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一、课型新授课二、教学内容1、椭圆的定义;2、椭圆的两类标准方程;3、根据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掌握a、b、c三个量的几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通过椭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探究为辅。六、教学媒体幻灯片、黑板。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演示神舟飞船绕地球旋转的模型,它运行的轨迹又是什么图形呢?可以看出,它的运行轨迹是椭圆。此时老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椭圆随处可见,很多学科也涉及到椭圆的应用,所以学习椭圆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问题探究老师提问:我们从直观上认识了椭圆,那么椭圆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椭圆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它的定义又是如何?1、椭圆的形成下面请各小组拿出老师之前让大家准备的工具:一段固定长的细绳、两颗钉子、一块长3分米,宽3分米的硬纸板。然后将钉子系在细绳的两头,将钉子固定在图板上,使得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绳的长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为什么两顶子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细绳的长度?),我们用笔尖将细绳拉紧,让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请同学们观察笔尖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我们将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得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细绳的长度,同样用笔尖将细绳拉紧,让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我们发现笔尖只能在两个钉子之间来回运动,这时笔尖运动的轨迹是两个钉子之间的线段。将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再增大,此时就可以发现,细绳的长度比两个钉子之间的距离小,笔尖没有轨迹。再用课件给学生进行演示:通过演示可以发现,绳长大于图钉间的距离是画出椭圆的关键。请同学们根据作图的过程和老师刚才的演示,思考:在作图过程中,有哪些物体的位置没变化?有哪些量没有变化?如何来归纳椭圆的定义呢?2、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通常常数记作2a,焦距记作2c,则有2a>2c。注意:这里的常数必须大于|F1F2|。如果常数=|F1F2|,则是线段F1F2;若常数<|F1F2|,则轨迹不存在;若要轨迹是椭圆,必须得加上限制条件:“此常数大于|F1F2|”。3、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首先复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系设点;②寻找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③把几何条件坐标化;④化简得方程。(1)建系设点:设椭圆的焦距为2c(c>0),M与F1、F2的距离之和为2a,以两定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M(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F1(-c,0),F2(c,0)。(2)动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由椭圆的定义不难得出动点M满足的条件为:aMFMF221(3)动点M满足的代数方程:∵221)(ycxMF∴aycxycx2)()(2222(4)化简方程:(a2-c2)x2+a2y2=a2(a2-c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2a2c,即ac,所以a2-c20。令a2-c2=b2,其中b0,代入上式,得b2x2+a2y2=a2b2,两边同除以a2b2,得12222byax(ab0),此即为椭圆的标准方程。它所表示的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焦点是)0,()0,(21cFcF,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方程。其中222bca。如果使点F1、F2在y轴上,点F1、F2的坐标分别为F1(0,-c)、F2(0,c),a、12yoFFMxb的意义同上,那么所得方程变为12222bxay(ab0)4、标准方程的观察、对比当焦点落在x轴上时,焦点坐标为F1(-c,0),F2(c,0);当焦点落在y轴上时,焦点坐标为F1(0,-c),F2(0,c)。请同学们思考:焦点的位置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下面这个方程它的焦点位置又该如何来判断呢?①当mn时,焦点在x轴上,此时m=a2,n=b2;②当mn时,焦点在y轴上,此时m=b2,n=a2。判断椭圆焦点位置的方法:观察含x的项和含y的项,哪个项的分母较大,焦点就在相应的那个轴上。(三)例题讲解例1、(1)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F1(-4,0),F2(4,0),椭圆上任一点P到F1、F2的距离之和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3/2,5/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2222byax(ab0)∵2a=10,2c=8,∴a=5,c=4.∴b2=a2-c2=52-42=9.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92522yx.(2)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2222bxay(ab0)由椭圆的定义知,2222)225()23()225()23(2a122nymxnmnm且,0010211023102∴a=10又c=2∴b2=a2-c2=10-4=6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1022xy例2、已知B,C是两定点,6BC,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分析:由△ABC的周长等于16,6BC可知,点A到B、C两点的距离的和是常数,即10616ACAB,因此,点A的轨迹是以B,C为焦点的椭圆,据此可建立如下的草图(图8-1)解:如图8-1,建立坐标系,使x轴经过点B、C,原点O与BC的中点重合。由已知16BCACAB,6BC,有10ACAB,即点A的轨迹是椭圆,且2c=6,2a=16-6=10,∴c=3,a=5,b2=a2-c2=52-32=16.图8-1但当点A在直线BC上,即y=0时,A、B、C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点A的轨迹方程是)0(1162522yyx注意:求出曲线的方程后,要注意检查一下方程的曲线上的点是否都符合题意,如果有不符合题意的点,应在所得方程后注明限制条件。(四)巩固练习1、平面内两定点的距离是8,一动点M到这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10,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2、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a=4,b=1,焦点在x轴上;xyBCAO(2)a2=16,c2=15,焦点在y轴上;(3)a+b=10,c=52。(五)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注意:(1)一个重要关系式:a2=b2+c2且ab0;(2)椭圆的焦点位置由含x,y的分式的分母大小来确定;(3)当2a=2c时,轨迹为线段,当2a2c时,轨迹不存在。(六)课后作业教材P106—107,习题8.1:3、4、5、6思考题:若1162422kykx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8.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椭圆的定义二、椭圆的标准方程三、例题讲解例1例2四、巩固练习练习1练习2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5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