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姓名:王荣艳学号:201114010024苗山侗水神秘榕江榕江县简介游资源自然旅多彩民族服饰主要节少数名族对我县旅游资开发的认识红色旅游资源•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总人口32.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6万人,非农业人口2.42万人。•2012年,榕江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8.33亿元,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3亿元,增长70.5%;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增长53.6%。历史沿革•榕江县1913年置榕江县。因都柳江古称榕江流经县境,故名。•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卫,寻废;•永乐六年(1408年)设古州司流官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开泰县承分驻古州;七年(1729年)设古州镇,置古州厅,以黎平府同知驻其地;•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备道;二年(1738年)移开泰县承分驻朗洞。•民国二年(1913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1961年将从江县分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通讯•榕江县城位于都柳江畔,处于贵阳与桂林的中点上,对外交往主要靠321国道与880省道,4个出境方向与外界联系,皆为柏油公路。厦蓉高速公路与正在建设中的贵广高速铁路通过县境中部,分别从县城的南北经过。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321国道、炉榕公路、锦榕公路在县城交织。酒店接待设施•榕江县江滨国际大酒店(五星级酒店)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正在建设中。•晟鼎大酒店(四星级酒店)。侗乡蜜酒店(三星级)•榕江宾馆、榕江庆丰宾馆、喜来登宾馆碧云大酒店、榕和大酒店、榕江国防宾馆榕江月亮山宾馆、五榕宾馆等低星级酒店和普通宾馆和家庭旅馆大大加强我我县的接待能力。名优特产•江西瓜(早在清代中期榕江就有西瓜种植的历史。1981年榕江西瓜在全省西瓜鉴评会上夺冠,1983年7月,榕江西瓜在南方七省(区)荣获金奖。1989年南方8省(区)西瓜科研技术第七次协作会在榕江召开,鉴评结果,榕江西瓜仍独占鳌头.)、榕江荸荠(榕江种植的水果型荸荠,个大、皮簿、质脆、味甜而久享盛名,早在清代就远销柳州等地。)五榕脐橙(2003年11月,五榕牌脐橙获得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冰糖橙(1995年的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锡利贡米(在2001年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称号。)优质肉牛、月亮山香猪、野生中草药等等。榕江腌肉、腌鱼、黑木耳在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月亮山•月亮山主峰海拔1490.3米,相对高差1100余米,山体雄伟高大,沟谷切割深长。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有若干与恐龙同时代的动植物,如尾班瘰螈、桫椤等。除常见的珍稀动植物外,尚有极为罕见的夜光蛇、脆蛇、七尾蛇、美女蛇等。•月亮山原生植被完好,自然风景别具一格,千米以上山峰有80余座,主峰顶上有典型的“分水岭”。林中众多飞瀑高悬,水畔林间。山顶,不时可见“佛光”,罕见天象,堪称“童话世界”,生态之秘。月亮山苗族,是黔东南苗族中极为古老的一支,保存着众多原始文化习俗,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苗族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月亮山集原始生态和原始风情于一山,是贵州原始生态和原始文化的瑰宝。集旅游、科研、考古、探险、探奇于一山,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拥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古榕群•古榕群位于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三宝侗寨河边。古榕群地处车江沿河堤岸上,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古榕最密集的地段有50株左右,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古榕群。古榕属桑科榕属,别名细叶榕树,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乔木。