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第1页共7页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本册知识概览: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曲折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现代史是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年——1976年,其中1956年——1966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现在)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筹建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主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4)内容:通过的重要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作的组织准备:选举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所做的重要决定: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纪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5)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了准备工作*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2、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主要仪式: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升旗奏乐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54门礼炮齐响28响的含义:54门象征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或参加第一届政协的54个政治团体,或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个春秋。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①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②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重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2)原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和争取民族团结。(3)经过及结果:人民解放军一面进军,一面力争和解;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双方达成和平协议;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经过民主改革之后,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到了社会主义阶段)(4)意义:①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西藏人民走向富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②现实意义:今天极少数的西方国家勾结西藏分裂分子策划西藏独立,是对我国内政和主权的粗暴干涉。任何图谋制造西藏分裂的行为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反应了广大人民要求统一的和平愿望。(5)启示:中共能够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显示新生人民政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抗美援朝(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④为获得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环境。(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经过: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战场,五战五捷;1952年10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胜的标志性事件)(5)结果: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奋斗。④战争的正义性。(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政治上:保卫了朝鲜的独立,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并巩固了我国的新政权;②经济上: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较稳定的国际环境;③外交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④思想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⑤军事上:考验了人民军队的现代作战能力第2页共7页(8)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彭德怀、毛岸英、罗盛教等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他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3、土地改革(1)时间:1950年——1952年地点:新解放区(2)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③如不进行改革,就会失去农民阶级对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无法巩固新政权。(3)目的:巩固中国革命的胜利果实;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4)特点:依法、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5)方式: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6)经过: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土改法》的内容。②1950年冬起,全国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③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7)结果: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等。(8)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4、反腐败斗争:共和国反腐败斗争第一大案是刘青山、张子善一案(1952年2月)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主要任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①重工业领域:一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厂(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②交通用输: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一桥(武汉长江大桥)。③工业基地:形成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加强沿海原有工业基地、新建华北、西北工业基地。(参阅书P20“第一个五年成就示意图”)(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民主法治建设(1)时间及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2)成果:制定并颁布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宪法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4)性质及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二、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小农生产方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途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④过程:1953年开始,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社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⑤效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方式: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②过程:1954年企业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③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对资本家实行团结和改造的政策。④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1956年底3、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4、三大改造的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缺点:在工作中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3页共7页(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背景:(1)国内: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又面临新的课题。(2)国际: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3、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即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4、经济建设的方针:经济建设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5、意义:八大的决策是符合国情的,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它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1)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2)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二)、探索中的失误1、失误的表现:I、建设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时间:1958年(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3)影响:(好的一面)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存在问题的一面)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为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II、“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1958年发动(2)主要标志:高指标―主要表现:工业上钢产量翻番——全民大炼钢铁;农业上粮食产量“放卫星”。浮夸风―说假话,虚报产量。瞎指挥---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共产风---大办公共食堂(见课本28页小字部分)。即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3)危害:“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生产的极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