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把所选答案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序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序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2.1973年起,河姆渡遗址先后发掘了6700余件文物,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列选项中,属于该遗址出土的有()①较大面积内分布着稻谷堆积层②出土代表性农具——骨耜③发掘出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4.活动中,老师让刘欣欣同学做组长,她却让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______的再现啊()A.战争B.禅让C.世袭D.暴力2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平王迁都D.西周灭亡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9.“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之间,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A.马陵之战B.长平之战C.牧野之战D.桂陵之战10.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3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11.“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道家学派D.墨家学派12、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13.郭沫若说“—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14、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15.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⑥修建灵渠A.①②③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17.西汉初年,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行推恩令,加强君权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418.下列发明是两汉时期的有()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都不是19.“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A.麦哲伦船队B.元朝马可波罗C.明朝郑和下西洋D.西汉丝绸之路20.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近年来,东突分子一直在新疆地区制造分裂活动,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历史事件是()A.秦始皇实行郡县制B.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C.西域都护的设置D.张骞通西域22.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在孙权的书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A.《史记》B.指南针C.临摹的《兰亭序》D.《资治通鉴》23.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B.南方战乱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好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524.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25.某班在举行讲故事的比赛中,李明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A.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B.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火攻大败曹军C.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D.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比较大得分评卷人二、非选择题(26—30题,共5题,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商纣建造了“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殷都附近还有从全国掠夺来的巨大粮仓。材料二周厉王霸占山川林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平民表示不满。周厉王竟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谁有不满,就杀谁。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商纣王、周厉王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在夏朝的历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君主,他是谁?(2分)(2)他们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后果?试举两例。(3分)(3)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总结出什么教训?(2分)27、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8分)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1)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谁?(2分)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6(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4分)(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2分)28、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三:示意图一示意图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分)(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他于哪一年完成了“扫六合(统一)”?(2分)(3)依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一”与“示意图二”,说明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两项重要措施?(2分)⑷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始皇的看法。(2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着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7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材料二《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梁启超《世界伟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8(3)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3分)(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什么主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3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记》(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分)(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4分)(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2分)9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DDBBBCDBBCD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CCBCDCCADAD二、材料题26、(1)暴君夏桀(2分)(2)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引起人民的反抗。牧野之战国人暴动(3分)(3)暴政必然导致国家的衰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2分)27、(1)赤壁之战(1分)诸葛亮(1分)(2)曹操(2分)官渡之战(2分)(3)《三国演义》(2分)28、(1)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实行连坐法。(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4分)(2)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扫六合(统一)”。(2分)(3)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4)能单独写出进步性或局限性的给1分,只写出总评的给1分,能从进步性、局限性两个角度写的给2分。29、(1)主张:“仁”。(1分)原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2分)影响: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政治、国家的统一。(2分)(3)评价: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2分)依据: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1分)(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1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0、(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都是荒凉景象。(2分)(2)文中的“上”指的是汉高祖。(2分)10措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分)(3)重视农业生产。(2分)汉景帝: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4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