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五章传染病防护知识•【目的要求】•了解传染病的种类,发病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及易感者情况,掌握常见的传染病的防护知识,减少感染传染病的机率。•【内容提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为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和真(霉)菌。人体寄生虫为原虫、蠕虫等。由原虫和蠕虫引起的疾病亦称为寄生虫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特异性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有传染性,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人群中传染蔓延;有流行性病学特征,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气温、人类生活习惯等因素,致使有的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特点;有感染后免疫性,人体感染病原体后,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产物(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的传染病中有很大的差异。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可作为鉴别传染病的依据。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一)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受感染人体(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1.受感染人体:在大多数传染病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但在不同病期的病人,其传染性的大小可不同。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潜伏期、发病状期、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量和频度。在发病期,因排出的病原体最多,传染性最大,传染源作用也最大。在潜伏期末。有的病种的病人即可排出病原体,则可成为传染源,如病毒性肝炎等感染者。恢复期,传染性逐渐降低以至消失,但有些病种在症状消失后,仍然可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如伤寒、痢疾等。一般情况下,恢复期携带病原体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病人则持续较久,个别甚至可持续多年,乃至延续终身,故应多次反复检查,至少连续3次阴性,才可认为病原体携带状态已经消除。•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2.受感染的动物•在自然状态下,可从脊椎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亦称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易感者与受染动物的接触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此外也与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等有关。患动物源性传染病人,一般传染性不强,通常不相互传染,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感染者排出后,再侵入易感人体所通过的途径。不同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而同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则可有一种以上。1.空气、飞沫、尘埃: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2.水、食物、苍蝇:经水、食物、苍蝇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3.手、用具、玩具:手、用具、玩具既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也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亦称为日常生活接触传播。4.吸血节肢动物: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是指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传播传染病,属虫媒传播。5.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疸)、蚴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染土壤时,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6.血液、体液、血浆制品:在接受治疗、预防或检验(检查)或日常生活时,将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血浆制品,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三)人群易感性•易感者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人群易感性决定于构成该人群中每个个体的免疫水平。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若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就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而在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把易感者水平降到最低,可使传染病流行不发生流行。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一)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有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为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必须普及群众卫生知识,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可住院隔离或在家中隔离治疗,直至治愈。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人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才可恢复工作和学习。其他丙类传染病病人在临床治愈后即可工作和学习。对疑似病人,应尽早明确诊断。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对人类危害大的病畜或动物,应予以捕杀、焚烧、深埋,危害不大但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应予以隔离治疗。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及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工作。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二)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传染病其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停留与转移所经历的途径是相同的。•消毒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煮沸、洗刷、曝晒、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消毒等;化学方法主要用来苏、过氧乙酸、酒精、漂白粉、新洁尔灭、食醋、石灰乳等药物消毒。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保护易感人群•1.免疫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依据病原体微生物及其产物可激发特异性免疫的原理,用病原体及其毒素制成的生物制品进行接种以产生免疫力。预防接种后1-4周内出现免疫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主要用于预防。•2.药物预防:在某些传染病流行时,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可施行药物预防。如用金刚烷胺•3.个人防护:传染病流行期间,在应保护易感人群,避免与病人接触。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鞋套、护腿、应用蚊帐、使用避孕套等。平时注意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护能力。•4.增强体质: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四)疫情报告•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四)疫情报告•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四)疫情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第一节传染病的概述•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四)疫情报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详细请见课本第257页)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消化道传染病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并由粪便排出病原体,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疾病。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常见的有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有细菌引起的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性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在人群中传播。传染原主要是患者与病原体携带者,患者可以从粪便排出病原体,经粪便污染水、食物、生活用品或手,或通过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传染给他人。消化道传染病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不吃外表、气味或味道异常及腐烂变质的食物;避免生熟食物混放或使用同一案板和菜刀;注意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各种免疫措施,对易感人群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平时注意营养,做到劳逸结合。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一、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群。•(一)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直接或间接(蝇、蟑螂)污染食物、饮水、食具和手,经口传染给易感人群。在夏季因食物是痢疾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因而可引起暴发流行。男女老少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患病后仅产生短暂的免疫力,不同菌群之间无交叉免疫力。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一、细菌性痢疾•(二)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为1-2天。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发热为主要特征。大便镜检有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可伴有中度中毒症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口服氟哌酸、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治疗。严重者应住院治疗。•(三)细菌性痢疾的防护措施•搞好环境卫生,特别要注意消灭苍蝇,防止苍蝇污染食品,传播疾病;饮食服务人员严格执行饮食卫生的规章制度;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餐具要注意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生食不洁的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菜剩饭;不要让身体过度疲劳,在受凉或疲劳时,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防止暴饮暴食。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二、伤寒与副伤寒•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伤寒病原体为伤寒杆菌系沙门氏菌属中的D族,革兰氏阴性杆菌。副伤寒病原体为副伤寒杆菌甲、乙、丙三种沙门氏菌。•(一)伤寒与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可通过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从粪便、尿排出后,通过污染食物、饮水、食具和手,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等媒介而传播。夏秋季发病较多。食物、饮水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可引起散发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患病后产生持久性免疫力,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第二节消化道传染病防护•二、伤寒与副伤寒•(二)伤寒与副伤寒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0日左右,其长短与感染的菌量有关。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肥达氏反应阳性,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
本文标题:传染病防护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1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