腺,泡状腺,管泡状腺⑶依分泌物:浆液性腺,粘液性腺,混合性腺2011上本1-3次几种常见的外分泌腺模式图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生理性更新,再生补偿性更新,再生皮肤表皮一个月左右小肠上皮2~5天子宫粘膜上皮28天左右机械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病理性损伤第二节结缔组织一般特点:⑴分布最广泛;⑵形态种类最多样化;⑶由细胞和大量间质组成;⑷功能多样化.一般分类:⑴固有结缔组织;⑵软骨组织;⑶骨组织;⑷血液.10上本-32011上本2-3一.固有结缔组织⑴疏松结缔组织;⑵致密结缔组织;⑶网状结缔组织;⑷脂肪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三种成分:细胞,纤维,基质.1.细胞:⑴成纤维细胞;⑵巨噬细胞;⑶浆细胞;⑷肥大细胞;⑸脂肪细胞;⑹某些白细胞;⑺未分化细胞(创伤修复中起作用).09下本—3次2.三种纤维:⑴胶原纤维;⑵弹性纤维;⑶网状纤维.3.基质:⑴由蛋白多糖和水组成,⑵呈透明粘性胶状物质,⑶为有过滤作用的分子筛.疏松结缔组织巨噬细胞浆细胞常见疾病及防治1.急性蜂窝组织炎深部或浅部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弥漫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⑴表浅急性蜂窝组织炎⑵深层急性蜂窝组织炎病因: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厌氧菌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特点:易扩散,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治疗:⑴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⑵局部热敷,理疗⑶手术引流或切除坏死组织预防保健:有皮肤或软组织破损时,注意及时处理伤口,避免引起炎症和深层组织感染。a净月3次2.疖(疖子)是一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甚至引起全身症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好发部位:头,面,颈,腋下,臀部等常受摩擦部位好发人群:青壮年和皮脂腺代谢旺盛者,也常发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临床表现:局部出现红肿痛小结节,渐增大成锥形突起,疼痛加剧.数日后,中央化脓自行破溃(出头),疼痛减轻,炎症消失自愈.治疗:⑴局部热敷或外敷鱼石脂软膏;⑵重者可行切开引流;⑶有全身症状的疖或疖病者,应服磺胺药或抗生素.保健:⑴注意卫生(尤其是皮脂腺代谢旺盛者);⑵保持皮肤清洁,常洗澡;⑶长疖子时,切忌挤压或挑刺,易扩散.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挤压可使细菌或浓栓扩散甚至进入血液,流入颅内海绵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静脉窦炎,可有头痛/寒战/高热/昏迷等全身症状,病情危重,死亡率很高.(二)致密结缔组织规则(腱、韧带);不规则(骨膜、器官外膜)06净月本部3次净月/本部3次(三)网状结缔组织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和淋巴结(四)脂肪组织二、软骨2.组成:软骨细胞纤维基质1.种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吃脆骨补钙吗?透明软骨气管环、关节面、肋骨头纤维软骨弹性软骨椎间盘关节盘关节盂缘耳廓会厌三、骨(组织)1.骨组织的组成:骨细胞骨纤维:胶原纤维骨基质:有机物---蛋白多糖无机物---骨盐(钙盐)骨盐:含钙的“羟磷灰石”结晶,占骨干重约65%含体内99%的钙2.骨组织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髓:3.长骨的结构环骨板:骨单位:骨髓腔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长骨骨密质的结构骨单位骨单位长骨横切面硬骨磨片------骨密质显微结构骨髓腔内的骨小梁关于“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成年人体内含钙总量850~1200克,占体重约1.5%~2%.体内99%的钙存于骨和牙齿中,其余存在于血液和其他组织中.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维持神经与肌肉正常生理活动;(3)促进酶的活性;(4)参与凝血,激素分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正常成人血钙浓度:9~11毫克/100毫升血清10上净-4钙的更新:人体(包括骨骼)内的钙是不断更新的.幼儿骨骼每1~2年即更新一次,年长变缓.成人每天约更新700毫克,10~12年全部更新.40岁后,骨对钙的吸收下降,钙含量减少.缺钙可以导致疾病缺钙原因:①食物缺钙;②对钙吸收不利.