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人民日报论新常态面对新常态,保持心常态李宏伟面对新常态,保持心常态,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强化常态思维,深怀“为民”之情,常思“担当”之责,戒除“贪腐”之念时下,“新常态”已成为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的一个热词。如果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经济“新常态”,那么,党员干部在严格约束下干事创业也是回归优良作风的执政“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能否形成一种“心常态”,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新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等措施相继出台,对干部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党员干部一些旧有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被打破。有的干部发出了“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感叹。在这种心理情绪的影响下,“为官不为”现象有所蔓延。周恩来同志在《反对官僚主义》中对“为官不为”者有个生动画像:“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当前,确有一些人“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究其原因,在于个别党员干部价值取向和宗旨意识出了问题,根子是缺乏担当精神,心理还没有回归到从严从实的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实践中,我们看到,任何一个问题,现象在身子里,原因在脑子里。医治为官不为,我们必须重申做官何为。荀悦在《申鉴·政体》中说:“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曾国藩在《治心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封建官吏尚且有如此高的境界,党的干部理应把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再通俗点讲,“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就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面对新常态,保持心常态,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强化常态思维。秉持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改进作风的新常态,最大程度减少作风转变期的阵痛,更好融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深怀“为民”之情。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位领导干部应以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来鞭策自己,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对群众用真心、动真情、办实事。其次,要常思“担当”之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中央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也是对广大干部的殷切期望。关键要戒除“贪腐”之念。“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党员干部要善于把握自己,把2好第一关,警惕第一次,远离“红线”“雷区”,在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诱惑、管得住小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新常态,体现着民心所向,意味着风清气正,代表着发展大势。党员干部要以心常态,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这既是己之福,更是民之幸。人民日报社论: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2014年12月11日20:11来源:新华网手机看新闻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人民日报12月12日社论: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如此,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与时俱进抓好经济工作。新常态要有新认识。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已发生趋势性变化。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提高对新常态的认识,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新常态要有新思路。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更加重视满足人民需要,更加重视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重视引导社会预期,更加重视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重视全面创新,更加重视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关键在3于全面改革的力度、创新驱动的力度、破解难题的力度。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勇于开拓,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发展动力。新常态要有新作为。适应新常态,贵在主动。主动才能把握先机,主动才能大有作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要努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有效率地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投资关键作用和出口支撑作用,防范和化解风险。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各项改革积极有序推进,成为可圈可点的突出亮点。总体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共识不断凝聚,效果正在显现。要坚定改革信心,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的制度安排。围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进改革,切实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要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明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党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一思想,埋头苦干,奋发有为,认真贯彻会议各项部署,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本文标题:人民日报论新常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