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传播学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三.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五.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六.传播致效因素:信愿可信性与传播效果,信源形象与传播效果,信源动机与传播效果,受众个性与传播效果七.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效果》(1960)总结了传播流研究的五项一般定理:1大众传播只是产生效果中的众多中介因素之一;2大众传播最主要功能是强化受众态度,而非改变;3大众传播只有在其他中介因素不起制约作用或者起促进作用时才能改变受众态度;4受众的某些心理因素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5媒介本身、舆论环境等因素也能制约传播效果的产生。理论缺陷:①充其量只考察了传播效果中的态度和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对认知层面的研究;②作为一种微观传播效果研究,缺乏对宏观传播效果的考察,比如,它忽视了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八.“休眠效果”:可信度低的信源最初发出的信息可能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处于“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人脑的忘却机制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可信性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说服力也逐渐增强。(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仅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两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既采用有利于己方的观点或者材料,又采用不利于己方的观点或材料的做法。九.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②特点:a.传播者,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c.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d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十.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三功能说和四功能说三功能说: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的作用②社会协调功能,在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之间进行协调和统一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继承和创新使得社会得到发展四功能说:1959年,查尔斯?赖特又从社会学的角度,在三功能的基础上补充了“娱乐”功能。十一.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领导宣传研究创造内容分析的传播研究方法5w领域总结社会传播三功能。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极传播意见领袖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的传统。卢因:提出把关人概念。霍夫兰:关于说服的研究。十二.问卷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接受性,顺序性,简明性,匹配性十三.拟态环境:2定义:李普曼在自己的著作《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或者是再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十四.受众权利(P122):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知晓权:又称知晓权,广义指社会成员或的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上,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者是知晓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十五.“电视人”:(P100)林雄二郎在1973年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是指伴随着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父辈重理性、重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1过度沉湎于媒介不能自拔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3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互动回避与现实社会互动4孤单自闭的社会性格。十六.大众传媒的负面功能:1使人们丧失辨别力2审美和文化水平下降3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4麻醉精神。十七.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与理论:包括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传播制度和民主参与传播制度。十八.把关人: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渠道》中首次提出把关,1950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在传播活动中把关指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加工的行为有个人或组织,把关不是单纯的个人or组织行为,影响把关因素有:社会环境,传播者个人,媒介因素,信息自身,受众,技术因素。十九、麦克卢汉(P106):他三个著名的观点是: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1、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2、媒介是人的延伸: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3、“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的特点是信息具有“高清晰度”和“低参与度”,其信息含量多而且清楚,接受者不必动用很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而“冷媒介”则正好相反,它的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必须以更多的感官和丰富的想象活动来填补其信息量的不足。积极性:麦克卢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他“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可以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不同媒介媒介各自的作用机制。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已经为社会的发展所证实。极端性和片面性: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唯一的决定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3为,也是片面的。二十“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提出: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明确形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议程设置作为一种功能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题目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issue)。此处所说的问题(issue)是指较为宏观的社会问题,比如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外交问题等,并不是某个具体的话题(topic)。议程中的某个问题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称为问题的显著性。定义:大众传播媒介所产生的诸多效果之一,就是媒介常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这一效果就被称作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麦库姆和肖对议程设置功能的概括是:①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受众中受重视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②大众传播愈是突出某些命题或事件,公众愈是注意此命题或事件。议程设置包括三个方面: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①必须设定媒介中将要讨论问题的轻重缓急,即媒介议程;②媒介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公众观念,即公众议程,或与之发生相互作用;③公众议程在某些方面影响政策制定者重视的事物,即政策议程,或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两个意义:(1)议程设置功能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的效果,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力。(2)暗示了一种媒介观,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揭示了“议程设置”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操控。两个不足:(1)该理论反映了社会热点议题的形成方面,却没有反映这些社会热点议题的具体内容。(2)“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绝对化。初步结论:(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的影响越大;(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的影响越大;(3)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4)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以及从事较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力较小。二十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即课本所说“纽曼”,总感觉像广告)1974年《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三个命题:(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因而要考虑周围的社会环境。(2)个人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舆论是什么?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息、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读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陈力丹《舆论学》)“沉默的螺旋”的意义:(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4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压力。沉默的螺旋两个特点:(1)舆论观: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2)效果观:该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二十二.培养分析:起源: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养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问题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原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最初着眼于电视中的暴力内容与现实中社会犯罪的关系以及电视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现实的影响。基本观点:培养分析是以社会观和传播观出发的,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者接近的认识。核心观念:电视日常生活中居于中心化地位,电视统治了“象征性环境”,它用讯息方式取代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同时它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传播媒介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的“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因此一些学者也把它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二十三.“知识沟”理论:起源: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在一篇名为《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的论文中提出了知识沟理论。内容: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
本文标题:传播学20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1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