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湖南旅游地理环境概况及其发展方向
湖南旅游地理环境概况及其发展方向摘要:湖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因为在洞庭湖的南部,因此被称作湖南,湖南境内有湘江贯穿南北,因此简称为“湘”。湖南是我国的著名景区之一,属于长江上中游旅游区,此区可以称为“大浪淘沙”,而我所要研究的就是其中湖南的旅游地理环境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分别从其自然、人文等方面对湖南地区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重要景区、人文风俗及该区的文化进行一番描述,最终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湖南的旅游环境进行一番系统的探索,最终研究湖南旅游环境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湖南地理旅游环境自然人文发展方向引言:中国的旅游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我国的历代文学家、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都曾经因为不同的目的,跋山涉水,甚至远渡重洋,进行各种性质的旅游活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地理巨著,就像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虽然如此,旅游一直被视为有钱人的消遣,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旅游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我的家就在湖南,既有名闻天下的岳麓书院,也是我们伟大主席毛泽东的故乡,更有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美味可口的湘菜也是名闻天下,因此就想研究一下家乡的旅游地理环境,进一步研究家乡旅游资源的利用情况,假如以后有机会,可以为家乡的旅游做一份贡献。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因为其位于洞庭湖之南,所以称为湖南,又因为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设长沙市。湖南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因为湘江流过的地方多芙蓉,所以湖南在史上被称作“芙蓉国”。湖南全省辖域21.18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接近七千万。以前学过,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要从其自然和人文多方面来分析,自然方面包含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形、生物等,人文方面包含经济、交通、市场、人类活动等。一个地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亦是如此。下面我从这两大方面来分析一下湖南省的旅游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一)气候条件: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是带有大陆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气团控制,比较干冷,在准静止锋面和气旋活动的影响下,可带来一定的雨雪冰霜天气;在夏季,则多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所盘踞,气候高温多雨;春季,地面南北气流对峙,气旋及锋面活动频繁,雨水较多,天气多变;秋季是夏季入冬的的过渡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渐南撤,偏北气流渐次控制全境,全省呈现出气候垂直结构十分稳定,而湿度又很小的秋高气爽天气。用四句话概括来说就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二)水文条件:本区是全国降水比较丰沛的地区,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大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山地降水多于平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候温暖湿润。湿润的气候,使本区成为全国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长江自西向东穿过本区,沿途接纳了众多的支流。因全区河流水量均很丰富,遂使其径流量逐渐增加,浩浩荡荡,冬不结冰、含沙量少,再配合沿途地形的变化,因而使本区成为一个主要的游览区域。本区湖泊多与长江相通,不仅有水利价值,而且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其中洞庭湖是主要的湖泊。(三)土壤条件:本地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矿物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和含铝铁物质,盐基和硅酸进入地下水后流走,含铝铁物质则积累下来,在干燥条件下发生脱水形成无水的氧化亚铁和三氧化二铝,红色的赤铁矿使土壤呈现红色。因为红色土壤酸性比较高,因此适合种植碱性作物,例如油茶、柑橘等。由于该区降水量比较多,有些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容易被冲刷,引起水土流失,该区的红土流失至今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四)植被条件:处于带有大陆性性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五)地形条件:湖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海拔多在五十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交织,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向来有“鱼米之乡”的称誉。其中洞庭湖是著名的风景区。洞庭湖平原以南为湘中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丘陵之间多宽广的红岩盆地。有些坚硬岩层出露之处,常常形成较高的峰岭。著名的南岳衡山,即由花岗岩断块上升构成,为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湘南山地在湘中丘陵以南,包括南岭山地的主体部分及北面的阳明、八面等山岭。海拔300-1000米,少数山峰在1500米以上。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富有神话色彩的九嶷山就在湖南和两广的交界处。湘东山地自北而南,包括幕阜山、九岭山及罗霄山等山脉,海拔500-1000米。湘西山地为湖南省地势最高的地区,海拔400-1000米,高峰在1500米以上。雪峰山脉横亘300多公里,山峰多在海拔千米以上。湘西北的武陵山脉,主要由砂岩构成,峰峦挺拔。位于大庸、桑植。慈利三县交界处的武陵源风景区,为具有原始自然风光美的著名风景游览区。该地区还有著名的丹霞地貌,值得一看。人文条件(一)经济条件:本区经济比较发达,工农业发达。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和机械为主体的重工业初具规模,同时,以纺织、制糖、制茶等为主体的轻工业也有较好的基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牧、渔业堪称发达。