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案例)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主要是学习物质的量在溶液中的应用,属物质的量计算的一个模块。其学习重点在于构建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运用化学符号建立新的计算模型以及认识化学实验中溶液配制、稀释的基本原理。本节课分为2个课时。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认识溶液浓度表示的方法。(2)通过物质的量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浓度。(3)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认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溶液配制的步骤,使用仪器,感受化学实验的严谨和科学。2、评价目标(1)通过质量分数的应用和分析,诊断和发展学生对溶液浓度描述的认识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2)通过质量分数w%与c的对比认识c的概念,对比两个物理量的特点,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水平。(3)通过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方案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二、教学与评价思路Ⅲ新理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认识评价点: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验计算中的利与弊分析总结: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都用于表示溶液的浓度,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Ⅰ旧有理论质量分数的回顾:寻找其特点评价点:质量分数在实验中计算的利与弊Ⅱ认知冲突问题:能否通过量取体积直接计算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溶液配制实验的设计评价点:评价分析讨论实验设计的步骤操作三、教学过程1、旧有理论【学习任务1】浓度的表示方法,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叫做该溶液的浓度,从定性角度和定量角描述。【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对溶液浓度的认识水平,定性到定量的变化。【学习任务2】回顾“质量分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特征等。【评价任务2】诊断学生对质量分数这种定量描述浓度的认识水平。2、认知冲突【学习任务1】提出问题:能否通过量取体积直接计算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实验认识水平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水平。3、新理论【学习任务1】观察对比体检指标中物质浓度的单位,认识物质的量浓度。通过体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①意义:表示每100g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衡量氯化钠溶液的浓或稀②表达式:w%=𝑚溶质𝑚溶液×100%③特征:质量分数不随溶液的体积变化;需通过质量进行计算溶质的质量;与体积不能直接换算。①意义:表示每1L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的浓度。②表达式:c=𝑛溶质𝑉溶液③特征: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溶液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如:从1L0.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50mL其浓度保持不变。检指标中的概念揭示:物质的量浓度;【评价任务1】诊断和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学习任务2】溶液的配制中与浓度有关的计算:例题: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解:500mL0.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c(NaOH)·V(NaOH)(aq)=0.1𝑚𝑜𝑙/𝐿×0.5L=0.05𝑚𝑜𝑙0.05molNaOH的质量为:m(NaOH)=n(NaOH)·M(NaOH)=0.05mol×40g/mol=2g所以,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2g。【评价任务2】诊断学生对新知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应用水平。【学习任务3】利用书中给出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的图示,总结归纳概括出配制认识仪器观察实验仪器:容量瓶,认识其结构特征。学生活动细读实验步骤观看过程示意图学习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归纳总结概括出实验的基本步骤,分析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实验步骤的研讨分析实验步骤,细细研读文字,观察图示结合配制溶液实验的具体操作,总结发现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建立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化学实验的体验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实验步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识图分析能力,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通过提前预习,以及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提升其实验动手能力。溶液的步骤。【评价任务3】诊断和发展学生收集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水平。【学习任务4】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完成溶液的配制实验。【评价任务4】诊断发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仪器,独立实验操作的能力水平。【学习任务5】评价实验设计的方案,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验操作错误的解决方法【评价任务5】诊断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四、教学反思略
本文标题: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3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