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会展呼唤诚信回归张晓娟青岛新闻网日期:2007-03-15来源:青岛日报作为一名会展教育工作者,经常会关注各种会展职业培训课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除了一些必修的课程如会展策划、会展管理等,还有一个基本的必修课程——会展诚信教育,可想而知,会展诚信教育乃会展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去年曾经对青岛市会展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我们设计的一项有关会展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表格中,“诚信、良好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分别排在了前三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中也把会展诚信教育列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由此不难看出,会展诚信已经被列为会展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原因何在?中国的会展市场呼唤诚信,必须要规范会展市场,加强行业监管,已在业界呼吁了很长时间,会展业内各方主体或多或少已经为会展业内存在的欺诈和诚信缺失现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先来看看会展行业中屡禁不止的欺骗现象吧,首先是针对参展商的各种“骗展”表现:展会夸大其辞,虚假承诺,号称国际展的展会既无一家国外参展商也无一个国外观众;虚报主办单位瞒上欺下或在主办单位的名称上作怪以蒙蔽参展商和观众;一展多名;拼盘展会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广大的参展商饱受其苦。其次是对展馆的欺骗,在展馆展位的租赁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合作中,不执行与展馆洽谈好的协议,导致展馆遭受不必要损失。再次是组展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诋毁竞争对手,盗用同行其他知名展会名称欺骗展商;重复办展打价格战等。以上诸多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会展业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会展一线城市,也频频出现,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机制的驱动,这同时也是展览业在诚信问题上面临的一种尴尬:不诚信虽然对于整个展览行业来说是有害的,但对于不诚信的单个展览企业来说可能在短期内却是有利益的;大家呼唤会展企业要考虑长远利益,要有道德底线,可是有些企业事实上存在短视、狭隘问题;甚至有这样的情况,不诚信对企业是有害的,但对企业的经营者个人却是有利的。再看其他的一些原因:参展商的防范意识不够强,会展业内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尚需时日,会展行业协会有关规定出台和自律管理的相对滞后;行业的自律需要加强;展览业内评估体系尚未完善等,大多是由此衍生出的原因或现象,目前业界还借鉴国外或其他行业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如:会展行业协会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要向社会公布令人信服的行业信息,以增大信息的透明度,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各地方会展行业协会还可建立会展公司的两种档案,一个是有不良记录的展览公司“黑名单”,一个是有着良好声誉和办展记录的展览公司“红名单”等,其中有些是问题出现后采取的一些类似“亡羊补牢”的做法,可以作为配套政策和方法使用。大家都有共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引导会展企业以诚信为上,建立长远目标。长远目标固然重要,可是目前应对的直接方法也只能先从解决问题入手,解决出现骗展后的相关法律问题,而后再逐渐追溯至源头,建立一套全新的机制,约束展览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大不诚信的成本,使诚信成为做事的底线。众所周知,2006年3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4部门制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个统一的关于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该办法规定:展会主办方应当在展会期间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明确展会管理部门以及展会主办方对侵权展品的管理职责;规定展会期间知识产权投诉的程序;严格法律责任,增加对侵权人的处罚和震慑。这就是对会展行业诚信缺失现象处理问题的最为直接的法律手段,是对会展市场秩序混乱的一记重拳,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必说。