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教案
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2012年02月20日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曾俐雅第6课至百花园二组教材说明本单元以人类的伙伴为题材,共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三篇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猫》,这篇课文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一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老人与海鸥》写的是一个人与海鸥之间充满深厚情谊的感人故事。《海豚救人》写了海上救生员海豚救人的故事。《虫草的村落》写的是在田野里,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在“虫草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组教材训练重点本单元以“体会作者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为训练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4、随课文识字27个,会写生字27个。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6、课型精读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2、帮助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理解本课新词。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大猫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大猫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大猫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二课时前置性作业搜集关于猫资料,了解猫的生活习性。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养过猫吗?喜欢它吗?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吗?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几部分,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反馈。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备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部分。理解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1)古怪是什么意思?(2)猫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古怪?细读课文,看看写了猫的什么特点,是怎么写的。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了什么?(3)全班交流、反馈。(4)学生独立学习2、3自然段,全班交流,反馈。(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第二部分。理解“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抓住小猫什么东西都玩,玩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胆子越来越大。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二、总结。(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1、你喜欢老舍笔下的猫吗?为什么?2、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逼真?三、拓展、延伸。你还知道猫的哪些趣事?四、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好句子。2.完成语文练习册。板书设计6、猫大猫古怪(老实、贪玩)小猫淘气(生机勃勃、天真可爱)教学反思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7、珍珠鸟课型精读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会写生字词,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二课时前置性作业1、搜集关于珍珠鸟的资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注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珍珠鸟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读通,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文章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课前自学生字词情况。3、汇报学习。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1、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积累好句子。教学过程备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在与珍珠鸟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笔尖流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一句话?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三、拓展、交流。举例说明信赖的重要性。四、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好句子。2.完成语文练习册。板书设计7、珍珠鸟布置鸟巢珍珠鸟熟悉过程人鸟相互信赖,创造美好境界内心感受教学反思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8*海豚救人课型略读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2、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狰狞”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1课时前置性作业查找关于海豚的资料。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主要讲什么?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救人?2、交流、讨论。3、全班反馈。三、拓展、交流。体会第五自然段在课文中的作用。四、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板书设计8*海豚救人海上救生员:(韩国船员、南非姑娘、印尼船员)海豚救人救人出于本能,美德感动世人救人的原因:对子女“照料天性”教学反思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9、老人与海鸥课型精读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3、帮助学生学会五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教学重点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二课时前置性作业搜集关于海鸥的资料。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导语: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翩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远定格。这是坐落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的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雕塑名叫“海鸥老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2、思考,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3、你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生字词1、小组内拼读,识记,辨析生字。2、交流汇报。3、巩固读写。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备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第一部分。(1)生字自学提纲:1、找出课文中表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读品味,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感情。2、从老人这些似乎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你感受到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体会。(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三、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渲染气氛,进入情境)。2、老人去世后,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怎样“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四、总结。课文作者通过对老人和海鸥细致、生动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和海鸥和谐相处及爱鸥、护鸥的一片深情;同时也感受到,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更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表达这种感情。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9、老人与海鸥与海鸥相伴(无私的爱)老人与海鸥人鸟感情真情谊似海深为老人吊唁(震撼的情)教学反思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10*草虫的村落课型略读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感。2、指导学生会认“暄”等6个认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感。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前置性作业搜集一些草虫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不懂的字查查字典。2、想一想:课文是分哪部分写的,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三、再读课文,交流感受。1、体会“虫草的村落”的含义。2、你从哪些描绘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3、从作者的这些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语言积累。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朗诵给同学听,再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板书设计10*草虫的村落总起(物我两忘)草虫的村落游历经过(幻境世界、角色众多)昆虫王国,和谐生活感受(欢快的旅行)教学反思英德市实验小学授课教案课题语文百花园二课型综合训练主备人曾俐雅教学目标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教学重点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教学难点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课前准备教学课时四课时前置性作业种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变化。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3)指名汇报。二、“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1、指名朗读导语。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6、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三、布置作业: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过程备注第二课时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二、准备发言: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