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2006年真题
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属于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B.尊重患者隐私权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2.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A.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B.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c.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D.不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E.干扰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的3.某医院未经批准新设医疗美容科,从外地聘请了一位退休外科医师担任主治医师,该院的行为的性质属于A.非法行医B.超范围执业C.正常医疗行为D.特殊情况E.开展新技术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A.本院的医师、护士B.依法注册的医师、护士C.本院的医师、护士以及外聘人员D.本院从事医疗活动的所有关人员E.本院从事医疗活动的所有有关医疗技术人员为便于追查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C~6℃冰箱的时间至少A.3天B.4天C.5天D.6天E.7天6.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A.调集各级各类医疗、防疫人员参加疫情控制工作B.停工、停业、停课C.封锁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疫区D.封锁跨省、直辖市的疫区E.宣布疫区7.教育部所属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发现脊髓A.消化道B.皮肤C.粘膜D.呼吸道E.消化道和粘膜18.根据有无暴露某因素史分组的研究是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E.临床试验19.衡量某病和某暴露因素间联系强度的最佳指标是A.暴露者的发病率B.暴露者的死亡率C.暴露者的致残率D.相对危险度E.特异危险度20.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A.筛检试验阴性者患病的可能性B.实际有病,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有病的百分比C.实际有病,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D.实际无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E.实际无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有病的百分比21.衡量某疾病的原因归因于暴露某危险因素程度的最好指标是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归因危险度C.人群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相对危险度22.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A.均数和中位数B.均数和标准差C.均数和极差D.中位数和方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23.在两变量x、Y直线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正负取决于A.X的取值B.Y的取值C.1xxD.1yyE.1xy24.医学伦理学的特征之一是A.灵活性B.实践性C.集体性D.组织性E.随机性25.“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此语出自A.晋代杨泉B.唐代孙思邈C.宋代林逋D.明代陈实功E.清代王清任26.在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医学本质特征的是A.人才B.技术C.设备D.管理E.道德27.在下列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提法中,错误的是A.为医学的发展导向B.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C.为符合医学道德的行为辩护D.制定与预防、诊断、治疗相对应的伦理准则E.在医患关系中,只是竭力维护患者的权益28.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B.21世纪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医学模式C.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D.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E.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29.在下列医务人员的行为中,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A.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B.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C.使病人受益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小D.使病人受益,但却给别人造成了较大的伤害E.在人体实验中,可能使受试者暂不得益,但却使社会、后代受益很大30.在卫生资源分配上,形式公正是根据每个人A.都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B.实际的需要C.能力的大小D.社会贡献的多少E.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31.关于医德规范,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A.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根本准则B.医务人员行为的具体医德标准C.社会对医务人员行为的基本要求D.医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补充E.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32.医师行使道德权利的特点之一是A.强制性B.自主性C.冲动性D.组织性E.集体性33.在下列各项中,医师可以行使特殊的干涉权的是A.对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拒绝隔离的B.在教学医院内住院的患者拒绝接受医学生实习c.在有科研任务的医院内住院的患者拒绝作为受试者D.门诊就医的患者拒绝按医师开出的特殊检查项目进行检查E.门诊就医的患者拒绝向医师吐露与疾病有关的隐私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心理是脑的功能B.脑是心理的器官C.心理是对事物的主观反映D.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E.心理能客观地反映事物35.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为A.知觉的多维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理解性E.知觉的选择性36.关于心身关系,你认为最正确的是A.心身二元论B.心身统一论C.神灵支配论D.心身还原论E.心身平行论37.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A.语言能力B.想象能力C.判别能力D.特殊能力E.一般能力38.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A.需要和目的B.需求和目标C.诱因与目的D.意志与目的E.需要与诱因39.提出治疗过程要信任和依靠来访者自身的潜力,而不是依靠治疗师的指导性工作的心理学派观点是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E.折中主义40.一位来访者单位的同事,要求了解当事人心理治疗的情况,心理治疗师婉言谢绝,这是因为A.出于对来访者的尊重B.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C.不认识来访者的同事D.心理治疗的关系限定原则E.心理治疗的保密原则41.一位来访者要求心理治疗师帮助她做出决定,是否该与其男友分手,但心理治疗师并没有满足其要求,这是因为A.还没有考虑成熟B.没有这方面的经验C.保持客观中立D.要帮助来访者自立E.出于对来访者的尊重42.下列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A.系统脱敏B.厌恶疗法C.冲击疗法D.自由联想E.前提控制43.给恋物癖者电击的方法属于A.家庭脱敏B.冲击疗法C.厌恶疗法D.松弛疗法E.自由联想44.下列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A.半胱氨酸B.苏氨酸C.苯丙氨酸D.谷氨酸E.组氨酸45.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变性时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B.蛋白质变性时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C.