由此,我们再去逐步培育展览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自律、加强行业协会的横向约束、建立规范的具有公信力的诚信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和相关法规等,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中国展览业的诚信回归将会真正实现。如何看待会展诚信来源:九正建材网[微博]发布日期:2006-07-0614:40:33查看次数:333【九正建材网】以诚信解析中国会展业之乱现象事实上,在诚信的问题上,目前中国展览业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不诚信对于整个展览行业来说是以诚信解析中国会展业之乱现象事实上,在诚信的问题上,目前中国展览业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不诚信对于整个展览行业来说是有害的,但对于不诚信的单个展览企业来说可能在短期内却是有利益的;而且有些企业事实上就没有或者是顾不上考虑长远的问题;甚至有这样的情况,不诚信对企业是有害的,但对企业的经营者个人却是有利的。面临诚信危机,有些会展企业在试图走出困境的时候,为了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甚至将整个行业都拖入泥沼——骗展、拼展层出不穷,展会价格战、时间战、数据战、心理战已经让参展商、参观商、购买商集体疲惫了。仅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展览业在前行的路上,有多少展览公司前赴后继,不得而知,参展商会不会像中国的展览公司一样,被各种不入流的展会榨干参展热情后,会前赴后继地倒下……在许多会展企业CEO身上,我们看到,他们中的大部分习惯于应对过去的局面。而且几乎照搬国内外展会成功的模式和经验,根本不考虑国情,而面对展览业界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诸如展馆投资过剩、会展产业整合加速、购买商获得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行业利润被无情的压缩,他们很难敏感地捕捉新的机会,最多就是一旦某个展览公司开发出了一个新展会,这些CEO们纷纷进入,圈地数羊,中国的一部分会展企业CEO逐渐丧失展览成功的三个基本理念:聚焦、防御、着眼于未来。这样做只有一个后果,就是在无尽追逐中迷失自我,掉入失败的陷阱。对这些几乎引起了展览行业整体性溃败的行为,我们不妨称之为“行业杀手”。尽管这些成为行业杀手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误,我们基本可以将之归结为几点:破坏会展行业信心缺乏诚信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不需要所谓的战略和营销高手,只需要树立一个道德底线,也能避免出现国内展会参展商集体撤退的局面。现在多数展会的数据均有不等的水分,这让参展商对整个行业展览会失去信心。战略趋同资源整合占领市场是以在某一个领域聚焦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并摆脱其他竞争对手开始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和资源整合能力就选择投机性进入,CEBIT曾经那样的激动人心,然而在欧洲的集体溃败,转而走向中国办起了CEBITASIA,然而面对兄弟展会美国CES在中国合作的电博会风风火火,显得有那么点失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行业杀手们所从事的领域并不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复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被上游掌控,导致要么被REED等国际巨头控制,要么出现同类展会之间惨烈的价格战。引发政府行动现在会展经济概念已经被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新经济、无烟经济,政府大兴土木,兴建展馆,大力倡导举办展览会,政府参与市场,使得企业在一个没有完全规范的市场中运行,政府必须以铁腕政策来保证相对公平的市场秩序,但是通过铁腕手段来参与展览会,未免显得操之过急,而守法者也不得不付出等待的代价。以下是搞乱展览行业的六种方式:评比过滥自娱自乐不要理会“展会行业自律”之类的傻话,如果那样做,惟一的好处是眼睁睁看着那些不自律的对手一个一个变得更强大、更不好对付。一定要尽全力埋头于自己的公司,决不放过每一个扩张的机会。还记得今年展览行业一共有多少个论坛,多少个奖项吗?且不说商务部、贸促会这些权威机构办的论坛,我们只谈谈一些“老鼠会”,想得奖吗?想就行,我们给你发!这个奖、那个奖,随你挑,只要来就有奖;百万人看展,千人评选;各种新式概念层出不穷。房地产行业展会上演了同样精彩的一幕,中国住交会,可谓将中国的厚黑学玩到了极致,虽说有18个市长来助兴,但是一个展会近百个奖牌,这还让大家谁玩啊?大家都玩完!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许多国内纺织品公司早在此前就蓄势待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种扩张的速度,使得中国纺织品展会大大多于从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纺织品展览会超过400个,当然,每家展览公司都希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都希望能招徕更多的参展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井喷”式行情,使得美国和欧盟如坐针毡。