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摘要:二次函数图象具有对称性,充分、合理地使用这一特性,对于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会使问题得到的正确、高效的解答,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途径。关键词:二次函数,抛物线,对称。我们知道二次函数图象是一条具有对称性的抛物线,合理使用抛物线的这一特征,对于解答有关二次函数的一类问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年的中考命题及初中数学竞赛,涉及这方面的题目不断出现,并产生了不少的上佳题目。本文试就初中毕业班总复习阶段,在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教与学上,如何引导学生应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谈谈教学感想和体会。一、几个重要结论: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2、对于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点P1(),P2(),若有,则P1,P2两点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且这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反之亦然。3、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是A(,0),B(,0),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此结论是第2条性质的特例,但在实际解题中经常用到)。4、若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的其中一个交点是A(,0),且其对称轴是,则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可以用表示出来(注:应由A、B两点处在对称轴的左右情况而定,在应用时要把图画出)。5、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是B(,0),C(,0),其顶点是点A,则∆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C的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圆心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二、在解题中的应用: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且函数有最小值-8,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分析:注意到图象所过的两个点A、B,都在x轴上,故可由性质3,容易得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进而得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8),所以,可以用顶点式先设出所求的二次函数形式,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结果。从本题可得到这样的经验:在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时,要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的条件,再来选择最合适的二次函数形式,这样的就能使解题过程最简捷。例2已知抛物线,设,是抛物线与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且满足.(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Q(,)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且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的值。解题分析:本题是2003年厦门中考试题,原题目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先“求证此抛物线与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在此略去。以下只针对本题中的第(2)个问题进行讨论,并由第(1)个问题求解知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是;注意到P、Q两点是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由性质2可得:,所以就有。在此法求解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原题中的“P(,),Q(,)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这一条件是多余的,因为若P、Q两点是相同的一个点,且关于对称轴对称时,这样P点就只能是顶点了,而这时解题中所得的结论一样是成立的。例3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2,7)、B(6,7)、C(3,-8),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的坐标是。(2005年山东中考试题)解题分析:本题若按常规的解法是先由已知的A、B、C三点的坐标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再用=-8,求出横坐标,进而得到答案。这样做显然没有充分利用到题中所隐含的特性----(1)A、B两点的纵坐标是相同的!(2)要求的纵坐标是-8的另一个点与C点的纵坐标相同!也就是所求点与C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由(1)的特点,即可求得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2,因此与C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的点坐标是(1,-8),这就是所求的答案。例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A在直线上。(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2)抛物线与轴交于B、C两点,求B、C两点的坐标;(3)求∆ABC的外接圆的面积。(初三总复习第二次月考试题)解题分析:以下只对第(3)步加以讨论,并设由第(1)、(2)步求解知A(2,-9),B(-1,0),C(5,0)。注意到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2,且B、C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A是抛物线的顶点,故∆ABC是等腰三角形,由性质(5)可知,∆ABC的外接圆圆心D在对称轴上,(图略)设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连结DB、DC,则有DA=DB=DC=r(外接圆的半径),因为CE=3,AD=9,所以,DE=9-r,在Rt∆DEC中,有CE2=AD2+DE2,即r2=(9-r)2+32,解得,r=5,故S⊙D=25例5若函数,则当自变量取1,2,3,…,100这100个自然数时,函数值的和是()(199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A)540(B)390(C)194(D)97解题分析:记,,则,注意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50,且当=1时,=970,所以=97,这时有=97,由对称性知当=99时,=97,所以=97,这时有=97,而当自变量在2到98中取值时,因的值是小于或等于零,故所得到的的值均为零,又当=100时,==196,所以这时的值为196,这样就可知当自变量取1,2,3,…,100这100个自然数时,函数值的和是97+97+196=390,故应选答案是B。三、教后体会: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得到这样的经验:(1)在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时,要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的条件,再来选择最合适的二次函数形式;(2)在解答有关函数问题的题目时要尽可能地去画出函数图象,那怕是它的草图,这样有利于寻找解题的思路;(3)在解答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时,若能充分、合理地应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就能使解题过程顺畅简捷,提高解题效率。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1.(本小题14分)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班商定举行一次远足活动,A,B两地相距10千米,甲班从A地出发匀速步行到B地,乙班从B地出发匀速步行到A地.两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甲、乙两班离A地的距离分别为千米,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班相距4千米时所用时间是()小时.A.B.C.D.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2.(本小题14分)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上周日上午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前往乙地,2小时后,小明的父亲骑摩托车沿同一路线也从甲地前往乙地,他们行驶的路程y(千米)与小明行驶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明父亲出发()小时后,行进中的两车相距12千米.A.B.C.D.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3.(本小题14分)小亮骑自行车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在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仍按原速行驶.他距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折线AB-BC-CD所示.小明骑摩托车匀速从乙地到甲地,比小亮晚出发一段时间,他距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线段EF所示.则小明出发()小时与小亮相距10千米.A.B.C.D.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4.(本小题14分)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CD-DE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轿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距30km.A.3.3或4.5B.2.3或3.5C.D.2.9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5.(本小题14分)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途径C地时休息1小时,然后按原速度继续前进到达B地;乙车从B地直接到达A地,如图是甲、乙两车离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当两车相距120千米时,乙车行驶了()小时.A.1B.3C.1.5或2.5D.1或3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6.(本小题15分)已知A,B两港口相距150海里,甲船从A港行驶到B港后,休息一段时间,速度不变,沿原航线返回,同时,乙船从A港出发驶向B港,甲、乙两船离A港的距离s(海里)与甲船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两船相遇时,两船到A港的距离为90海里,乙船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不变,则甲船行驶()小时后,两船在甲船返航过程中相距30海里.(假设甲、乙两船沿同一航线航行)A.B.C.10D.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7.(本小题15分)A,B两地相距630千米,客车、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行驶(客车的终点站是C站,货车的终点站是A站),客车需9小时到达C站,货车2小时可到达图中C站(如图1所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客车、货车到C站的距离y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两车同时出发后,相距360千米的时刻是()A.6B.C.D.核心考点:一次函数应用题
本文标题:二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