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2
1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第一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第1-2课时第一册第3-4课时第二册第5-9课时第三册第10-14课时第四册第15-19课时第五册第20-24课时第六册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第25-26课时字词积累第27-28课时语病修改第29-30课时语言运用第31-32课时名著阅读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33-34课时记叙文阅读第35课时说明文阅读第36课时议论文阅读第四部分写作篇第37-38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五部分质检后强化复习第39-40课时背诵默写第41-42课时综合实践第43-44课时记叙文阅读第45-46课时说明文阅读第47-48课时议论文阅读第49-50课时文言文阅读第51-52课时记叙文写作第53-54课时议论文写作第55-56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57-84课时综合(模拟)练习2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语句的停顿节奏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选择题的形式)和综合考查(文段阅读的形式)两种。而古诗词一般就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纯粹考查按原文默写或是理解性填空。本轮复习,我们把文言文及古诗词摆在首位,就是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根据每册课文中文言文及古诗词的容量及难度,老师计划一、二两册各安排两课时,一课时讲解,一课时练习小测;三到六册各安排5课时,两课时讲解,三课时练习小测。配套练习的使用:《双基优化训练》P7-12,P51-66。《福建省中考总复习指导》P11-16,P106-144。本校印发的相应提纲。文言文复习附后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二、热点透视名言名句“名”的界定的三条基本原则:1.朝代:侧重于先秦和唐宋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精编一套“名言名句汇编”,下发给每一个同学,突出复习重点。在编写时还要注意四点:数量适中(一般在1000条左右)、校对无误、出处清楚、编排有序。3三、攻关对策(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学生必须熟记。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①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②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自查:老师在印发“名言名句汇编”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4-5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2)实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5)看清要求。中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选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有的填空要求改为“只选三句”,考生只能选答三句,否则,阅卷时以前三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首先看清填写要求。四、对应训练1、《双基优化训练》P7-12。2、《福建省中考总复习指导》P11-16。3、本校印发的相应提纲。4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第25-26课时字词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一、字音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aoeiuüer(复韵母6个)aieiaoouieüe(鼻韵母8个)aneninünangenging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ü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ü上两点省略,如雨(yu);ü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ü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ü)、吕(lü)。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értóng,花儿拼作huār。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bpmf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5③形近字的误读。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二、书写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6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三)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左形右声:偏铜冻征硝城右形左声:攻劲削瓢故雌上形下声:管霜爸芳崖界下形上声:慈斧贡忿凳膏外形内声:固病阀园裹衷内形外声:闻问闷辩(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àn,壁和璧都读bì。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ó)和烛(zhú)。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5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