树高二十余米,胸围三米以上,根系相连,枝叶相吻,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傲然撑展在河堤上,是回归自然的好去处.•u=231871484,1787236444&fm=23&gp=0.jpg茅人河漂流•榕江县“茅人河”景区位于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内。“茅人河”景区青山秀丽、河水清澈,原始生态保存较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是开展漂流、垂钓、休闲、探险等旅游项目的极佳之地。该景区起点和终点有两支不同风格的苗族支系,属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精品线。自然景观有“雷霹岩”、“鸡冠岭”、“嗓子洞”、“四道瀑”等,民族节日以苗族“招龙节”最为隆重盛大,它体现苗族同胞对先辈的怀念和对“龙”的信仰。苗族妇女的服饰图案五彩斑斓,绣工精致美丽,令人赏心悦目,苗族民居建筑和花桥风格独特、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两汪乡空申苗寨是著名的超短裙苗族风情旅游村,全村215户,1015人,因苗族妇女终年身穿五寸长的超短裙劳作生活,且历史悠久,被誉为世界超短裙的故乡。最为世人瞩目的是每年一度的“茅人节”。对县自然旅游资源认识我县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1、自然资源开发较少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自然资源都有相应的人文资源相映衬。3、自然资源大都保持完好。不足:1、有些景区自然资源受到破坏。2、景区大都交通不便。3、景区开发深度不够人民旅游意识淡薄。建议:自然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完善交通网,提高全民旅游服务的意识,政府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旅游宣传。红色旅游——红七军军部旧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位于古州镇古州中路西侧。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等率领下,由荔波板寨长途奔袭黔军后勤重镇榕江古州城。4月30日,红七军勇夺南门,攻占古州城,将军部设此。此役,红七军完成在黔桂边开展游击战、开辟游击区域、扩大政治影响、解决军需供给问题等艰巨任务,提高了士气,锻炼和壮大了革命队伍。5月5日,红七军离开榕江回师百色,在广西武篆,与邓小平同志会合。旧址原为清代古州镇总兵署,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乾隆元年(1736)建成规模宏大的镇台衙门。咸丰六年(1856),农民起义军攻占古州城,总兵署被焚毁。同治十一年(1870)清廷在原址重修。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贵州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2004年又被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榕江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12月11日,陵园四周松涛环抱。陵园山脚有混凝土浇成的人工踏阶144级,每级高约20厘米。山顶坪地上,筑有纪念碑,纪念碑的台基高1米,面积为91·5平方米,台基的周围用水磨石铺筑地面,平整光滑,四周有砖砌压顶水泥栏杆,高60厘米。纪念碑分碑面、碑身、碑座3部分,碑座为正方形,高2米,宽2·4米;碑身为钢筋水泥结构,果绿色马赛克和水磨石抹面,上窄下宽,高15米,面朝北方,正面为瓷片嵌贴楷书阳文“革命英雄永垂不朽”8个苍劲大字;碑座背面并排镶嵌石碑两块,各长1·51米,宽88厘米,上面阴刻楷书碑文:对我县红色旅游认识我县红色旅游优势:1、一个点在县城区一个点在成交交通都非常便利。2、遗址保护都很完好。3、距学校近利于学生参观学习。4、距车江三宝侗寨很近利于旅游点的衔接。不足:1、红色旅游点较少。2、本县对红色旅游宣传度不高。民族旅游资源榕江有逶迤十里的车江古榕群省级风景名胜区,有集侗族发展历史与侗文化于一体的载入基尼斯记录的三宝鼓楼,全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苗王庙。目前,榕江争取到国债资金105万,正在完善三宝千户侗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榕江原始、古朴而神秘的民族风情、民族建筑、民族服饰和民族节日,有如纯金璞玉,风格别致,个性突出,被誉为世界难得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区域之一。全县拥有三宝千户侗寨、摆贝苗寨、空申超短裙苗寨、晚寨侗寨等四个A级民族村寨。拥有文物133处,其中古迹11处,古墓13处,遗物及纪念建筑16处,鼓楼花桥24处。