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以姚贾诗风为核心,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有清丽、质朴的风韵。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脱离现实、生硬槎桠的弊病,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中将黄庭坚和在他诗风影响下的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特点是讲究用典,重视句法,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因字均有“灵”而得名。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等,因书刊刻《江湖集》而得名。它们的内容反应底层生活,风格较为多样。易安体: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特点是善于用景真实袒露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他“以文为词”,善于塑造英雄形象,风格多样。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这种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代表作家有王禹偁,他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西昆体:北宋初年由杨亿、钱惟演等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艺术上师法李商隐,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但往往堆砌辞藻而内容空泛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故创作的诗被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但摆脱了它的弊病,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想象奇特但语言通俗浅近、风格活泼自然,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张三影”:北宋词人张先,以写景著称,有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等,因此得名。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婉约派:指有晚唐五代宋初一路继承,以吟风弄月,闲情逸致,男欢女爱为题材,风格委婉、轻柔、圆润的词派。以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退隐石湖,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语言自然清新。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铁崖体: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桢号铁崖,故其作世称“铁崖体”①杨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偏语僻词,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②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形式。科范:元杂剧中术语,剧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剧本所规定的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情及舞台效果等提示性文字,简称科。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及郑光祖这四位元朝时期元杂剧作家前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仆《墙头马上》,郑光祖《傅女离魂》。窦娥: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人物形象。剧中通过“叱天骂地”之举和“三桩誓愿”的应验等剧情反映了她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却也因出身名门得时时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这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红娘:出自王实甫《西厢记》。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机智而主见,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四大南戏: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它们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又名“套曲”、“散套”。话本:说话人的底本。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话”:故事。是白话小说的源头。入话:是“话本”与“说话”引入“正话”的部分,大多是相类的小故事,也有诗词等。诗话:中国诗学史上,诗人、文人读诗时评点、分析而发展而来的理论概括。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后发展为明清传奇。套曲: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散套、套数,或与小令相对而言而称大令,一般都有尾声。填空1.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白居易_;林逋自称梅妻鹤子。2.大小晏是晏殊,晏几道。3.宋代的靖康之变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漱玉集》;“词别是一家”是她的《词论》一文中著名的观点。4.苏黄是苏轼,黄庭坚。5.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秦观,长于诗者黄庭坚。6.江西诗派“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7.元好问是金代重要诗人,其以“诗”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论诗绝句。8.元杂剧每一幕称折,南戏中则称出;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科。9.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关汉卿,文采派的代表是王实甫。10.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经金代董解元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11.元末四大南戏有《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等。12.柳永的词集《乐章集》,秦观的词集《淮海词》,周邦彦的词集《清真集》。13.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记》。14.晏殊的词集《珠玉集》。欧阳修的词集《六一词》。贺铸的词集《东山词》。李清照的词集《漱玉集》。15.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杨万里的诗集《诚斋集》。范成大的诗集《石湖居士诗集》。16.《明妃曲》的作者王安石;《荔枝叹》的作者苏轼。17.《后催租行》的作者范成大;《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论诗绝句》的作者元好问。18.《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秋声赋》的作者欧阳修;《六国论》的作者苏洵。19.《留侯论》的作者苏轼;《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辙。20.《金石录后序》的作者李清照;《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21.因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牌《念奴娇》的别名有大江东去、酹江月等。22.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染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23.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2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5.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26.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高明的代表作《琵琶记》。27.辛派词人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28.姜派词人有吴文英、张炎_等。29.《梧桐雨》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是唐明皇、杨贵妃;《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王昭君。30.《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传奇《离魂记》;《琵琶记》中的女主角是赵五娘。31.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是严羽的《沧浪诗话》。名句填充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夜黄昏。2._春风又绿江南岸_,明月何时照我还。3.欲把西湖比西子,_淡妆浓抹总相宜。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2.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阅读理解就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一首展开赏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抒情特色1借景抒情,“寒蝉凄切”暗示离别的时间,“寒蝉”即秋蝉,用“寒”比用“秋”更具感伤意味。蝉鸣无所谓凄切,因离人心情悲伤,所以听到衰弱的蝉鸣便产生凄凉之情,此是移情之法。2借描写抒情,“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几句是这首词中对离别场面的具体描写。3.借想象抒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词人在行舟之上的推想。写酒醒比写酒醉更令人伤感。酒是用来消愁的,酒醒愁复来。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豪旷超逸风格分析雨道中不狼狈而窜,斜照相迎也是预料中事。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不计得失、一切听任自然的超旷哲学。这是一种类似于禅宗之“悟”的思想境界,说明苏轼在抵御外界困扰时,常常是通过调整内心、升华自我来实现的。苏轼对放达、超尘拔俗的美学境界的追求和对旷达人生的陶醉和热爱,于此可见一斑。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赏析全词上片大段写景。景无情而人有情,由纯粹写景而至寓情,“遥岑”三句使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自己对大好河山沦陷的痛心。从“落日楼头”至“登临意”数句,表现了作者南归数年,空怀收复失地的宏大抱负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愁恨、幽怨、悲愤,焦虑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及至忧心如焚的精神状态。尤其“无人会,登临意”更使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下片则直抒其志,作者表示,既不做为口腹而回乡的张季鹰,又不做只会“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要做如刘备那样的英雄。其词纵横豪迈,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竹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李清照《声声慢》的情感内容与艺术特色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
本文标题: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7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