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鄂西南山区,宜昌市南缘,地跨东经111°15′~111°25′,北纬29°56′~30°25′。县域东西最大横距98km,南北最大纵距54.3km,最窄处9.8km,均宽24km;东邻宜都市和松滋县,西与鹤峰、巴东两县接壤,南靠湖南石门县,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毗连。县城五峰镇,东距省会武汉市481km,东北距三峡工程和宜昌市城区199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2370km²,县域土地构成以山地为主,可耕地少,“九山带水一分田”为其典型地形特征。本标段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16年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四标段(合同编号:WFXNS-2016-04),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砌体工程,砼工程等。2.地形及水文气象(1)地形条件五峰县全境皆为山区,属武陵山支脉,系云五峰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部地带,系喀斯特地貌,溶洞伏流遍布全境,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总面积的86.3%,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44.8%,县境内最高点白溢寨顶峰--黑峰尖海拔2320.3米,海拔最低点东部渔洋河桥河峡口150米。境内沟壑纵横,峰峦重叠,群山之间夹有小块平地,县境东部的渔洋关(低山河谷),中部的长乐坪(半高山)和西部的湾潭(高山地带)均有万亩平原展开。东半部山形浑圆,坡缓谷浅,西半部山势高峻。主要河流有渔洋河、天池河、泗洋河、南河、湾潭河、百溪河(2)水文气象五峰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山地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暴雨甚多。山间谷地热量丰富,山顶平地光照充足。境内垂直气候带谱明显,适合多种农作物及经济林木生长。年均日照1533小时,年均气温13-17℃,无霜期240天,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166天。3.施工交通条件及主要施工材料采购(1)公路运输工程对外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渔洋关镇通有陆渔一级路,另外还有宜张高速经过五峰,工程区现有交通道路基本满足工程施工所需要的进场交通运输要求。工程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土料、砂石料、钢筋(材)、水泥及油料等,其中水泥、钢筋(材)、木材及油料等均可从五峰及宜昌的市场采购。施工机械设备可通过高速公路运到工程区,再利用各施工工区内的道路运至施工现场。4.工程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分析(1)工程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给城市环境、交通等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求施工时必须择优布置,合理规划,尽量少占土地。生活营地及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干扰和破坏,因此在场地规划时做到合理安排,紧凑布置。(2)对外交通运输道路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点要求:①对外交通道路的设置,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工程规模较大,线路长,进场道路的分布与等级应满足施工机械、设备运输和施工进度的要求;②利用工程区的有利条件,首选城区附近的道路;③进场道路应从附近的主要干道或集镇延伸到工程区,由于没考虑场内沿河道布置的主干道,为避免相互干扰,每个施工区应具备一条进场道路。(3)本工程的施工线路较长,工程量较大,工期较紧。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此特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方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相应文字说明1.施工总平面布置项目经理部拟在附近租用民房,项目部下设各管理职能部门及职工生活区。工程施工所需劳动力临时生活设施拟在附近租用民房为主。2.主要临建设施布置(1)水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点多,单个工程用水量不大,施工用水可从工区内河道抽取供应。其水质满足施工要求。生活用水:拟取用井水或乡镇自来水。(2)电生活用电:就近利用附近电网接入。施工用电:拟定就近从附近的电网接入,装表计量。3.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拟定在各砼施工点附近布置砼加工系统,设有砂石料等原材料堆场、水泥仓库、及砼加工设备场。场地布置在工区附近较宽阔场地。工区设置修理车间,用于机械设备维修及使用工具的加工和修理。4.临时设施布置图和施工临时用地规模一览表临时设施布置图见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施工临时用地规模详见附件六:临时用地表。施工总平面图临时用地表说明:本工程临时用地表中除停车厂为占地面积外,其余均为建筑面积。用途面积(㎡)位置需用时间项目部综合办公室40活动板房合同工期内财务室20活动板房合同工期内工程科20活动板房合同工期内资料室20活动板房合同工期内总工室20活动板房合同工期内职工宿舍200租用民房合同工期内工人宿舍1400租用民房合同工期内保卫室15×3现场搭建合同工期内油库30×3现场搭建合同工期内试验室50×3现场搭建合同工期内材料仓库60×3现场搭建合同工期内停车场2000施工沿线、场区合同工期内合计4185(三)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1.工程测量进场后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测量组长负责会同建设、设计、监理方工程师认真做好工程坐标控制桩、里程桩、水准点移交的实地交桩工作及前期测量资料交底工作。交桩时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及时解决。对埋设浅、容易变动的桩位(里程桩)应进行复测,交桩完备后应办理交桩手续。(1)测量放样业主在交桩时提供的坐标,在基坑开挖时可能遭遇破坏,为此本工程的定位放样根据坐标来采用网格式放样:先按照交桩的坐标,定出整个项目及相应附属工程的方位,再在网络图上布出具体位置方向角度以示正确,并将所有构筑物的转折点、交错点,均用桩来控制,而桩位控制在网络图上,在整个平面上选择三个不被振动、移动损坏的点做成牢固的控制桩位,亦反映在网络图上,并以三个控制桩位来复核,确保整个平面布置合乎设计要求。所布置的测点及保护桩,需用现浇混凝土来制成,桩入原状土应大于1.5m,并要求施工中每15天进行一次轴线网络复测,并严密进行调差和补点,要始终保证工程在高精度测量控制之下进行。①平面控制测量在甲方交桩后,先进行内业计算,绘制坐标控制网,再进行现场平面控制测量,直线段交桩点上架全站仪,对中整平,打出直线,打桩定点,在定出的直线段基础上,确定弧线段或变截面段的拐点,根据设计圆弧半径尺寸放出弧形曲线及变截面形尺寸,复核无误后即打桩定位,由此放出各结构的中心控制线、边线、土方开挖线及基础施工边线。②里程桩号的复测与测定对施工沿线移交的里程桩号进行复测,且移出施工影响区以外,同时根据结构施工需要时应加桩,缩小施工控制范围,便于施工放样;对重设里程桩应复测,监理工程师核定同意后才可使用。