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五年级(上)第17课《黄果树瀑布》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国庆施教时期年月教学内容黄果树瀑布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资源补充阅读: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周围的瀑布一个接着一个,十八道瀑布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黄果树瀑布为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黄果树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134米)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赞扬黄果树瀑布的诗,例如:《黄果树瀑布》——浩瀚秋水总觉沾衣细雨浓珍珠溅落百花丛悟空不见黄果落水帘洞里赞吴公《黄果树瀑布》——岁月如歌势如万马奔腾阵,声似千山雷劈崩。天上银河白虎踏,镇宁潭水巨龙腾。水帘洞里神仙化,夜雨金街雾驾乘。谁把银屏挂九汉,任凭水画满天升。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划出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词意。23.标出自然段序号,为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导入新课(3分钟)1.谈谈旅游时看过的风景名胜。2.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3.了解黄果树瀑布名字的由来,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检测(10分钟)1.指名选择正确读音。2.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交流汇报预设: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山回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气势非凡: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出色、突出。雄伟壮观:气势伟大、美丽。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作品。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境界中。沉醉和陶醉有什么不一样吗?(沉醉的程度比陶醉更深)3.小组交流汇报。找发现预设:第一行写声音,第二行写形态,第三行写作者的感受。3.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风景名胜?2.同学们,有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游山玩水,李白游玩了庐山,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望庐山瀑布》出示:望庐山瀑布评价:好一个“飞流直下……”写出了瀑布的非凡气势3.庐山瀑布还不是中国最大的,中国有个瀑布她在——贵州,是中国最大,还在世界排名第三,那就是黄果树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再读)二、预习检测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可要考考大家,这些词谁来读:A出示:缝(féngfèng)隙挟来(xiéxiá)撩过来(liāoliáo)选一选B出示:哗哗喧嚣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悬挂三叠宽幅白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舒服杰作灌满活力挟来生机完全沉醉2.小组汇报。(字音、字义、发现、字形)3.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在朗读词语时可以边读边想它的意思,有时还可以想象画面,这样会读得更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34.完成《补充习题》第一大题。集体校对。第三板块:梳理文章条理(6分钟)【学程单1】①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②用括号标出表示作者游览地点在变化的语句。③时间:3分钟。1.自主学习。2.交流:预设:刚走进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3.了解“移步换景”这一写作手法。第四板块:精读课文(15分钟)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齐读,读好感叹的语气。理解杰作。2.【学程单2】①放声朗读2至3小节,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②时间:2分钟。生自主学习。3.交流。聆听瀑布(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4.完成《补充习题》第一大题。三、梳理文章条理过渡:《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1.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然后用括号标出表示作者游览地点在变化的语句。2.指名说。出示:刚走进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3.同学们看,作者从刚进景区在远处聆听瀑声写起,然后写透过树的缝隙欣赏瀑布,再写来到谷地里与它亲密接触,最后写离开潭边。这样边走边看,走到一处,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方法叫“移步换景”。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四、精读课文1.读着课文,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这是一句感叹句,注意这句话的语气,我们再一起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杰作呢?(超过一般水平的作品。)那么,这瀑布究竟是如何的不同寻常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近他。2.出示学程单。3.聆听瀑布(1)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刚进入黄果树景区,未见瀑布形,先听瀑布声,同学们你听出了瀑布声有什么特点呀?★作者是怎么描写这种变化的?你觉得哪儿写得特别妙?评价:体会得真好,谁像他这样,再来说说;你真会咬4的水声了。★瀑布声有什么特点?预设:声音从低到高、由弱渐强的变化★作者是怎么描写这种变化的?你觉得哪儿写得特别妙?(预设:轻柔——拂过飘过喧嚣、人喧马嘶、盖——声音巨大涌——声浪一波一波不断)读出声响的变化,先女生读,再男生合读。(2)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预设: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山回谷应(3)还未看见瀑布就听到瀑布的声音,还没领略瀑布的风采,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瀑布的魅力不同凡响,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说——4.观赏瀑布(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成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在作者眼中,瀑布好像什么?(宽幅白练)什么叫宽幅白练?比较两幅图,找出哪一幅是黄果树瀑布。读读资料介绍。联系生活想象。你有什么感觉?把这种感觉读出来。(2)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说——文嚼字、作者写得好,你品味得更好。●轻柔——比喻,拂过、飘风就像轻柔的手,风又像柔软的丝带很好,谁还有补充?●喧嚣——(你喜欢这句话中的这个地方,写出了瀑声的响亮;好,其他同学继续说。)这个词,这个词很有意思,数一数,有多少张口?可见他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怎么个大法?●涌——这个词这句比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波一波的声浪。涌啊涌啊,永不干竭●人喧马嘶,是说声音——盖——说明瀑布的声响震耳欲聋啊,所以天地间只——★现在谁来读好这段话。(指导读)读出了声响的变化。谁再来读。听你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现在我们合作读。先请女生读第一句分句,然后男生合进来读,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2)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3)还未看见瀑布就听到瀑布的声音,还没领略瀑布的风采,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瀑布的魅力不同凡响,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说——4.观赏瀑布我们透过树的缝隙,看见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成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1)在作者眼中,瀑布好像什么?(宽幅白练)什么叫宽幅白练?你能一眼找出哪一幅是黄果树瀑布吗?(2)黄果树瀑布到底有多宽?我们看一段资料介绍。谁来读一读。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夏季最大量时曾达101.1米,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101.1米是什么概念?我们来打个比方。学校操场北边伫立着我们的追景楼高21米,宽50米。55.银雨洒金街(1)指名读(2)你觉得奇在哪?第五板块:小结(2分钟)齐读第一小节,体会。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假如追景楼就是哗哗飞泻而下的瀑布,闭上眼睛想像,我们先将追景瀑升高,一倍再一倍,然后将那么高的飞瀑再平移一倍,就在那么高那么宽的地方,飞奔的水花哗哗地直泄而下。你有什么感觉?把这种感觉读出来。(3)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说——5.银雨洒金街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观是那么气势非凡,而瀑布溅起的水花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银雨洒金街(1)指名读(2)你觉得奇在哪?五、小结不管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时,还是作者透过树梢,一睹黄果树瀑布的庐山真面目时,他总是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银雨洒金街更是美妙的景象。所以作者一开始就发自肺腑地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者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放在课文的开头,一齐再读一读。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果树瀑布,体会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和词句把瀑布的形态、声音和内心感受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的。六、布置作业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三、四部分,《补充习题》第三部分。★★★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仿写。6“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吴国庆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7.黄果树瀑布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资源1、赏诗歌:叶圣陶的《瀑布》瀑布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预习设计1.思考课后习题4。2.读课文两遍,在书上写写感悟。3.阅读散文《黄果树瀑布》。学程单导学案调整与反思板块一:走进课文(5分钟)1.朗读课文第一小节。2.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板块二:细读第5~7自然段(18板块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朗读课文第一小节。2.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回忆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板块二:细读第5~7自然段7分钟)第5小节学程单一:1.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圈画出相关语句。2.组长组织小组讨论、交流。3.时间:3分钟3.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4.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5.“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第6、7小节【学程单二】: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小组讨论。学习时间:5分钟(1)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2)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第5小节1.出示学程单2.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圈画出相关语句。3.小组讨论交流4.集体交流学习情况。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第6、7小节1.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第17课《黄果树瀑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