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四年级缩句学习及练习(付答案)
如何缩句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参考。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也可以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应去掉。应当是:圆月挂。(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不应当删去。故应当缩为:孩子差点儿跌到甲板上。4、“着、了、过”如何处理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例句主语是“广场上”,而不是“灯”,所以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此句,如改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广场上”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故答案应当为: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7、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别缩掉两个分句。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像士兵等待命令。8、连动句的缩句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这是个连动句,也就是说,句子所陈述的对象即主语连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也必须保留在主干中。这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我认为这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此句缩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帆。通过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这是缩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用意义。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在缩句后,不改变句子的结构,不一定要缩到最简。如果作为一种冰冷的“语文技术”来考查学生,我觉得有背新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语感,谈化语法的精神,故不值得提倡。我建议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缩句练习”,让学生分析复杂的长句,找出主干。我们不应当在试卷中单独出现缩句题。如果有出现,我们在改卷的时候也要从宽处理,尽量给分。以上是我对缩句问题的一些看法,主要参考《小学语文教师·问讯处》令怡的观点,并对部分网友的看法作了修正。请同行们批评指正。参考资料:连动句缩句人教版《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5”第四题要求学生照样子缩句。例: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东郭先生在路上走。东郭先生走。1.小象在晨雾中缓缓走来。2.小鸟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叫。我认为,示例与练习题1、2属于两类不同的句型。练习题1和2是一般的主谓句,示例是特殊的主谓句──连动句。示例缩句的结果应该是:“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而现在缩成“东郭先生走”,就把第一个谓语动词“牵”及其宾语“毛驴”也缩掉了,改变了原句的基本结构和意思。因此这个缩句题的示例是不妥当的,应该换掉。我的看法是否对?请指教。江苏省海门师范普师97(1)班冒琴冒琴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这道题练习的目的是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练习去枝叶、留主干。从两个练习题上看,编者要求都去掉两个状语:例1去掉“在晨雾中”和“缓缓地”,例2去掉“在树枝上”和“自由自在地”。显然编者把示例中的“牵着毛驴”误以为是状语了。语法书上告诉我们,动宾短语作状语的条件是带结构助词“地”。例如: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任务。这个句子如果去掉“地”字,就成了连动句。此例说明了这样一点:一个动宾短语用在动词前面,带“地”时作状语,不带“地”时作连动句的第一谓语。但这种只有一个“地”字之差的情况是很少的,大量的连动句,在第一谓语(动宾短语)后面是加不上“地”字的,如“小芹上山采野果”“他弯下腰收拾东西”“我吃过晚饭做作业”“他倒了杯茶喝”“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等等。如果说,两种句型在只有一个“地”字之差时会让人产生误解,那么对于像“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一类加不上“地”字的连动句,只要掌握结构助词“地”字的作用,就不会误把“牵着毛驴”当成状语了。由此我们还可推广到:一个动补短语用在动词前面,不带“地”的时候,也是连动句的第一谓语。如:“挑山工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这里的“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是个动补短语,它的后面没有也不可能有结构助词“地”,显然全句是个连动句,可是第九册“基础训练2”扩句题中出现了这样的示例:“挑山工抽烟。──挑山工坐在对面草地上抽烟。”显然,编者误把“坐在对面草地上”当作状语了。──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1999年第5期上吴世伟老师的《这个扩句值得商榷》一文已经谈清楚了,读者可以参看该文,以免教学上产生误导。复指短语作主语、宾语的句子如何缩句(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某资料:叔叔练习射击。我之意: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某资料:奶奶关心儿童。我之意:宋庆龄奶奶关心少年儿童。(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某资料:伯伯是所长。我之意:蔡希陶伯伯是所长。这三个句子正确的缩句应该怎么样?类似的句子该如何处理?