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说文解字》金部字看古代的金属文化
从《说文解字》金部字看古代的金属文化摘要:我国在商周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器物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普及。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记录了商周至两汉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与金属有关的大部分文字,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详细解说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古代金属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关键词:说文解字;金属文化;金属名称;金属冶炼;金属器物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演进、积淀,因而具有了蕴藏很深的人文内涵。同时《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解释汉字形义关系、分析汉字结构、归纳汉字构形系统的文字书,它对汉字音、形、义的分析为我们探讨中国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大量的研究途径。《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人,书中所收的文字又全部出自于五经,所以《说文解字》中反映的文化应当是以商、周时代为主,兼及史前及两汉的古代文化。夏、商、周时期,我国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一个突出的进步,就是开始使用两种金属器具——青铜器和铁器。“青铜器的发展促使‘百工’的出现并带动各个行业一起兴盛起来,使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比新石器时代有了明显的改进,奴隶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备”。铁器的使用要比青铜器的使用略晚一些,我国的先民在商代开始认识铁,到春秋时期才开始掌握冶铁的技术。铁制品的成本比铜金属要低廉得多,生铁冶铸技术的产生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大变革。《说文解字》中金部字有197个,可谓涉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出自五经的文字,充分为我们展示了商周至两汉时期的金属文化。一、从《说文解》金部字看金属名称金《说文解字》云:“金,五色金也”黄金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今声。”在古人的观念中,金属就是来源于土,所以金从土。依照许慎的说法,金是以黄金为代表的金属的总名。“五色金”的说法来源于五行说,五金分别指金银铜铁铅。《说文解字》中说“银,白金也”,“铅,青金也”,“铜,赤金也”,“铁,黑金也。”正因为金是金属的总称,所以许多由其它金属制成的器物名称也是从“金”的但是金在指金属总称的同时又专指黄金。所以在文献中单独称金,究竟是指黄金还是其它金属这是需要分辨的。比如《吕氏春秋·别类》篇中便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播则为淖”的句子,在这句话中,“金”指的就是铜。“考‘金’字不见于甲骨文,周代早期金文中始有‘金’字,其后从‘金’受义的字大批出现”,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产生于青铜技术相当发达的周代早期的“金”字的初始意义指的“应该是对当时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青铜”。“金”应该是青铜文化的产物。直到后来黄金进人了货币流通领域,地位得到了提高后,“金”才变为了黄金的专名。铜《说文解字》云:“铜,赤金也”。纯度高的铜的颜色才为红色,《说文解字》对铜的注释说明古人早已掌握了冶炼高纯度铜的技术,同时也说明东汉人对“铜”的理解已经与现代人的认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了。我们常常说的青铜器实际是铜与锡的合金,春秋时期,人们便已经总结了青铜冶铸时铜与锡配合的“六齐”规律。在《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配比工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这里的所谓“金”就是指铜,铜锡的合金便是青铜。所谓“金之六齐”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的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比如“钟鼎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六比一,即铜占85.71%,锡占14.29%。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到20%时最为坚韧,《考工记》中说“斧斤之齐”锡占16.7%,“戈戟之齐”锡占20%,是因为斧、斤、戈、戟都需要坚韧。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到40%,硬度最高。《考工记》中规定“大刃之齐”锡占25%,“削杀矢之齐。锡占28.75%,是因为这类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铜中锡占的分量增多,光泽就会从青铜色转为赤黄色、橙黄色、淡黄色。锡占到30%到40%,青铜就会变为灰白色。《考工记》规定“钟鼎之齐”锡占14.29%,为了使它呈现橙黄色比较美观,同时也为了敲出美妙的声音。《考工记》规定“鉴缝之齐”锡占14.29%是因为铜镜需要白色光泽。杨宽先升任为:对于《考工记》中所规定的“各类青铜器的铜锡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铁《说文解字》云:“铁,黑金也”。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地球上很难找到纯自然铁。我国有丰富的铁矿,但对铁矿的认识却比较晚,其原因在于铁矿中杂质太多,只有当青铜冶铸技术高度发达后,才能够认识它,利用它。