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和重力的方向相反。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的部分,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一般是()材料制成的。比如().()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等。二、判断题。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三、选择题。1.塑料在()中会沉。A.清水B.盐水C.食用油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A.春天B.夏天C.冬天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A.加糖水B.加盐水C.加清水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A.前10毫升水滴得快B.后10毫升水滴得快C.滴速一样快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有关。A.大小B.轻重C.形状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A.滴漏中的水位B.漏水孔的大小C.容器的颜色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13.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A.塑料B.木条C.铝片1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四、简答题。1.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2.解释四季现象的形成原因。五、实验探究题。1.摆的快慢可能与()、()、()有关。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有关。我的假设:实验的器材:不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实验的方法:2.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酒精,请你设计实验研究为什么温度计能测量温度。研究问题: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答案:一.填空:1.2412122.浮力向上3.排开的水量4.泄水型受水型5.比重计6.高低温度相同热传递7.快慢热的良导体金属铁铜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木头二.我的判断1-5××√××6-10××√√×三.我的选择1-5CBCAA6-10CCABC11-14AACB四.简答题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本身的重力,就浮起来了。2.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五.画一画1.铁块将下沉,木块将上浮。略六.实验探究1.摆长摆幅摆重列:研究的问题,摆绳的长短假设,摆绳长的摆摆得快,摆绳短的摆,摆得慢。器材,重物,线,铁架台等不变的条件,摆幅,摆重,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实验方法,1)用实验器材做一个摆绳稍长的摆,测15秒,摆动的次数,测三次。2)仍用刚才的摆,摆绳缩短,测15秒,摆动次数,共测三次。3)实验记录,并得结论。2.略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相同大(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填“轻”)或“重”“沉”或“浮”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一般是,(金属)比如材料制成的。(铁)、(铜)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热的不良导体),有(塑料、木头)等。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热辐射)传到地球上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太阳)来记时,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热,这种传热方法叫(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直到(温度相同)。传递)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傅科摆)首先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早上8),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比重计)看到电视直播。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上)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判断题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地球上新年的钟声是在同一时刻敲响。--------------------------------------(×)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是为了好看。-----------------------------------------(×)水受冷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冰浮在水面上。---------------------------(√)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选择题1、塑料在(C)中会沉。A清水。B盐水C食用油2、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B)A、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下列城市,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C)拉萨B、重庆C、北京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B)A春天B夏天C冬天当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对时间方法是B)。。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C)化得。快B、化得一样快C、化得慢D、无法确定地球公转的方向是(B)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C)加糖水B、加盐水C、加清水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B)托勒密B、哥白尼C、傅科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轻的是(B)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B)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一、单项选择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D)的物体容易沉。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浮在水面的物体,(A)等于(C)。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B),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D)。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软木塞浮在(B)上,塑料块浮在(C)上,葡萄在(D)上,铜砝码漂浮在(A)上。A、水银B、油C、水D、糖浆5、(B)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B)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A、伽利略B、阿基米德C、牛顿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有关。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四、判断题。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五、连线题。1、物体的沉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在清水中浮在浓盐水中在浓糖水中沉在浓碱水中六、看图填空题。1、感受浮力。(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13页右中图)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14页下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就浮起来了。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小到与它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就不再上浮,也不下沉。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水受热以后,(C)会增大,而(D)不变。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C)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B),物体就(D)了。A、增大B、缩小C、膨胀D、收缩3、(D)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D)。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D)的合金,当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D)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A、铜B、铋C、钢D、锑4、热总是从较(B)的一端传向较(D)的一端。A、粗B、热C、细D、冷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B):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C):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A):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A、热传导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