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传统文化教育琴棋书画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姓名胡星同2015年10月8日琴棋书画中国传统文化之“琴棋书画”棋琴书画“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古代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今天常用它来表示人的文化素养。当然,“琴棋书画”在人们口中相传千百年,它的意义随历史变迁而发生着变化。较之以前的“琴棋书画”,它更丰富了些。琴原指“琴瑟”,亦是古琴,相传公元前2400年左右由伏羲发明,地点则是伏羲故乡河南淮阳。琴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琴主要用于正规的场合,当面给贵宾演奏,而瑟则是用到社交场合,需要屏风作遮挡。古人发明琴瑟,是顺阴阳之气,用以纯洁人心。琴派虞山派广陵派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称“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古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现如今,人们常会提起“琴棋书画”四字,这里的琴不单单是以前的琴瑟,它包括很多与音乐有关的演奏器材或是音乐旋律本身。例如钢琴、古筝、歌舞等各种音乐层面。洋琴棋原指弈。据文献是尧舜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发明,“弈”是围棋的古称,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又名“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标准围棋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古文献称尧舜发明围棋的目的是要安抚他们各自的嫡长子丹朱和商均,因为实行禅让制的缘故,他们不能登上帝位、亲演国家历史,故用围棋来模拟演化国家历史,已满足他们心中的欲望。。若以尧舜居住的地点作为围棋诞生的地点,那么这个地点就是今天的临汾市。直至今日围棋主要呈现中、韩、日三国鼎力的局面。日本由于固步自封,在世界大赛中战绩不佳,因此现在多呈现中、韩对抗的局面棋在当今不仅是中国围棋了,它还包括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军旗等多种方格或点线对阵竞技的游戏。国际象棋中国象棋飞行棋五子棋书书法是汉字文化圈里独有的艺术形态。在古代书法的工具主要是毛笔,书写对象是文字。从狭义上讲,书法一般多指后世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从广义上讲,书法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后者更适应于现在我们所提及的“书”。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写工具及对象范围广,字体也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增多,最基本的是真草隶篆行五体。没有那么高的艺术标准。例如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王羲之、钟繇、欧颜柳赵,当今的庞中华、司马彦等。书法演变的过程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楷书今草石鼓文小篆章草行书简化字秦隶小草大草画画,在古代自然指中国画。象形字是国画起源的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没有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书画之先河。分工笔画、写意画还分为帛画、花鸟画、宗教画、人物画、文人画等。现在我们又引入了西方的美术,包括油画、素描、水彩等。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处江苏常熟,当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称“熟派”或“琴川派”。“浙操徐门”中的第三代徐晓山,曾在常熟传琴,致使当地名手辈出,陈爱桐即其中之一。传至严徵,结“琴川琴社”,传谱辑为《松弦馆琴谱》。陈爱桐的另一再传弟子徐上瀛在严氏的基础上加以丰富,添加了快速的《潇湘水云》等曲目,辑有《大还阁琴谱》,并著《溪山琴况》。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纪念该派而命名的。虞山派创始人严澂广陵派:古琴派别之一,创始者为江苏扬州琴家徐常遇,因扬州古称广陵而得名。该派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为代表的扬州琴家最为著名,操琴技艺精湛,还编辑了许多琴谱,流传下来的有徐常遇的《澄鉴堂琴谱》,徐祺父子的《五知斋琴谱》,吴灴的《自选堂琴谱》,秦维翰的《蕉庵琴谱》和僧空尘的《枯木弹琴谱》等。广陵派自创立以来,著名琴家绵延不绝,他们的谱集一直影响到现代。徐常遇字二勋,号五山老人,其古琴演奏风格崇尚“淳古淡泊”,取音柔和,善用偏锋,节奏也比较自由而不拘。广陵派传人陈梦雷今日富饶的黄淮海平原,在2600BC以前,是一片大沼泽区,即《山海经》所称的“大荒”,基本上无人居住。从2600BC开始,大汶口文化居民从东边进入此区,原红山文化居民从北边进入此区,仰韶文化居民从西边进入此区,良渚文化居民从南边进入此区。各地移民涌入无人区之初,因为空地很多,基本上都在埋头圈地,相互之间没有冲突。这就像围棋开局之初,双方各自抢占实地。随着移民的增加,无主的空地越来越少,各族群的居地也开始相互接壤,甚至交错,造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复杂局面,为了巩固地盘和扩大生存空间,各族群之间展开了包围与反包围、吞并与反吞并的实力对实力、智力对智力的长期较量,较量的基本原则是以多胜胜少,靠局部的人数优势,靠围殴来决定人地的归属(现代农村两个村庄间的土地纠纷,也是靠械斗解决,人数多的大村有较多胜算)。这正是围棋的基本博弈方法。围棋有别于象棋的一大特色是它的棋子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这正是移民世界的特征。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经过本章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的起源、诞生与,发展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不但亲近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而且还对自已已有的知识作了进一步的理解。请大家思考:我们作为学生,怎样才算是做到品行兼优、有修养?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教育琴棋书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