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
三和中学新授课教学案七年级语文,编制:陈烨,新授时间:2010年月日,授课:教学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共2课时课型新授第1课时导入新课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出示课题示标出示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示标1.归纳并说出文章两部分所写的事情以及作者不同的感受。2.朗读并体会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能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重点难点1.多角度描写百草园的景物。2.记叙中渗透的感情色彩。教学资源学生对已有的鲁迅作品的了解,相关练习。预习提纲1、自学生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3.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设计思路积累字词,整体了解文章结构,把握感情基调预习检测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拼音确凿.(záo)菜畦.(qí)攒.(cuán)成脑髓.(suǐ)书塾.(shú)蝉蜕..(chántuì)缠络.(chánluò)竹筛.(shāi)觅.食(mì)鼎.沸(dǐng)人迹罕.至(hǎn)2.解释下列词语:①确凿②倘若③高枕而卧④得失⑤和蔼⑥倜傥反馈矫正①确凿:确实。②倘若:连词。有“如果”的意思,③高枕而卧:成语。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睡觉。比喻无所顾虑。今多比喻不加警惕。也叫高枕无忧。④得失:本课指成功和失败。⑤和蔼:形容态度温和的样子。蔼:态度亲切。⑥倜傥:洒脱,潇洒,不拘束。达标教学自主学习听示范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私塾的反感。)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归纳并说出文章两部分所写的内容以及作者不同的感受。交流总结明确:1.“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2.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达标教学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1.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里“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2.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4.文章是怎样描写“雪地捕鸟”这一情节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5.离开百草园,作者的心情怎样?第9小节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私塾的反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交流总结1.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不会有动人之处;“似乎”,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从小孩的眼光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2.(1)句式,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突出“单是”的内容。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2)范围:整体到局部。(3)描写的对象来看:植物,动物。(4)观察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6)遣词,黄蜂用肥胖、伏,叫天子用“轻捷、直窜,石井栏用“光滑。3.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达标教学尝试训练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反馈矫正课堂小结质疑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草园整体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植物)也不必说:鸣蝉、黄蜂、叫天子(动物)局部单是: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动物)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植物)(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教学反思课堂检测2010年月日星期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得分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一.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恰当的一组是()。A.碧绿高大光滑紫红B.碧绿光滑高大紫红C.紫红高大光滑碧绿D.紫红光滑高大碧绿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后写——,再写——;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再写——;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一、一o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答: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6.模仿文中的比喻旬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比喻句:拟人句:初一年级语文学科课外作业训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共2教时第1教时)2010年月日星期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家长______得分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B.初一(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们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2、“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A)①②句间(B)②③句间(C)③④句间(D)④句后3、将下例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二.课内阅读。(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根据内容回答问题。1、依次应在空白处填的词是、、。2、文中的静态景物有、、、、、、、。文中的动物有:、、、、、、。3、a.描写形状的词语有b.描写颜色的词语有c.描写性质的词语有d.描写声音的词语有e.有情节描写的动、植物有4、属于略写的是属于详写的是5、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BC6、这段段意正确表述的是,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A.百草园自然景物丰富多彩B.百草园的生活五光十色C.百草园的动植物五彩缤纷D.百草园中有趣的植物,动物(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2、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1.B2.B3.植物动物植物整体局部听觉触觉味觉4.有无限趣味5.B6.略17、A20、C22、BDAC(一)1、B、C、E、G、J2、静态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泥墙根、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动物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3、a.高大、肥胖、短短、断砖、莲房一般、拥肿、小球、像人形的b.碧绿紫红黄c.光滑轻捷d.长吟低唱弹琴拍的一声e.斑蝥何首乌根4、略写的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呜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详写的: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5、排比拟人比喻6、D(二)2、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3、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4、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本文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9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