(2)水准测量从甲方或监理工程师交桩的国家级(书面)水准点开始,按国家四等水准的测量要求进行水准测量,测量所用的全站仪、GPS要经专门测绘仪器鉴定部门校核鉴定。测量成果符合要求,经平差后计算出各临时水准点高程,原始测量记录、高程计算表数据送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验收合格,可以使用。若闭合差大于允许误差,或记录数据不清,涂改,则返工重测,直至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临时水准点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应在施工沿线的两侧每200m各设一组(2个),一个用于校核。临时水准点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地方,用混凝土埋设及护栏保护。对埋设的临时水准点应统一编号,绘制于施工平面控制图上。施工临时水准点作为工程结构施工高程测放与控制基准点。2.围堰施工①围堰设计原则围堰设计遵循就地取材,取用附近的粘性土料,施工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及规范要求的设计洪水标准进行围堰设计,围堰能适应施工和防汛抢险的要求。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围堰堰体运行必须安全可靠,满足稳定、防渗、抗冲的要求。围堰设计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②围堰设计及主要工程量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临时施工围堰形式拟定为袋装土石填筑围堰,围堰在填筑前,先在拟填筑的围堰中心建基面抽槽。围堰迎水面先采用复合土工膜铺设,然后采用粘土进行堆筑,围脚采用砂卵石回填镇脚。(2)围堰填筑围堰填筑采用1.0m3挖掘机装车,5T自卸汽车运输,TY100推土机平整、碾压。围堰填筑前对围堰水上部位的草皮、杂物、腐植土及其它有机质等进行全面清除,沿围堰防渗轴线两侧各5m范围还需清除粒径大于20cm的块石。围基在清除完毕后采用挖掘机按设计要求抽1m深截水槽,填筑时由于河道内有水,所以水下部分填料的填筑采取自卸汽车直接从河道岸边倒土,由推土机进行推平碾压,并控制堰面高出水面1.0m左右。堰体抛填出水后,应逐层填筑,振动碾逐层碾压。振动碾行进方向应平行于围堰轴线,靠近岸坡碾压不到的地方可以顺坡向行驶,但碾压遍数应适当增加。(3)围堰拆除围堰采用机械拆除,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挖土,5t自卸汽车运土至弃料场的方法。确保拆除后的基础面与河道平齐。拆除时先对水面30cm以上土方进行挖除,自卸汽车运输。挖除后再沿堰体纵向从中间向两岸进行拆除。拆除料运到指定弃料场堆放。3.开挖工程施工(1)土方开挖开挖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测量→开挖→修整。1)场地清理、植被清理:①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障碍物。②除监理另有指示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的距离。③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挖出树根的范围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④保护清理区域附进的天然植被,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我方将负责赔偿。⑤场地清理范围内,我方砍伐的成材或清理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归发包人所有,我方将按监理人指示,将其运到工地现场指定地点堆放。⑥凡属无价值可燃物,尽快将其焚毁。在焚毁期间,我方将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对燃烧后果负责。⑦凡属无法燃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按监理人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⑧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按本招标文件《通用合同条款》相关条款的规定办理。2)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布设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定出开挖边线和高程,严格控制削坡、开挖边线、厚度等。控制开挖尺寸,满足开挖精度要求。3)开挖要求①土方开挖按图纸要求自下而上进行,不乱挖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②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需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③如果在指定的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则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相应修改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④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报告。4)开挖土方开挖采用1m³的挖掘机装车,5T自卸汽车运至按监理指定的弃料点堆放,T100推土机整平。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边坡坡度等,开挖从上至下分段依次进行,避免采用倒悬的开挖方法,开挖面如果不能及时回填的将预留保护层,不边填边挖。对基坑底部保留保护层布置方格网点进行取样检验,根据其密度与级配按监理人指示确定保留的范围和厚度,不合格的部分挖除。5)弃方处理①在有弃方的地段开工前至少14天,提出开挖、调运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的数量、调动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②弃土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物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③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在更改前不少于14天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石方开挖石方开挖采用液压岩石破碎机及人工手持风镐法进行开挖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中首先将岩层较厚部分采用液压岩石破碎机分层破碎,液压反铲挖掘机装渣,8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堆放。其次,较薄部分岩石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液压岩石破碎机开挖的方式施工,为防止液压岩石破碎机开挖岩石时的冲击力对渠道基面岩体产生破坏,开挖时预留30cm岩石保护层,保护层开挖,主要采用人工风镐进行施工。1)主要施工方法①测量放线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
本文标题:五峰4标标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1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