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侯庆锋初中化学教学案5.9
1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案课题: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一课时2011年5月4日星期三单位微山昭阳中学备课人侯庆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并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②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③能读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为元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重点: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难点: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学情分析: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教法:讲授法、归纳法、类比法教具:多媒体学具: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主预习1、元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里元素含量居前三位的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叫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意义:即可以表示___________又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已经学过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那么对于纯净的物质根据其组成元素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2.搜集各种补品的包装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材料并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预习课本,完成课本中基本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2种类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单质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过程拆分成三类:1.在前面已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通过今天的观察、拆分模型,“一类一类的原子”在头脑中形成,那么它们之所以称为一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见最后附表其中的“锌”是指_________.3.元素符号:为了国际上的交流使用,采用统一的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HCNONaMg一、元素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给学生留出3~5秒的记忆时间让个别同学进行复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区别和联系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一种元素,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原子的总称。二、元素符号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活动天地]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语言点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学生书写并适当记忆交流与讨论书写记忆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在小组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点的基本印象,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合作学习学会比较、联系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3AlSiPSClKCaCuZnFeAgBa4.物质的分类a、碘酒b、蒸馏水c、氧气d、空气e、镁f、二氧化碳g、氢气h、铝i、甲烷你能对以上纯净物再分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你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大家,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实验]:用磁铁吸引铁现象_______________;用磁铁吸引菠菜现象_____________;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知道了:我还有以下疑问:。6.当堂测试达标(100分)1.(10分)下列对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B.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C.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一类原子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10分)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铜2mg,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从发现中学会知识发现规律后,留出3~5分钟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三、物质的分类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对纯净物进行分类。1、列举一些学生较为是熟悉的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怎样的不同,怎样归为一类,从而形成单质、化合物概念。2、小实验: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菠菜,通过实验使学生明晰元素与物质的不同。指导学生做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理解物质中的元素与单质中原子区别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完成对知识的整合下面请同学们做一做达标测试,发下达标检测题。(要求在3分钟内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鼓励学生在落实知识点时,一定要胆大,心细强调“会的一定要做对”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书写并记忆学生认真辨别物质,思考后在进行交流学生将具体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深化学生思考,搜寻今天所学的信息,并把知识的要点书写在学案上学生认真辨别,思考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分类的思想是初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是学生掌握的难点让学生对“分类依据”的查找是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并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分类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这样,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本题主要针对元素概念的考查本题主要是物质中名称是指元素,让学生理解元素与原子、4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3.(20分)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4.(20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5.(40分)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布置作业】教材P68在线测试全部内容同步学习拓展应用第一题及第四题教师巡视,尽量做到每个学生在答题时反应检查是否完成对化学中常识的记忆当堂批改,校对答案,查看学生学习效果。坐在课本上,下节课之前备查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批改,校对答案,纠错。给小组内每个成员打一下分数,看看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学生认真思考,在学习中是思维的问题还是“眼高手低”的问题课下及时独立完成分子的区别对元素符号的意义的考察让学生必须记住化学中常见的“之最“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物质分类的实质“做到堂堂清”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查缺补漏。巩固思维,加深对基础知识点记忆板书设计: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一、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二、元素符号:意义①②三、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①单质②化合物2.混合物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思考讨论式的探究学习课,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来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建立物质的元素观。本节课有两大特色:⑴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与拆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套“分子模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元素的认识。⑵通过排列“纸牌”的活动,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幅幅“纸牌”非常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及时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后习题精编1.(2006济宁)比较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A.二者属于同一种粒子B.二者属于同一种元素C.两粒子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008济宁)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B.钠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11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价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3.(2010济宁)表示一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判断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4.(10湖北十堰)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氧原子5.(10贵港15)请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氢原子______;磷元素附表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原子是微观粒子;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元素是宏观概念元素只讲_______,不讲_______;元素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原子、分子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体现元素的最小粒子原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_______或分子的_______元素应用于描述物质的_______
本文标题:侯庆锋初中化学教学案5.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0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