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课程建设文档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课程建设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学科中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信息系统等新的应用领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数据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手段,与经济和管理理论相结合,对本科学生进行信息管理、商业自动化、电子商务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诸方面的培养,是发展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具备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开设于****年,并于****年被评为**学院院级精品课,主讲教师团队由*人组成,课程主要是为本系****等专业方向服务的,其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和任务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本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数据库有关概念、构建数据库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强调实践和应用研究,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原理。课程主要任务为: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环节的指导,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掌握数据库安全保护知识及手段;熟悉典型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初步具备使用数据库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本课程的要求及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训上。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并结合实际数据库设计的案例,使学生能掌握和运用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之前,要求开设《数据结构》、《高等数学》、《VB.NET程序设计》等课程。本课程实践环节是以VB.NET为基础的,所以必须有一定的VB编程能力。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三、本课程教师团队本课程的教师团队由*人组成,其中,**教授为精品课程带头人,成员包括:……。其学历结构为: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大学本科*人。职称结构为:教授*人,副教授*人,讲师*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课程团队逐步优化中青年教师资源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改革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严格教师任职资格,实行合理人才流动,建立人才培养跟踪管理制度,从而完善专任教师队伍内部结构,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职称比例、年龄梯队和知识结构与本课程教学科研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四、本课程教材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基础教程(第2版)》,祝群喜、李飞、张杨编著,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精选系列,该书深入贯彻了课改精神,对主、辅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同一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策略贯穿整个建设过程,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与表现形式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有机结合。1.以实践为主线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该教材的实践由“学生管理系统”作主线,实验教材作辅线,系统开发实例则是一个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项目。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前3章组成,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及数据库设计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以Access2013作为开发背景,主要介绍Access2013数据库操作、表的创建和使用、查询设计、VBA基础、窗体设计、报表设计、使用宏和系统开发实例等知识。2.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其它设计模式。任务驱动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在实践中形成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实现“做中学”。教材以任务驱动为主,但又不拘泥于形式,依据内容选择多种模式编排教材。3.在内容上精简理论、技术典型。理论以够用、实用,学生易于理解掌握为标准,在技术上则选择最新最典型的,而不是面面俱到大而空。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数字化教学资料齐全,为教学构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环境。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共51学时,周学时3,实行讲授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前4周为纯理论课,在教室授课,后续为理论结合实践课程,在实验室授课,并均有学生实验环节。课题组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1.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的知识从实际出发,“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层次地安排作业任务给学生,以项目任务的有效完成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项目任务的解决而展开,改变了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2.主题式学习。主题单元遵循主题、问题的教学设计思路,以主题为中心组织不同的专题内容,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全面理解主题问题;引导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不同专题内容的探究,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驱动、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资源为任务的完成、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评价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六、教学改革本课程团队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每位教师都能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法”教学模式等。并且,积极转变实验实训教学理念:将单独的传统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向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转变;转变实验实训教学功能:将以知识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向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为主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转变。鉴于学生基础和课程的难度,本课程组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以在降低实验难度的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采用分组形式以优带差,共同进步。考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仅靠一次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的卷面分数来确定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不能真实地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考核成绩由作业10%、实验10%、课程设计10%、卷面考试70%的综合计算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七、教学成果其它不详
本文标题:《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课程建设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7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