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因而为本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和纪念产品的生产及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交通条件:湖南的交通比较发达,各种交通设施比较完善,为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航空方面,以长沙为中心,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永州零陵机场和怀化芷汀机场,另外衡阳的南岳机场和岳阳机场已得到批复,目前正在建设中。在铁路方面,湖南的铁路网较为发达,有京广、沪昆、湘桂、焦柳、洛湛、武广高铁等六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已建成的京广高速铁路武汉-广州段纵贯湘东地区,建设中的杭长高铁与即将开工的长昆铁路作为沪昆铁路的组成部分以长沙为分界线横贯全省,全省各旅游城市或地区基本有铁路通达。公路方面,湖南省的公路通车里程达6万多公里,居全国第三,而且各旅游城市和风景区之间都通班车。水运方面,省内湘、资、沅、澧四水均可通航。岳阳、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怀化、常德、永州等城市,不仅是全省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也是水路交通的重要中转站。现在更有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长沙地铁、岳阳地铁和长株潭城际铁路。(三)市场方面: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基本位于我国的中部,再加之交通发达,区域内联系便捷,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著名旅游景点及民族风俗提到旅游,肯定要有可以值得旅游的地方,湖南不失为一个值得旅行的地方。可以从许多不同特色的旅游景点进行观赏。首先,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肯定都听过吧,早在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岳麓山从前的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建成“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这就是最早的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岳麓书院山长周式,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从此以后,岳麓书院名闻天下。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背倚茂林修竹的岳麓山,名山秀水,前依后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融为一体,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除此胜景,还有很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像衡山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岳阳楼风景名胜区、韶山风景名胜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崀山风景名胜区、猛洞河风景名胜区,还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美不胜收。革命景观,有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这里也有许多特有的节日,如赶秋节、打背节、跳香节。再者,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有回、土家、苗、壮、满、侗、瑶、蒙古、维吾尔、彝、藏、朝鲜等26个少数民族,各种少数民族、各种风俗习惯更增异彩,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湘西赶尸”。来到这里,不仅会收获到美景,各式的民族风情亦可以让你大开眼界。饮食文化此外,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湖南的湘菜更是闻名天下,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煨、炖讲究微火烹调,煨则味透汁浓,炖则汤清如镜;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炒则突出鲜、嫩、香、辣,市井皆知。有时间的话不妨停下来尝一下,也为旅行增加一些乐趣。精神湖湘文化“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在: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从宋代湖湘学派创立时起便已形成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传,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故此也就造就成了湖湘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的现象。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文化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近百年来,随着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喻兼有天和大地的品格。这个概括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炎黄文化传统中持续作用着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大团结精神。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价值取向也造成了湖湘文化的思维方式,即博采内外众家、广为交融、优化思维主体的开放方式。随着历史长河的前移,逐渐形成的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断冲突融会,中原文化的“文雅”与群苗文化的“蛮野”这两大基因的结合,就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倔强”、“刚坚”、“峻激”的风格。湖湘文化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呈现,湘绣,滩头木版年画,湖南皮影戏等皆被收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湖南湘绣城成为首家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正式授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优势:首先是交通便捷,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通八达,便于旅行者在本区的游玩、观赏风景名胜;再者,交通的便捷势必会扩大市场,客源增加,有利于提高当地旅游业的经济收入;此外,因为本地气候属于亚热
本文标题:湖南旅游地理环境概况及其发展方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