蛋白质变性时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D.去除变性因素后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原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46.下列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两股单链从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47.下列不属于含有B族维生素的辅酶的是A.磷酸吡哆醛B.细胞色素CC.辅酶AD.四氢叶酸E.硫胺素焦磷酸48.有关酶竞争性抑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分子中的底物结合C.当抑制剂存在时,Km值变大D.抑制剂恒定时,增加底物浓度,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E.抑制剂与酶分子共价结合49.下列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A.6一磷酸葡萄糖酶B.丙酮酸激酶C.柠檬酸合酶D.苹果酸脱氢酶E.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50.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B.氧化磷酸化过程涉及两种呼吸链C.电子分别经两种呼吸链传递至氧,均产生3分子ATPD.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E.氧化与磷酸化过程通过偶联产能51.组成卵磷脂分子的成分有A.乙醇胺B.胆碱C.肌醇D.丝氨酸E.甘氨酸52.体内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A.氨基酸氧化分解B.葡萄糖氧化分解C.脂肪酸氧化分解D.胆固醇氧化分解E.酮体氧化分解53.下列关于鸟氨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氨酸循环直接从鸟氨酸与氨结合生成瓜氨酸开始B。乌氨酸循环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开始c.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一分子氨D.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2分子ATPE.鸟氨酸循环主要在肝内进行54.反式作用因子的确切定义是指A.调控任意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B.调控另一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C.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子D.具有翻译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子E.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各种核因子55.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功能(作用)是A.使DNA聚合酶活化并使DNA双链解开B.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C.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D.提供3’一OH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E.提供3’一OH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56.下列关于血红蛋白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甘氨酸、天冬氨酸为原料B.只有在成熟红细胞才能进行C.与珠蛋白合成无关D.受肾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E.合成全过程仅受ALA合酶的调节5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如下特点A.药物的半衰期随剂量而改变B.并非为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减D.酶学中的Michaclis—Mcnton公式与动力学公式相似E.以固定的间隔给药,体内血药浓度难以达到稳态58.多巴胺药理作用不包括A.减少肾血流量,使尿量减少B.对血管平滑肌B:受体作用很弱C.直接激动心脏8,受体D.激动血管平滑肌多巴胺受体E.间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59.下列不属于氯丙嗪不良反应的是A.帕金森综合征B.抑制体内催乳素分泌C.急性肌张力障碍D.患者出现坐立不安E.迟发性运动障碍60.丁卡因的作用或应用为A.可用于浸润麻醉B.脂溶性低C.穿透力弱D.作用较普鲁卡因弱E.可用于表面麻醉61.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首选药物是A.胺碘酮B.ACEIC.利多卡因D.硝苯地平E.普萘洛尔6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药理作用为A.抑制体内胆固醇氧化酶B.阻断HMG—CoA转化为甲羟戊酸c.使肝脏LDL受体表达减弱D.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E.具有增强细胞免疫作用63.具有体内、外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A.肝素B.阿司匹林C.香豆素类D.链激酶E.右旋糖酐64.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为A.可使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B.可促进胰岛素释放而降血糖C.不改变体内胰高血糖素水平D.可使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开放E.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65.下列不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的是A.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B.对革兰阳性茵的作用不如第一、二代C.对多种B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弱D.对肾脏基本无毒性E.作用时间长、体内分布广66.下列治疗军团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GB.氟康唑C.四环素D.红霉素E.氯霉素67.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68.关于细菌内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革兰阴性茵裂解产生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c.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D.耐热,l60℃,2~4h才被破坏E.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69.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结构是A.性茵毛B.细菌染色体C.质粒D.鞭毛E.异染颗粒70.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A.正常茵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B.正常茵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C.正常茵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E.大量使用生态制剂71.对淋病奈瑟菌(淋球菌)的叙述,唯一正确的是A.主要经呼吸道传播B.为革兰阳性球菌C.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D.淋球菌可产生自溶酶E.大多无荚膜和茵毛72.为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禁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是A.育龄期女青年B.结婚登记时的女青年C.注射过抗风疹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孕妇D.妊娠妇女(孕妇)E.1岁以上的少年儿童73.受MHC限制的是A.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B.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C.巨噬细胞吞噬细菌D.抗体结合病毒E.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74.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是Ai淋巴管B.肝脏C.胸腺D.外周血E.淋巴结75.
本文标题: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2006年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7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