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w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1.人地关系理论类型、观点、代表人物;人地关系论之一---可能论观点: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的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可供利用的可能性,而生活方式则是决定人类集团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代表人物维达尔白兰士费夫尔人地关系理论之一---辩论观点:文化根源于自然,要彻底认识文化,只有联系其根源的自然环境,这是事实;但是,像根植于土壤的植物不是由土壤制造或造成的一样,文化并不是由其根植的自然环境所制造的。文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其它文化现象。代表人物:克鲁伯2.人口论提出的背景、观点、提出者;背景:主要研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观点指出战争或瘟疫使人口减少,使土地压力减小,然后生产力发展;但生产力发展以后人口又大量增加。人口大量增加导致耕地不足,导致争夺土地,形成战争。战争或瘟疫,又导致人口减少。然后整个人和地之间取得新的平衡。提出者马尔萨斯3.研究方法的科学类型,主要是各个的(如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主要观点经验主义:a)认为事实会为自己说话而无需理论解释的思想学派;b)坚持科学只能关心世界的客观事物并寻求其本来的真实面目(理性世界的情况);c)人们的价值观和意图的规范问题被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因为无法测度;d)第一手的数据来源是有确定答案的调查表。实证主义:a)通过详细和客观地收集与社会现象有关的数据能够确定一些规则来预测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效用;b)像经验主义一样,实证主义者排斥不能进行测度的规范的和玄学的问题;c)不同于经验主义,因为它需要所提出的命题被证实(逻辑实证主义)或假设被证明无根据(批判理性主义)而不仅仅是提供证据;d)第一手的数据来源是有确定答案的调查表及调查。后现代主义:a)认为到目前为止,那些通过检验人与地方之间联系和关系来寻求普遍真理的现代主义变化叙述已经证明不能完全解释社会的差别;b)以没有任何一个答案,任何一个论述是超越于众的或对另外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以及没有一种声音必须排除在对话之外这种观点为基础;c)认为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任何真理是不可以解释的;d)不是去寻求真理,它提供解读而不是观察,提供解释而不是发现,寻求相互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e)原始的分析包括文化和社会的实践的解构。后结构主义:a)认为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建构并被赋予文化的重要性;b)我们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其制约和运作能力,都由语言产生作用;c)认为认识形成我们的生活环境因素的方式是解构我们所遇到的客观事物的多种信息;d)原始分析形式是语言的解构第二章人口地理学1.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几次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如新近3次的)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41990.7.121增加了人口迁移的情况52000.11.149增加了住房状况、人口迁移流动情况、人口经济活动等62010.11.149经济收入方面的情况2.生理密度与农业人口密度的概念生理密度:又称供养密度,=总人口/耕地面积(人/平方公里)。生理密度越高,单位土地生产的压力就越大,表明了人口规模和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农业人口密度:单位可生产土地面积上的平均农村人口数,一般用国家的总农村人口数与耕地面积之比表示。3.人口结构概念、类型、人口金字塔识别及含义人口结构:指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种特征的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通常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百岁图: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解表示方法。纵轴代表人口年龄组群,横轴代表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或百分比。3种类型:No.1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No.2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0);No.3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4.人口老龄化及类型老龄化: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占14%的时候是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5.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判别自然增长:由于出生和死亡而导致的人口数量的变化。机械增长:由于人口的迁出、迁入而导致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增长率: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的百分比,其数值等于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差。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迁出导致的人口变动数值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年机械增长率=(一年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年平均人口数×1000‰6.人口容量、人口迁移(如链式迁移)概念人口容量人口迁移地理学中,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暂时性离开原有居住地和长期性离开原有居住地。前者称为人口流动,后者称为人口迁移是指在迁移中主要依靠亲属关系或其它联系方式来维持迁移活动的一种现象7.人口迁移的机制人们由于推力和拉力的缘故决定迁移。推力作用导致人们离开现居住地,同时拉力作用使得人们迁往新居住地。主要有三种推拉因素:经济、文化和环境8.人口过剩的概念人口过剩:是一个地区相对于资源乃至经济、社会目标而出现的人口过多的现象。第三章经济地理学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生产技术)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该理论是在考察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强调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性: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3.生态农业概念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4.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运费指向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韦伯所追求的区位是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即各种生产费用最小点即为最佳区位。劳动费指向论:单位产品所需要支付的劳动工资,为劳动费。低廉劳动费地点对工业布局产生一定吸引力。当劳动费用节约额度超过工厂转移所增加的运输费用时,工厂有向低廉劳动费地点转移的趋势。