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校本化第8单元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模板课程标准基本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3、“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单元知识点识字与写字认识生18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典礼、委员、协商、外宾、汇集、按照、预定、排列、波浪、爆发、诞生、奋斗、庄严、宣告、欢呼、电钮、肃立、瞻仰、肃静、飘拂、选举、骑兵、高潮、次序、光明、共产党、万水千山、四面八方、排山倒海、乐呵呵、夜以继日、端端正正”等词语。阅读1、注重整体把握课文,包括写作顺序、主要内容、谋篇布局等。2、要抓住主线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进行感悟理解、迁移运用,能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让学生进行研读,做批注、谈体会、情感朗读、仿写等。3、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词句的体会。从课文中找出能表达人物强烈感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依据人、事、物、现象进行简要概括。习作《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的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口语交际1、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相关故事。2、小组说一说:你喜欢的影视作品是什么?主要人物都有谁?主要讲了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谈谈你的感受。3、全班举行“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影视作品推介会”,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讲述。综合性学习1、交流平台。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归纳后,全班汇报:1.场面描写和人物应注意什么。2.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新体会新方法,交流一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简要评价。2、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眼中的毛泽东”。培养学生的能力1、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能力。2、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3、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单元目标1、认识18个生字,识记2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含义,了解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5、学习作者描写场面的写作方法。6、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7、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实施建议1、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长征和开国大典的纪录片、故事片,以增强学生对长征的了解。2、通过文本让学生深入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3、采用“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想象场景,体会感情,积累拓展”基本过程组织教学。4、举行类似“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影视作品推介会”,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题库形式25长征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诗歌三遍以上,给下列词语注上音节,再读一读。磅礴逶迤泥丸云崖岷山2、仔细看清本课生字的样子,默写下来。(每字两遍)3、搜集有关红军长征中的故事,了解长征,了解长征中的红军战士。我搜集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讲述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圈里的字的音节补充完整,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n____x____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W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n______h______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y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合作探究1、熟读全诗,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诗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全诗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这一句又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能力延伸1、比一比,区分后组词。崖()岷()九()涯()眠()丸()2、补充诗句。红军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沙水拍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改下列病句。(1)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厉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2)随着一声巨响,敌群在手榴弹中开了花。拓展延伸读读同步阅读中的毛泽东的诗词四首,或者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毛泽东的诗词。选一首抄写在下面并背诵下来。26开国大典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把音节写在课后143页的生字上面,读一读。2、学习本课生字的温馨提示:(然后再来写,肯定不会错了!)泽——右侧下边可不是“丰”___________________诞——右边可别写成了“廷”___________________协——左边是什么呢?“十”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同桌互相抽读、检查)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沼泽、嗓音、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4、读课文,用“——”勾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人民群众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什么呢?(做上批注)合作探究1、仔细朗读课文后填空。全文一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会场情况;第____________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第___________自然段写阅兵式的情况;第_____________自然段写群众游行的情况。课文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写得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力延伸1、读拼音,写词语。diǎnlǐwěiyuánxiéshānggòngchǎndǎng()()()()dànshēngpiāofúzhānyǎngsìmiànbāfāng()()()()()2、按提示摘抄句段。提示:描写天安门城楼布置的语段。描写天安门广场情景(清晨、正午、傍晚)表现人民群众欢乐情景的语段。3、收集有关毛泽东的故事或收看有关毛泽东的影片。27*青山处处埋忠骨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拟定、勋鉴、殉职、奔赴、踌躇、黯然”等词语。读读这些词语。(对桌同学互读)写写这些词语。(对桌同学互相检查)查查这些词语的意思。(对桌合作查工具书)勋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划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的句子,谈谈自己从中的体会。(在书上划线地方做批注)3、收集朝鲜战争中的英雄故事,我收集的故事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英雄事迹大致内容是:合作探究1、为什么金日成首相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2、毛泽东是一个伟人,但也是一个普通人。(联系本课内容思考回答)说他“普通”,是因为:说他“伟大”,是因为:能力延伸1、给下列生字注上音节,再认真地读两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定殉职黯然奔赴踌躇2、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给下面的词语找找近义词。踌躇()黯然()安慰()3、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想象主席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一夜,他做了些什么?他又想了些什么?试着写下来。28*毛主席在花山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三遍,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碾()簸箕()俺()筒()沏()瓷碗()旮旯()笤帚()2、通过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旮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抓住文中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书上划线并做批注)合作探究1、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毛主席在花山做了哪些事,再写下来。(1)(2)(3)2、通过上述三件事情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怎样的毛主席?3、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这位老人真的见过毛主席吗?在哪儿见过呢?能力延伸1、找找反义词。胜利()特殊()拘束()新鲜()放心()诚恳()2、下面这句子中有一个意思不同,请找出来在括号里做上“○”符号。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有老百姓的支持,也没有今天这个局面。()有老百姓的支持,才有今天这个局面。()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1)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别位置上了。(2)放在枕头上的一行电文稿写着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签名: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校本化第8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9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