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单元练习卷(三)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1.“基于……‘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丘吉尔“铁幕演说”2.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上海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第一批解放汽车出厂大炼钢铁的土高炉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3.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1950年,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指A.土地改革开始B.大跃进开始C.对农业的改造开始D.人民公社化开始4.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超市里,随处可见“MadeinChina”,这一现象的出现是A.经济区域化表现B.经济信息化表现C.经济专业化表现D.经济全球化表现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B.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有人用“梅开三度”形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B.反对美国插手干涉中国内政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8.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C.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解体29.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记录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③分得了一亩三分地,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10.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下列国际组织中,中美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①联合国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了面包屑。”以上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经济风险扩大C.毒品走私泛滥D.贫富差距悬殊12.2013年11月,我国宣布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夫妻双方中一方是独生子女,可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政策A.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B.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C.可以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D.不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13.尼克松任总统时,为保住美国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重大调整。关于“调整”表现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改善对华关系C.扶持日本D.解散北约组织1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表信息,选择下列正确的说法我国不同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年份197819972007公有制(%)99.175.835非公有制(%)0.924.265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公有制经济不再唱主角了④改革开放是引起上表中经济成份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15.依靠科技解决资源问题,必须做到开源和节流并举,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侧重于“开源”的是A.南水北调B.海水淡化C.提高水价D.提倡循环和重复用水16.习近平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划定“耕地红线”(见右图)17.为原理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了PM2.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政府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B.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C.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D.不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18.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①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②变湖泊为粮仓③创建蓝天、碧水、绿色、清净的环境④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⑤垃圾分类处理⑥禁止开发补课再生资源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9.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这一观点①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③反映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表明维护国际核安全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是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战略B、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C、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D、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卷Ⅱ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共50分,6小题)21.(10分)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材料二:1980—2011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如右图)(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2分)(2)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有何变化?(2分)(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少两点)。(4分)(4)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南海边陲渔村迅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2分)22.(8)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4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末的“战争”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分)(2)材料二,呈现了怎样的历史史实?(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出现“不正常状态”的主要原因以及结束“不正常状态”的直接原因。(3分)(5)从上述中日关系变化的分析中,这对当今我们发展中日关系有何启示?(1分)23.(8分)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凡尔赛和约》(1)材料一中的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署的?(1分)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苏成为两大强国,形成了战后两极的国际格局。(2)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3)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将有关“世界现代政治格局变迁”的知识结构图补充完整。(2分)5(4)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时期,传统的安全问题突出,随着冷战结束,哪些非传统安全因素,使“和平与发展”面临挑战?中国政府针对当今国际关系,提出了怎样的理念;由此说明什么?(3分)24.(8分)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单独二胎”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状况图(1)观察下面图片资料,说说我国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的客观依据。(2分)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8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文盲4.08%,流动人口增长81.03%。我国人口素质依然不高,流动人口在增加……要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需要提高人口素质……(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口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的认识。(2分)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联系材料三,从人口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央人口政策的正确性。(4分)25.(7分)【透过老王家看风雨中国】老王家事背景事件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①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土地改革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②1960年,岁大伙儿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③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④一战后(欧洲)二战后当今格局两极格局61980年,与同村的其他人一样,在承包了村里的土地后,鼓足干劲,创丰收。⑤(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写正确的内容。(5分)(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共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3)事件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1分)26.(9分)下面是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材料,让我们一起探究。材料一:目前我市市场上很多小商品属于高能耗产品,从事低碳经济产业或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不多;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全球低碳经济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材料二:义乌国际商贸城太阳能“绿色屋顶材料三:为了解普通家庭在节能环保、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意识和状况,活动小组随机抽测了100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情况如下:(1)请根据上述材料,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拟一主题。(2分)(2)结合材料一分析,义乌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原因。(2分)(3)结合材料二,谈谈义乌为实现低碳目标做了哪些努力?(2分)(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为此你能做些什么?(2分)为打造“富饶和谐、宜商宜居”的生态义乌,我市政府严格制定计划,对可能引起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基础建设项目严加审批;我市发布了涵盖工业、商贸、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扶持鼓励政策;我市会展办努力研究如何使年轻的会展业成为性价比高且碳排放低的最佳营销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册复习卷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1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