浙江省三门县实验小学任旭东以上三句的缩句如何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例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这一句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复指短语,其中的主要词语是“雨来”和“李大叔”,因此,应该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当然也可缩成“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如果缩成“小英雄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则主干的意思远不如“雨来掩护了李大叔”来得明确。下面我们说说任旭东老师提供的三个句子。句(1)的“解放军叔叔”是复指短语作主语,主要词语是“解放军”,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句(2)的“宋庆龄奶奶”和“我们少年儿童”也都是复指短语,分别作主语和宾语,主要词语是“宋庆龄”和“少年儿童”,故应缩成:“宋庆龄关心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是结合得很紧密的偏正短语,可以整个儿保留在主干中;当然,去掉“少年”二字不能算错。句(3)的“蔡希陶伯伯”也是复指短语作主语,主要词语是“蔡希陶”,故应缩成:“蔡希陶是老所长。”这里保留“老”字,是因为“老所长”结合得很紧密,如同“老模范”“新教师”等一样,“老”强调历时比较长,“新”强调历时比较短,去掉“老”和“新”后,总觉得意思有一些出入。不过,缩句的方法就是去掉附加语(定、状、补),因此去掉“老”(定语),也是符合缩句要求的。任旭东老师所缩写的三个句子中将复指短语“解放军叔叔”“宋庆龄奶奶”“蔡希陶伯伯”整个儿地保留在主干的主语中,是可行的,因为它们都很简短,读者可以一目了然。但如果复指短语比较长,就应该去掉次要词语,如“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比较长,要是整个儿保留在主干中,就显得不简练,不像主干所需用的词语了,所以应当去掉次要词语“抗日革命干部”。认识缩句及其他一、缩句从何而来?过去的语文考试根本就没有缩句。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那时候的语文学特别强调“双基”,语文基础知识成了语文教学之本,“双基”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这时候,试题中开始出现了缩句,但是课本中没有缩句的练习。到了九十年代,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中才出现了缩句。一直到现在,缩句几乎成了考察学生理解句子不可少的题型。缩句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阅读教学中,缩句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缩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长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考试中,缩句同样是一种帮助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本来应该有学生自由选用,可以用缩句,也可以不用缩句而采用别的方法。但是,拉出来一个句子,生生地让学生缩句,这就违背了缩句的初衷。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理解了句子,就到此为止。但是考试要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于是缩句也就“标准化”了,把活生生的阅读理解活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技术”。这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缩句没有必要单独出题考试,在阅读试题中也没有必要专门考查缩句。二、缩句在语法上有没有定义?各种语法书里没有一本讲到缩句。这是因为语法讲的是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而不是讲语言的具体理解和运用。所以在语法上缩句没有定义。三、句子的主干是什么?一般来说,对于单句,句子的主干应该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至于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短语中都是对中心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的作用,用在句子里同样起这样的作用,就成为句子的“枝叶”了。至于复句,那就另当别论。四、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五、“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把字句中,介词“把”能把手动词支配的宾语改称动词的状语。被字句中,充当介词“被”宾语的这个成分是主动者,主语则是被动者。一般来说,需要将把字句和被字句变为不用“把”字和“被”字的一般句子,再做缩句或比较,来帮助理解句子。考试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题。六、这两句话怎样缩句?有了前边的理解,“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传过来”这句话的缩句就好办了。这句话的主语是“鸟叫声”,自然不能再删去“鸟”,删去就不清楚了。一般来说趋向动词的意思很实在,所以“传过来”不能删掉“来”。一个小男孩天真地以为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这句话里的主语部分“一个小男孩”是偏正短语,可以删去定语“一个”。要看整个句子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是否删去“小”。如果句子强调男孩的“小”就不能删去。“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是诸位短语做“以为”的宾语,可以删掉定语“灿烂的”。若把“生活中”也删去,缩成“小男孩以为阳光”句子就改变愿意了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缩为:小男孩以为生活中全是阳光。另外,缩句时给出不同的答案是很正常的。语文里哪有那么多的唯一答案?只要缩句以后不改变句子原意都应该是正确得。尽管可能缩得“不净”,那也不要紧。缩句例析zhuoya
本文标题:人教四年级缩句学习及练习(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