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填空式复习提纲
1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a)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出现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采用农具和技术;汉朝:农具和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农耕技术长久没有进步。(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a)战国:李冰主持的和郑国主持的工程,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地区;东汉:治理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b)基本特点: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a)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和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被称为“”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纺织作坊兴起,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b)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的象征,代表着和。汉代冶铁开始使用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b)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邢窑的、江西和四川大邑的,长沙铜官窑首创,并把和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河南、江西、浙江、陕西窑等闻名天下。▲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c)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比较繁荣。⑤宋代的“”,突破了原先和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b)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而限制打击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和的萌芽,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b)“海禁”政策:明清王朝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aa)标志:中国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促进了近代的兴起。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ab)时间:世纪年代前后。途径: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著名企业:上海机器厂、南海缫丝厂、天津磨坊(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bc)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地区;②发展迅速,发展缓慢2、发展艰难在和的夹缝中艰难发展。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c)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时间:世纪末世纪初著名实业家及企业:①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在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ab)原因:内因①的推动②抵制、提倡运动的推动③思潮的影响外因:①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主要表现: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c)主要原因:①恶性政策②的压迫③繁重的负担④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ab)1956年对、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b)年中共八大提出得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要求同落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3(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b)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如何建设等问题在和上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和。开展:年,在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错误思想指导,“”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大办。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ab)①“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反而拉大了,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c)主要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和。(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aa)、和适当分离的原则。(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bb)形成: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②1984年开放个沿海港口。③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有、的对外开放格局。▲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b)1992年12月,中共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基本具体化。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20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ab)变化的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适体、方便、转变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内部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男装的变化:中西方服装的并存:、西装和并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新中国成立以后服装的变化:使中山装、人民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从走向。女装的变化:4旗袍的流行:旗袍在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2)近代以来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ab)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婚俗的变化: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丧礼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其他风俗的改变: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呈现出什么特征: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壁、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ab)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向的演进。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人力车夫辛劳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难以维持温饱。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交通系统。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出现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具体环境的影响)5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aa)①1488年,葡萄牙人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远航到达美洲,开辟通往的新航路;(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bc)①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同时市场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成立了一批享有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新航路的开通,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②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又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③新航路的开辟,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作物带回欧洲,传遍世界,引起英国下层人民食谱的很大变化。欧洲的植物、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和也登上历史舞台。④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可教会的威信,证明了,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枕,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影响下,各文明世界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不断发展,不断前进。▲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1)英国殖民霸权确立过程中的几次主要战争(aa)①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②1652年至1674年,英国与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荷兰不但丧失了海上霸权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③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矛盾逐渐趋尖锐。1756—1763年之间英国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夺取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和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和约》,英国不仅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还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并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2)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bc)①殖民扩张的方式:、屠戮和。②殖民扩张的影响:a、对殖民
本文标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填空式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