铁字原写为“娥”与“麟”为同源字,都有黑的意义”《诗经·秦风·驯骇》中有“驯麟孔阜”的诗句,这里的“戮”便指铁色之马,也就是黑马。用铁的颜色来形容别的东西说明铁已经成为常见的东西。而根据颜色将铁与其它的金属区分开来的做法一直被沿用到今天,我们现在也将钢铁称为黑色金属,称金、铜、银等为有色金属。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在春秋中、后期即公元7至6世纪己经出现和使用了铁。《国语·齐语》中载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以甲兵赎罪的建议时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粗、夷、斤、厮,试诸壤土。”郭沫若认为:“美金是指青铜,恶金是指铁,也是毫无疑问的。铁在未能成钢之前,品质赶不上青铜,故有美恶之分。”这说明,齐桓公时期,“美金”——青铜用于铸造剑、戟等兵器;“恶金”——铁则用于铸造生产工具。《管子》一书中提到农民需要铁制农具,还提到齐国设有“铁官”。这些记载都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比较盛行铁器了。二、从《说文解字》金部字看金属的冶炼金属器具的盛行与商周至两汉时期先进的冶金铸造业是分不开的。《说文解字》中也记载了许多与冶金铸造工业有关的字。这里只分析“错”、“攘”两字。错《说文解字》云:“错,金涂也”。段玉裁注:“涂,俗作堡,又或作搽,谓以金措其上也。”吴善如《说文解字校订》说:“古所谓错,即今所谓镶也。”由此可见,错是金属器物表面的加饰技术。这种技术起源于春秋,盛行于战国,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代,由此形成了一种刻意雕琢的富贵绮丽的文化风格。“错”以金为意符,专指将金银制的丝或片,镶入金属铸件原先留好的凹槽中,用工具挤实嵌牢,再用错石把表面磨光打平,从而使色彩、线条对比鲜明,艺术形象更为生动。最初错的对象是青铜器,春秋以前礼器多表现为端庄肃穆的风格,春秋以后礼器的地位不再那么显赫,人们多注重它的装饰性。除礼器外,许多生活用品也错人了金银线,有的铜器上的铭文也会错以金线。三、从《说文解字》金部字看金属器物青铜器与铁器的普遍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管子·海王》中记载管仲的话说:“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碱、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来、一耙、一姚,若其事立。行服连招荤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不难看出金属器物也逐渐遍及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以“镰”、“械”、“镜”等字为例分析说明:镰《说文解字》云:“镰,锲也”。又云:“锲,镰也”。这就是说“镰”和“锲”其实指的是同一种工具。《方言》中说:“刘钩,自关西谓之驹,或谓之镰,或谓之锲”。也就是说“镰”与“锲”都只是方言词”“从字型看,“镰”以“金”为偏旁,可以推知“镰”这个字产生于春秋战国铁器大发展,铁镰取代了石镰的时代。”“镰”作为工具名由方言词渐渐变成了通用语,专指收割庄稼的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镰”有两类,一为除谷物禾杆的工具,一为仅收取谷穗的工具。后一类“镰”又称为“涯”。《说文解字》说“涯,获禾短镰也。”“镰”和“扛”都是当时农民的必备工具。由于“扛”是一种仅割取谷穗的小镰,比较轻便,因此史书上记载帝王在做象征性收割时就使用“涯。”《汉书·王莽传》中记载:“予之西巡,必躬载江,每县则获,以劝西成”。但是在现代“镰”与“涯”已经不区别了。镜《说文解字》云:“镜,景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铜镜。我国的铜镜制造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古书上说轩辕氏时就发明了镜子。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青铜镜。从殷到西周,铜镜都是奴隶主贵族专用的。战国时代的铜镜,质量很好,为历代所珍视。战国的镜又以楚镜最好最多。铜镜通常正面加工为光亮的平面,用以照人;背面常铸以文字和图案,作为装饰。镜面除平面形状外,当时已经出现凹凸面的,用凹面镜或凸面镜所照的像与实物的大小不相等,而且可用改变距离的方法得到正立或倒立的像,这在《墨经》中已有论述,说明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我国古人已经发明了球面镜。总之,商周时期我国逐步进人了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无论是金属冶炼水平还是金属器物的制造水平,我国在当时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这使得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大的变革。《说文解字》金部字中所收录的文字,涉及到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与金属有关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了大量农具、工具、兵器、酒器、礼器、日常生活用品等金属器具的名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金属器物的普及程度与生产力水平的先进程度;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金属冶炼水平与发展过程。所以我们说《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文字学著作,同时它也是一部详细记录当时生活的“百科全书”。参考文献:【l】蒋人杰编纂.刘锐审订.说文解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刘方,谢栋元,王宁著.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4】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5】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从《说文解字》金部字看古代的金属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