世界产业的转移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费用的差异所引起的。中国“世界工厂”。集聚指向论: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增加额大时,便产生集聚效应。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在地域空间上相互邻近的区域。集聚所产生的效应的定量研究意义重大5.逆杜能圈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尔土地利用模式:美国中西部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随时可能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投机活动较多,因而削弱了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抛荒、粗放式农业行为更为常见。“距城市愈近的土地,耕作愈粗放;距离城市愈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越小,耕作愈精细。”6.工业类型(按主导产业理论划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是城市与区域产业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产业类型。7.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资源条件资源的数量、质量能源条件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市场条件市场需求是工业布局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和评判的作用,在工业布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劳动力条件掌握熟练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是影响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的替代,不断改变着其它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作用。技术因素技术进步扩大了原料资源的地域范围,增加了综合利用的可能性,使各区域的产业布局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其它因素集聚效应,环境条件,政策因素等第四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形态概念城市形态:城市在地表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的外部平面轮廓,又称城市形状。2.大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如轴向发展模式)轴向发展的城市空间增长过程。1、触角期。城市在内生的空间扩展推力作用下,在快速交通沿线形成一些由新居住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组成的外展触角。2、分散组团期。由于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城市建设用地无限扩展;大型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远郊建设;依托邻近原有城镇发展,与主城之间的的联系加强,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分散组团空间模式。3、城市走廊期。由于分散组团间快速通道的建设,大中城市沿快速通道形成“串珠”式城市走廊,这一走廊发展成为沿快速通道布局的一系列通勤郊区镇。4、带形城市期。随着这些通勤郊区镇的进一步扩展,它们共同形成城市的部分地区,结果城市走廊演化为带形大城市地区。3.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有时也称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4.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概念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郊区以外离城市更远的地区迁移。再城市化:通过政策调节,促使城市地区人口再度增长。5.克里斯塔勒理论(如不同划分原则的体系)中心地:各种规模的城镇。中心地职能: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中心地职能的服务范围也不同。最大销售距离: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所辐射到的最远距离。以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得到一个圆形的区域,它表示该中心地可能的最大服务范围。需求门槛: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销售距离。因此,在特定的区域内,高等级的中心地数量不需要很多。低等级的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则取决于他的最大销售距离和需求门槛。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现实世界中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但不同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不同。6.位序-规模法则与首位度概念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面积大、历史悠久的国家或地区多呈位序-规模分布;而经济欠发达、面积小、历史短的国家或地区多为首位分布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7.乡村城镇化发展阶段中的几个模式产业转化(非农化的过程--亦工亦农到非农(离土));空间转化(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由不离乡、离乡不背井到进镇又进城);社会文化的转化(由量的城市化到质的城市化,由进入城市到融入城市)第五章社会地理1.社会分层与社会隔离辨析社会分层以财富、权力和声望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通常状态下,社会阶层是以职业和收入来划分的在多民族不平等的社会中,种族则可能是决定阶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认识和期望社会隔离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表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互相分离状态。机制:群体规范表现:社会空间的集聚和隔离居住隔离少数群体的空间集聚外部的歧视和结构作用群体内的凝聚力:防御、相互支持、文化保护、攻击2.种族隔离的形成原因在外部歧视和内部凝聚的双重作用之下,种族群聚的结果实际上形成了种族隔离第六章政治地理学1.超国家组织概念及判别超国家组织——为了一些共同的经济或政治目标而联合起来的独立国家,但为了组织共同的利益,各成员国牺牲了一些国家主权。欧盟(EU)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判别:2.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的判别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其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政治整合——是指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政治分离——是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的,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如前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复习提纲w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7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