成千上万家小纺织品厂的不让步,引来了美国实施对某些纺织品品类的设限。由于出口受阻,一批纺织厂已经在“休暑假”,企业将陷入困境,展会主办方也纷纷示意:展会展期进行调整,甚或有的小型展览公司干脆关门走人。贬低对手抬高自己当一个乐观主义者,大胆藐视竞争对手,相信自己一招制敌的能力,就有可能迎头赶上。尽管中国展览行业的品牌展国际影响力不强,没有几个国际知名的、国外参展商熟知的品牌,没有国外展览公司的强大资本实力,没有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但是现在一个展览会将近35-50%的利润,使得各个展览公司跃跃欲试,批文可以买来,政府领导可以巧言说服,驻华使馆参赞可以请来,权威媒体、中央大报更不用说,发稿就能见利润。不用太多例子,看看一个车展能挣多少钱,想想这个,一切尽在不言中。最重要的是,相比对手的诸多优势,我们只需在它的一个弱点上异军突起。国外展会来了,不算什么,他们不懂中国国情啊,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比从前了,这些洋品牌的展览集团变得越来越聪明,控股展览场地、参股品牌展会、兼并收购同类展会,中小型展览会被打压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但我们有什么?有国情啊,且不说一个展会号称多少万平米,参展观众,参展商有成千上万,这些数据都是哪里来的?自编自造,自欺欺人!跨国合作不知深浅展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品牌展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化希望太渺茫,怎么办?加入全球展览机构的代理是条捷径。这的确是一条从国内品牌展成为世界品牌展的快车道。比如傍上全球展览业巨头REED,励展博览集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展览会主办机构,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超过470个,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优势项目包括航空、电子、娱乐、餐饮、信息技术、体育及休闲、制造、市场及商业服务、出版、零售及旅游等领域。作为国际展览业的佼佼者,励展举办的展会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9万名供应商和四百万名采购商的积极参与,并促成几十亿美元的交易。能够成为REED的代理商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多么具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千万别忽视了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成为国际巨头的代理商关键在于价格优势,行业优势还在其次,在代理中,这些国际巨头往往拥有众多的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准代理,如此悬殊的势力之下,代理商们往往不具备与这些大鳄对话的条件——有那么多的准代理,为什么要选你呢?于是,一些急于成为国际展览业巨头代理商的中小展览企业为了头上那个漂亮的光环,不惜赔本赚吆喝:“我可以承受最低的价格。”面对跨国展会合作热潮,展览企业与巨人同行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童言无忌无知无畏“今天论坛见到你了,估计你这个展会还行;明天论坛上没有你的身影了,估计保不好,你的公司是不是倒闭了。”这是流传在会展行业的一条不成文的“评估体系”。展览圈子很小,在每个论坛,研讨会上露个脸儿、发个言、写篇论文,实在不行的就写本专著,保不齐就成业内专家了。怎么,不会写?这样可不行,要想在展览业界扬名立腕,没个几本书可不成,水平差点儿就组织专家出书吧,个人搞个什么筹委会什么的,法律意义上来说反正没有成立,没有法律效力,骗死人不偿命啊,我也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再不就只能私人举办个研讨会、论坛。有几个人就行,你们不玩,我们自个内部玩儿。据说,目前国内展览会有大约3000多个,展览公司大概有几万家,你如果想让公司脱颖而出,一定要抓紧时间天天进行“广告轰炸”。广告要达到这种效果:一定要多发言、多参加会议、多赞助论坛,要显得你的公司资本实力雄厚。要是您实在没什么理论支撑,就多多加入各种会展业协会、商会,背*大树好歇息。国内的协会您嫌它不够衬托您的光辉形象啊,那就加入UFI、IAEM、SISO、ICCA,他们可都是国际级的展览协会,加入这些协会,招牌自然就有。是的,只要整个行业的人坚持不懈地运用这一招,最后这个行业一定会成功地走向终结。2003年受非典影响,中国的展览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展览企业、展览会、展览协会风生水起,这一点归功于所有展览公司的努力。政府行为一哄而上2005CEFCO论
本文标题:会展呼唤诚信回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9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