民族风情及民间艺术都别具一格,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民族旅游资源近几年来,榕江县立足县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明确提出“以景区搭台,旅游牵线,经贸唱戏,把旅游业作为后继支柱产业”的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建设“民族风情旅游大县”和“绿色生态旅游大县”,突出抓好以车江三宝千户侗寨为中心的都柳江旅游精品线和以空申苗族短裙苗、晚寨琵琶歌为亮点的北环旅游线,重点树立以“三宝千户侗寨”、“古州苗王庙”、“空申苗族超短裙”、“晚寨琵琶歌”和“摆贝百鸟羽服饰”为重点的五张品牌,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车江三宝千户侗寨三宝侗寨,又称车江三宝,传统地名,根据侗语地名直译。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北车江和忠诚坝区,包括车寨、章鲁、寨头、宰章、乐乡等10多个侗族村寨,共有3000多户,15128人,以侗族为主,侗族人口占94%,亦杂居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中国侗族地区人口最多、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寨群,该寨群座落在“三十里平川,两万亩良田”贵州高原著名的五大河谷盆地车江大坝之上。自古素有“天下第一侗寨”、“中国侗族瓜果鱼米之乡”、“中国侗族民间故事王国”的美称。2000年车江古榕群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对车江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的认识车江三宝千户侗寨距县城较近交通非常便利,通信设备也很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是这里的村民大都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没有旅游接待的意识,很多人都不会用普通话和游客交流,在接待方面会还存在很多问题。环境卫生比较差。要想达到西江千户苗寨那样的旅游成绩政府还要加强管理,给村民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和旅游接待能力。西山苗王庙榕江县苗王庙位于榕江城关西面卧龙岗上,它是古州苗胞为开辟苗岭原始大荒的始祖而建,历代香火鼎榕江县苗侗文化之乡。盛,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庙宇,被称为“苗族天下独一庙”。在省内外,在东南亚,直至法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巴黎博物馆还有古州苗王庙的资料记载,1987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旅游地图》上,标有这一重要景点,泰国曼谷一家五星级宾馆大厅悬挂的《世界旅游地图》上,也有古州苗王庙的显著标图。天籁之音——晚寨琵琶歌晚寨被誉为“侗族琵琶歌的故乡”,人们把在这一带流行的侗族琵琶歌称为“晚寨琵琶歌”。晚寨侗族琵琶歌,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以民乐琵琶来伴奏,男女歌手自弹自唱的形式出现。1958年,晚寨就有8名女歌手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6年,包括晚寨琵琶歌在内的侗族琵琶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69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吴家兴等的帮带下,代代相传。短裙苗的故乡空申苗寨四周青山竹林环绕,谷仓错落有致排列寨边,古树林立,雀鸟依树鸣唱,小溪叮咚潺潺绕寨而过,形成山水与村寨相伴,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天籁之地。全村有220户1120人,全都是苗族,其中妇女占65%左右。空申苗寨以苗族妇女的超短裙服饰和原始淳朴的苗族文化而著名。苗寨自然风光优美,拥有着古老的吊脚楼、水上粮仓、风雨桥等特色的建筑,并延续着“茅人节”、苗年等传统的民族节日习俗和独特的婚嫁习俗。空申苗寨的人们至今仍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延续着古老的民族习惯,使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很好的保存,让村寨充满着摆贝苗寨——百鸟羽毛服饰的原生地摆贝苗寨是百鸟羽毛服饰的原生地,全木皮盖的房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是苗寨的典型代表,列为黔东南州民族风情旅游村。百鸟羽毛服饰胸兜、围腰等绣有各种花、鸟、虫、鱼、蝴蝶等图腾物,裙由若干块刺绣品组成,下面是一排美丽的羽毛,古代诗人称之能与天上的彩云相媲美,被誉为“服饰活化石”。华美而又古朴的百鸟衣、古典的嘎嘿(古瓢)舞、荡气回肠的芦笙曲等,使历史与现实交融无间,一切都充满神奇。摆贝拥有最古老的牯藏场,13年一次的牯藏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祀大典,场面气势恢弘,极其悲壮,真实再现了原始的生产生活场景,被专家和学者誉为“露天的苗族民俗博物馆”。少数民族节日1(农历)二月吉日萨玛节侗族三宝千户侗寨车
本文标题:榕江旅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