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学时:48学分:2.5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①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意义。②了解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③了解学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研究的方法、对象和任务。教学重点:①畜牧业经济管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着重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解决的问题两方面加以说明。②学习和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必需具备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两方面的知识体系,而且还需要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③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掌握,是学好畜牧业经济管理的必然条件。教学难点:①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的理论的掌握与具体运用。②畜牧业学和经济管理学相互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理论的贡献。畜牧业经济管理是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部门经济管理学科。随着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在日趋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而且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它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管理以是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经济管理问题。现时代人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济管理,比作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经济管理就更加重要。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加速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推进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生存和一切生产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导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作斗争,迈开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和狩猎活动,并从此逐步走向种植和饲养。种植业主要提供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如园艺、观赏、器植物等);饲养业主要提供肉、奶、蛋、皮、毛、药、杂(器、观赏、动力、劳役等)。从古到今,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资料都来自这两大部门,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于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的时间便越多”。这里马克思论述农业地位时,是把小麦和家畜并提的,前者代表种植业,后者指畜牧业。它表明任何部门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农牧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因此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恩格尔系数=生活支出/收入总额。(1)20%以下为最富裕;(2)20—39%为富裕;(3)40—49%为小康;(4)50—59%为勉强度日;(5)59%以上为绝对贫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项畜产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基础产业部门,畜牧业发展仍受到资源、资金、成本等因素制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进而向富裕型迈进,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畜牧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作斗争,迈开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和狞猎活动,并从此逐步走向种植和饲养,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部门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农牧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二、发展畜牧业的作用1、畜牧业是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经济部门。种植业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绿色植物转化、蓄积太阳能的过程。但是,植物转化、蓄积的太阳能,能为人们直接利用的部分是不大的。据测定农作物的全部产物中,可为人类直接利用作为生活资料的仅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根、秸秆、枝叶、糠麸等。另外我国有广阔的草原、草山、草坡、森林、水面,生产大量的牧草、树叶和水生植物。这些资源中包含有比人类直接利用部分多得多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畜禽能将这些资源中的养分转化成为对人类十分有用的脂肪和蛋白质等,即畜禽可以把植物合成的不能为人所吃、所用的东西,转化为人们能吃、能用的肉、蛋、奶、皮、毛等畜产品。畜禽的这种功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其他任何经济部门所不能代替的。从经济上看,畜禽将植物产品转化为动物产2、畜牧业是改变人们食物构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衡量食物构成水平,是以食谱中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多少为标准的。从人体对食品营养的需要看,人的生活不仅需要植物和蛋白质,也需要动物脂肪和蛋白质。一般来说,动物食品的蛋白质营养比谷物食品高70%,而且动物蛋白质营养较全面。我国当前的食品营养主要是缺少动物蛋白质。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动物蛋白质在人们食物中的比重,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有着重大作用。恩格斯说:“既吃植物又吃肉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须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现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肉、蛋、奶已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物,粮食已退居次要地位。食物构成的这种变化趋势,预示着畜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当然多吃肉、蛋、奶,改变食物构成,一般来说,要以粮食为基础,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为前提。根据我国人口多,人均粮食较少,目前人民经济收入还较低的国情,“我国居民的食物构成,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除纯牧区外,还只能以粮食为主。以代替部分粮食,逐步使食物结构有所改进又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可能的。”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人们已把吃好、穿好提上了日程,因而就更加提高了畜牧业的作用。3、畜牧业是轻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从工业发展的历史看,大规模轻工业的发展,最初主要是从加工畜产品开始的。今天,我国毛纺工业、肉类工业、食品工业、皮革工业、油脂工业以及部分医药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来自畜牧业,担负着改善人民食品和衣着的艰巨任务。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可以为国家积累大量的建设资金。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就可为这部分工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象猪鬃(如四川的荣昌猪鬃)、蜂蜜、肠衣、兔毛(云南兔毛)、山羊绒、山羊板皮(小羊羔皮)、羽毛等产品的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畜产品出口比较有特色。近年来我国畜产品出额不断增长,换汇额显著增加。1980年我国主要畜产品和加工产品的出口换汇额为18.5亿美元,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1/10。1990年换汇额进一步增加为42.7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1.3倍。增加畜产品出口,为国家换取更多外汇,支援国家建设,畜牧业在这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任务。4、畜牧业是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发展农业生产究竟走什么道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石油农业”或“无机农业”道路,投入大量的机械动力、化学肥料和农药等,以消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来发展农业。石油农业的突出优点是提高了农业和生产率,但却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危害,诸如土壤结构破坏,这是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借鉴外国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发展农业应走农牧结合、化肥与有机肥并施的道路。种草种树,调整农业结构,增加饮料作物比重,积极发展畜牧业,这是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耕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牲畜是制造肥料的机器”,厩肥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优质有机肥。以猪粪为例,每吨含有机质150公斤,含有各种元素可折合成硫酸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还有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厩肥还能形成腐植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的吸收。故厩肥是肥效完全,有机质充分,培养地力较好的肥料;同时,它的投资少,增产效果好。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显然,只有大力发展畜牧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动力,无疑,机械是我国农业动力的重要来源,今后还必须进一步增加。但是,我国地形复杂,山区多,平原少,不是每一地区都适宜采用机械化耕作。而且机械所消耗的石油制品系非再生产能源,价格高,资源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价格还将逐步上涨。我国现有耕役畜7680万头,相当于230万标准台拖拉机,是一个巨大的动力资源,而且费用较低。为了节约石油能源,降低动力成本,看来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还必须机械动力、机电动力、畜力和人力同时并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役畜仍是农业中的重要动力。这一点已为实践证明,并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5、发展畜牧业可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农牧民实现致富达到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建设中,人、财、物三大资源的基本格局是: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物质资源相对不足。农村的状况更是如此。我国农村有3亿多劳动力,其中约1亿多属于剩余劳动力,而资金十分短缺,人均耕地仅有1亩多。为此,以人力丰富之长,补资金匮乏和资源不足之短,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最现实的选择,才能逐步克服和缓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顺利地实现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发展畜牧业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各种饲养畜禽专业户的蓬勃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他们发展的主要经验概括的讲,首先是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当地各种有利的其他资源相结合,并根据市场的需求,饲养一定的畜禽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一般采用了较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并逐步地积累经验和资金,扩大经营规模,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改变了农村的面貌。需要指出的是:发展畜牧业不仅可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它可使劳动力得到常年均衡的合理利用,大大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畜牧业所适应的地域比种植业更为广阔(还可发展野牲训化养殖业);它在微观上可以不受本地区和本单位饮料资源的限制,采取购入商品饮料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因此,它成为我国农业中实现规模经营的先行者,成为农牧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6、发展畜牧业有利于积累各种建设资金,促进农村和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产品和粮食生产提供市场,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繁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十重要的。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由于经济杠杆的作用,必然导致资源合理流向,也只有各种经济要素达到合理配置的条件下。整个农业经济系统才能求得良性循环与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其它行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和需求市场,同时,以使经济圈内的各行各业达到优化组合,各种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构成良性循环。总之,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其他部门不能取代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认识上、政策上、技术上和管理上更好地保证其作用的发挥。这是农业系统内的人们必须树立的观点,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畜牧业经济管理学》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第二节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一、畜牧业的根本特点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是与畜禽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畜牧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总是同畜禽生长、发育、繁殖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密切交织在一起的。畜禽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体现着经济再生产的要求;同时,畜牧业经济再生产必须符合畜禽自然再生产的规律。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意识
本文标题:畜牧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