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体育教学论复习(聪哥版本)
1考试时间/地点:2016年7月6日上午8:40---10:401教学楼2《体育教学论》学习纲要名词解释①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第三章】②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第四章】③体育认知是人对运动的感觉和在这种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运动规律的认识。【第五章】④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各层次)的教学进行的诸多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第七章】⑤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成果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第七章】⑥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第十章】⑦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的原则,对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第十二章】判断题1)德国的拉特克在1612年将新的教学技术称为“教学论”,成为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人。2)中国古代“六艺”中的射、御、乐含有体育教学的成分。(礼乐射御书数)3)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4)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首次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5)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握体育教学的依据,是体育教学的定向和评价因素。6)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的最核心要素。7)比较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的编集逻辑是怎样的?(判断题)根据教学目标体系。13体教10班201324042009覃志成2016年7月1日星期五20时9分8秒2连线题2、说明体育教学要素的构成有几个方面?各要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①教学目标——“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②教学主体(学生)——“体育教学为谁而组织?”③教学主导(老师)——“体育教学由谁组织实施?④教学内容——“体育教学中教和学的是什么?⑤教学过程——“体育教学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目标”⑥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在什么环境下组织?⑦教学方法——“怎样实现最好的教学?⑧教学评价——“体育教学最终效果如何?3、请对“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技术”的目标予以分析和修改(按照学时目标)?①原则:先对主教材内容具体化——行进间运球;②加入课课练:下肢力量素质。③认知目标:通过……(主教材学练),使95%(以上)的学生清楚所学动作的运用价值,理解动作方法及技术要领、重难点等知识,正确区分行进间与原地运球技术的异同。④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法学法,使8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方法,75%(以上)学生能够实现所学技术灵活运用;发展力量素质,提升健康水平。⑤情感目标:教学中学生自觉遵守常规,勤于思考,乐于学练,积极与教师、同学协作,勇敢、自信地完成教学任务,身心得到最佳锻炼和释放,人人有进步。⑥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35%,生理负荷平均心率135次/分钟左右。4、说明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要素和制定原则是什么?外部特征:⑴教学目标的层次:超学段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内容目标)、课时目标。⑵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各层次目标主要功能、各层次目标的搭载文件、制订各层次目标的主要工作。内部要素:“达成什么样的课题”(课题)、“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条件)、“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标准)三个内容。3制订原则:目标在体育场景中的原则:目标包含努力因素原则;目标可选择性原则;目标依托体育教材原则。第三章体育教学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学习行为。辨析、理解、应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条件(注意方面):此条件是通过教师的主导性实现的,教师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师生共同拥有教材、理解教材;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发生相应的调整。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辨析、理解、应用:1、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体育素材有什么不同?体育素材是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通过教材化成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适用于体育教学的体育运动技术与知识;体育教材通常也称作体育教学内容,但所含的意义更多些(内容、教科书、教具等)。3、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有哪些?①运动实践性;娱乐性;③健身性;④人际交流的开放性;⑤空间的约定性。连线题传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保健基本原理与知识——目标:通过此内容使学生更自觉地参与锻炼,更科学合理的从事体育运动实践;知晓基础的保健手段与方法,自觉维护健康,爱护环境,形成正确的卫生保健意识和态度。要求:着眼当下社会问题,精选针对学生实际有重要意义的体育保健原理、结合运动实践部分的内容组织教学(具有现实性、实用性、科学性、启迪性)田径运动——4目标:通过此内容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概貌和锻炼价值,掌握基础性、实用性较强的田径运动技能,掌握用此内容发展体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简单规则和比赛常识。要求:从运动技能、基本活动能力、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分析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教学内容。体操运动——目标:通过此内容使学生了解体操运动概貌和锻炼价值,掌握典型、实用的体操技能,学会运用动作来锻炼身体,懂得安全的进行体操运动,了解竞赛方法。要求:从多角度全面分析体操教学内容,注意体操的学习要有层次性,应循序渐进提高教学难度,教学中要考虑全面性和规范性的要求球类运动——目标:通过此内容使学生理解球类运动的概貌和特征,掌握一至两项球类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运用技能,具有参加比赛、裁判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注意把技术教学、战术与教学比赛结合,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顺序性、实战性、技术性之间的关系。韵律运动——目标:通过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各项内容的基本特征,掌握基本的健美运动的技能和实用套路,培养学生自编动作和套路。改善学生的体态,培养节奏感和身体表现力。