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模型教学法概述——洛阳高中俞秋锦2一、模型教学模型构建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是非常吸引学生的生动的感性材料,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常使用大量的模型,物理模型如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这是比较传统的模型,此外还有概念模型,如负反馈调节、中心法则等。3模型构建的类型1.构建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教材中最著名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此外还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制作生态缸等。优点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为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潜能留出了充分的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出了充分的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点耗时较长,过程比较复杂;42.构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失误的本质特征的模型。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概念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概念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如何沟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这样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势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势,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正真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53.构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有死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放映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数学模型构建步骤为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6模型教学的优缺点优点能立体的显示结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联系能显示生命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及特征能显示生物界发展变化过程能反应生态学关系容易说明生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拆卸、重组7缺点不能作为全真替代物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细微之处演示效果不好8模型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1、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新课的导入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引导观察的直观式”是用呈现的教具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观察中产生思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2、用于引导学生突出问题学生的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教具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出问题。93、用于突出教学重点用时间保证、用语言强调、用板书体现、用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用重复强化、用练习巩固。简约化、形象化和模式化的直观模型可以生动、形象和逼真的显示教学重点。4、用于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模型教学。105、用于揭示机理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其抽象性、隐约性、连续性、变化性、复杂性,而模型的展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对生物活动机理的理性认识。6、用于设置悬念生物教学中用模型设置悬念能使学生产生猜想、期待的心理,悬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117、用于巩固知识用挂图绘制的“人类遗传病系谱”、可拆卸的“心脏结构”模型等等,都在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和总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12教学模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演示的环境条件2、出示教具的程序3、出示教具的时机4、传统教具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13物理模型赏析141516
本文标题:模型教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