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民调解法知识竞赛题
1《人民调解法》知识竞赛题司法所长竞赛题1、《人民调解法》何时颁布、何时实施?2011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号主席令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1)在当事人自愿、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解;(2)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3)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4、《人民调解法》的立法根据是什么?宪法。5、人民调解法》共多少章、多少条,各章的标题是?共六章35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章人民调解员,第四章调解程序,第五章调解协议,第六章附则。6、人民调解的启动方式有哪几种??一是当事人申请调解;二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三是根据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法院的委托移交受理。7、当前经常采用的调解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四种。一是直接调解;二是间接调解;三是公开调解与不公开调解;四是联合调解。8、人民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形式?《人民调解法》第28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9、《人民调解法》对调解协议的生效时间是如何规定的?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10、人民调解法的性质是什么?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11、《人民调解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2稳定。1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时限?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13、人民调解的依据是什么?人民调解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进行。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设定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依照社会公德、村规民约、公序良俗、行业惯例进行调解。14、调解卷宗保管期限分为几种?短期卷和长期卷各保管几年?调解卷宗的保管期限分为三种:短期、长期和永久;短期卷保管期限为5年,长期卷保管期限为10年。15、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哪些项目?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16、担任人民调解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什么?(1)公道正派;(2)热心人民调解工作;(3)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4)成年公民;(5)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7、调解员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哪些法律?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婚姻法等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法律知识。18、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职责是什么?(1)解答、处理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纠纷当事人的请示、咨询和投诉;(2)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请求或根据需要,协助、参与疑难复杂纠纷的调解;(3)对调解协议进行检查,发现违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公序良俗的,要及时指出并督促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合理程序予以改正;(4)协助督促人民调解协议履行;(5)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6)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7)汇总上报人民调解工作统计报表。19、基层人民法院如何对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主要通过审判活动在业务上给予指导(1)通过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进行指导;(2)与司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进行指导;(3)通过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进行指导。20、如何理解当事人“明确拒绝调解”?当事人明确拒绝调解,需要以明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告知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人民调解员不愿接受调解或者不愿继续调解。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工作不满意或不配合,但没有明示拒绝调解的,不属于拒绝调解。21、人民调解工作档案包括哪些内容?①调解网络组成人员名册;②会议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记录;③矛盾纠纷受理、调处情况登记本;④矛盾纠纷调解卷宗;(5)每月报表、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以及半年、去年工作总结;(6)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相关材料;(7)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22、调解卷宗包括哪些内容?调解卷宗一般包括:(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调解申请书;(4)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5)调查笔录;(6)调解笔录;(7)调解协议书3或口头协议登记表;(8)回访记录;(9)其他材料,如证据材料;(10)卷宗情况说明;(11)封底。23、担任乡镇、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的条件?(1)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本乡镇、街道辖区内设立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3)本乡镇、街道的司法助理员;(4)在本乡镇、街道辖区内居住的懂法律、有专长、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志愿人员。24、乡镇、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哪些纠纷?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调解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难以调解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和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25、人身权具体包括哪七项权利?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26、什么是不可抗力?即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台风、洪水、战争等。27、什么是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近亲属。如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等。28、收养人必须符合哪些要求?(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即没有影响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4)收养人年满30周岁。29、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条件?(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30、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有哪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9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31、土地承包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8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3)承包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4)承包程序合法。32、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怎样进行承包经营?《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6条规定,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直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实行承包经营,也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分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营或者股份合作经营。4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3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是什么?《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即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6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34、征收耕地如何补偿?《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以下几部分:(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助费;(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35、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如何处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73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28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以上20%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以上20%以下罚金。”36、农民工是否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招收农民工同样要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37、宪法保护的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内容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检法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时,也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538、公民实施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会被公安机关处罚?公民实施下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会被公安机关处罚:①扰乱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②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③在公共场所实施打架、斗殴或者寻衅滋事等行为;④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⑤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行为;⑥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39、信访人反映情况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定?信访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信访人反映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严格禁止故意捏造事实,无中生有,伪造证据,作虚假证明陷害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可以构成诬告罪。40、摩托车可以上高速吗?根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设计最高时速高于70公里的摩托车可以上高速行驶。不过应当注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并且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不得载人。41、驾驶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撞伤行人,车内同乘人唆使驾车者逃逸,致使被撞人因伤势过重未及时救治而死亡的,对驾驶者定什么罪?同乘者是否构成犯罪?根据《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驾驶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对其应定交通肇事罪。而同乘者也构成犯罪。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驾驶者的同乘者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
本文标题:人民调解法知识竞赛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