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约为20%~30%.3.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钙缺乏疾病临床表现:早期多汗、夜惊、惊厥、烦躁不安,逐渐有骨骼变形、出牙晚、囟门闭合晚、鸡胸、脊柱侧弯、龟背、X型腿、O型腿、易骨折贫血.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沉积于骨骼的生长部分,造成骨骼病变畸形.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2011上本1-4次预防保健:(1)增加日照:有利于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内合成维生素D3,(冬春季城市儿童发病率高);(2)补维生素D:母乳、牛奶及一般食物中VD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幼儿需要可在出生后1~2周起口服VD,大一些的孩子可多吃些蛋黄、动物肝等含VD丰富的食物;(3)补钙:要注意钙磷的补充.食物中的钙磷比例直接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则钙的吸收率高,而牛奶中尽管钙磷含量高,但钙磷比例不当(1.2:1),因而对钙的吸收率相对较低。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人乳喂养婴儿。最近国际营养专家指出不应过分夸大牛奶对发育中儿童补钙的作用。治疗:补钙、补维生素D(指维生素D3)10上本-44.手足抽搐症病因同上,婴幼儿和儿童因缺钙引起的血钙浓度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过强,而出现痉挛、抽搐.临床表现:惊厥、四肢抽搐、手足抽搐、面色青紫,清醒时一切正常.日可发数次或数十次.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可窒息死亡.治疗、预防保健(同上)此外,因补VD或过量服用VD,使体内VD急剧上升,大量钙盐沉积于骨,而使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过强,出现痉挛抽搐。2011上本2-45.孕妇抽筋孕妇在妊娠后期,常出现腿脚抽搐,严重者可有全身抽搐.因妊娠后期胎儿汲取母体的钙,而母体补钙不足,造成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过强导致抽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注意补钙,并随胎儿不断长大适当增加补钙量。09上净/--4次6.骨质疏松症是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密质变薄,骨松质内骨小梁变稀疏,空隙增大,伴有腰背四肢疼痛(骨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等症状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①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期~70岁,30%以上妇女)②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①内分泌疾病②血液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胃肠吸收障碍⑤营养缺乏⑥先天性代谢障碍⑦类风湿性关节炎⑧药物作用⑨大量饮酒等。⑩其他因素(运动、日照、免疫、遗传等)临床表现:①骨痛(以脊柱、骨盆为主的周身疼痛)②驼背、畸形、身材变小、乏力等;③容易发生骨折.预防保健:该病主要在于早预防.注意补钙、补VD,绝经妇女可以激素治疗,老人预防骨折.关于补钙:提倡终身补钙,成人需钙800毫克/天,孕妇1000~1500毫克/天,哺乳期1500/天.成人:主要食补,提倡喝牛奶或豆浆,含钙丰富容易吸收,此外,蔬菜和豆类(尤其是大豆),以及芝麻、瓜子小虾米、骨汤等。人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仅为20%~30%,主要由于很大部分的钙离子与食物中存在的草酸、植酸等形成了不溶性的钙盐,而不被吸收。谷类中植酸较多,某些蔬菜中含草酸多(如菠菜、竹笋等)。另外、脂肪消化不良时,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影响吸收。40岁以后,加强补钙。此时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钙在骨中的沉积能力渐低,09下本—4次09下净—3次4.骨的生长与再生增高保健品、增高器有效吗?09上/本--4次骨折断裂破骨细胞清理断端结缔组织增生成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分泌,断区软骨化,软骨进一步钙化成骨组织
本文标题:人体构造02-人体基本组织-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