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审美、乐感、情感表达和健身效果的多方面因素,考虑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提高创编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目标:通过此内容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所了解,运用其来健身和自卫的方法,理解中国的“武德”精神,学会一些基础的、实用的技能。要求:根据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强调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实用性、范例性。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注意教学的时效性。8、体育教材化的两个基本层次是什么?①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大规模教材研究。②结合本课学生和本校场地设施条件,把教材和教科书变成教学内容——小规模教材研究。9、体育教材化工作包括哪四个内容?选择;编集;改造与加工;④媒介化。10、体育教材化内容选择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①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④趣味性原则;⑤社会性原则。5连线题13、四类体育教学内容是怎样划分出来的?举例说明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⑴精教类教学内容(充实螺旋式)——多排多练、多吃多餐特点:传统与实用结合;教学条件允许;教师能力范围。例如:球类、武术、韵律操等。⑵粗教类教学内容(充实直线式)——少排多练、一次吃饱特点:终身体育需要;适度改造条件;教师能力范围。例如:轮滑、保龄球、定向越野、跆拳道等。⑶介绍类教学内容(单薄直线式)——少排少练一次品尝特点:远离实际,需了解体验;场地专门化;教师能力扩展范围。例如:橄榄球、高尔夫、拳击、网球、台球等。⑷锻炼类教学内容(单薄螺旋式)——多排少练少吃多餐特点:其他教学内容的素质基础;方法易掌握;场地灵活,教师能力范围。例如:五大素质类、体能练习项目等。14、结合实际说明“游戏化”“简化化”的教材化方法?游戏化的教材化方法改造比较枯燥的单一的运动,用情节串联成游戏,提高参加者的兴趣,练习性质变化不大,效果增强,是教材化的主要方法(举例,将田径类教学内容用趣味形式进行教学……).简化的教材化方法将正规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项目从场地、器材、技术、规则等方面加以简化,使内容适应教师、学生、学校水平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教材化的重要方法。(举例,将球类项目的内容进行技术和场地的简化、降标改造)判断题15、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实际,编写全部形式的学习卡片。⑴信息卡:提供学习信息的学习卡片。技术要领、难重点、辅助练习方法等。⑵问题卡:促进思索问题的学习卡片。明白道理、主动发现、积极思考。③学生交流卡:帮助学生互相交流的学习卡片。同学间交流、评价的反映,提升观察帮助的能力⑷评价卡:教学后自我评价的学习卡片。对自己学习体会和学习情况的总结。⑸师生交流卡:帮助师生相互交流的学习卡片。反映自己的问题和发现,对教学的看法。⑹自学卡:帮助学生在课中自学的学习卡片。课前对学习内容的了解、课中对难重点的认识。6★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3、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规律有哪些?①运动技能形成规律;②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③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④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⑤体验运动乐趣规律。5、体育教学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各自主要特点是什么?体育教学过程可以分作6个层次超学段(12—16年)过程及特点超学段指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由国家掌控。特点:国家规定性、多模式性、非全体性。学段(3—6年)过程及特点按学制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体育教学过程;按“新课标”划分:6个水平,由国家掌控。特点:发展阶段性、相互衔接性。学年过程及特点一种中观的教学过程,由各类学校的体育部门掌控(表现为学年教学计划)。特点:系统性、周期性、承接性。④学期过程及特点学校依据具体条件,把学年任务分配到学期的各个教学周中,表现为学期教学计划,由教师和教研室掌控。特点:季节性、集散性。⑤单元(1—18周)过程及特点单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由若干课时组成的“教学板块”,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单元教学计划”由教师和教研室掌控。特点:规模变化性、学理性(相比较而言,单元具有较强的学理性)。⑥学时(45—90分钟)过程及特点是指教师根据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对每节课的要求组织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其实践性较强,是其他层次过程实现的主要环节,由教师掌控。特点:结构性:教师在学时教学中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逻辑性。行为性:与其他教学过程相较的最大特点,表现为积极的教学实践,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方法性: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应用,主要指教法、学法、课堂组织管理方法等。7§技术学习点(10—30分钟)过程及特点是学时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部分,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部分,是学时教学的重中之重,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技能形成的基本单位——课堂教学围绕技术学习点展开,在技术学习点时间内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技术关键。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进而实现教学的其他目标任务。身体的负荷性——利用学习的重点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负荷,在学生精力与注意力最佳时间,增加负荷量,提高承受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第六章体育教学原则1、体育教学的特点有哪些?①主要过程是身体活动过程;重要任务是锻炼学生身体;主要形式是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④组织更具复杂性。3、七个教学原则⑴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⑵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⑶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⑷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⑸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⑹因材施教原则;⑺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第七章体育教学设计层次分类:⑷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为教学进度,⑸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教学计划⑹学时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案,4、为什么说单元计划的设计很重要?单元的形式和规模通常如何界定?单元通常是教材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单元最反映运动技术的学理性(原理和法则)单元的形式(常见)以运动技术的构成形成单元形式。单元的规模大
本文标题:体育教学论复习(聪哥版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