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考物理年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试题及评分标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理试题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调节杠杆平衡。(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千克。(2)数据记录:四.实验结论: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2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一.实验目的: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二.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功率。三.实验器材:小灯泡(2.5V),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3V、15V),电流表(0.6A、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四.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按图5连好的电路,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4.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录1.电压表量程,电流表量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2.记录数据:实验记录电压情况电压U(V)电流I(A)灯泡亮度(正常或变亮)功率P(W)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六.反思与拓展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最小分度),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检查开关是否断开。1分2.在额定电压下,测小灯泡额定电流。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1分)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1分)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断开开关。(1分)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分)4分3.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小灯泡的功率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1分)观察并记录小灯泡发光情况,断开开关。(1分)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功率。(1分)3分4.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1分5.反思与拓展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1分合计10分ASRV图5实验电路图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动力×动力臂(N·cm)阻力(N)阻力臂(cm)阻力×阻力臂(N·cm)12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1分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3.设计和进行实验(1)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1分)1分(2)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1分)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分)2分(3)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1分)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分)2分(4)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步骤3的操作。(1分)(5)整理器材。(1分)2分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1分)1分5.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1分合计10分ASRLV图5实验电路图ABC图16实验电路图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2.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五.反思与拓展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4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3V、15V),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和3.8v各一个),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16连接好电路,待用)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干路电流。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电流表的量程有和,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最小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2.记录数据:流过灯泡L1的电流(A)流过灯泡L2的电流(A)流过干路的电流(A)结论:并联电路中。五.反思与拓展并联电路中,两支路按什么规律来分配电流的大小?。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1分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是否完好,记录凸透镜的焦距大小(1分)(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点燃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5)熄灭蜡烛,将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1分)7分4.分析与论证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离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任一种情况答对均给1分1分5.反思与拓展当物距u=2f或fu时凸透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当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1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分合计10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5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二.实验器材: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三.操作要求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1分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1分)(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1分)(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1分)(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1分)(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1分)5分4.分析与论证(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分5.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处。1分6.反思与拓展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便于准确观察像的位置)1分合计10分1.检查器材。2.估测热水的温度。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4.估测冷水温度。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最小刻度值。2.记录数据:手指的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实测温度五.反思与拓展: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1分2.估测热水的温度。把手指伸入水中,把估测的温度记录下来,记录温度要有数字和单位(估测温度误差小于或等于10℃)。1分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温度计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1分)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水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分)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1分)3分4.估测冷水温度。参照第2步评分标准。1分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参照第3步评分标准。2分6.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动作要轻。1分7.反思与拓展: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一般要超过体温计的量程,使体温计损坏)1分合计10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三.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器材。2.测手的拉力。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5.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2.记录数据:手的拉力(N)钩码受到的重力(N)A弹簧秤示数(N)B弹簧秤示数(N)五.反思与拓展: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1分2.测手的拉力。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竖直向下拉弹簧秤,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1分)正确读出拉力并记录。(1分)2分3.测钩码受到的重力。将钩码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钩码重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1分)正确读出和记录钩码所受到的重力。(2分)3分4.测相互作用。将两个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互相勾在一起,两手分别向左右拉两个秤环,拉力大小不超过弹簧秤的量程,拉力方向与弹簧秤轴线近似在同一直线上,并使弹簧秤静止在某一位置。(1分)正确读出和记录两秤的示数。(1分)2分5.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1分6.反思与拓展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1分合计10分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物理试题7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15连接好部分电路,待用)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将电池和开关接入电路(注意开关正确状态)。3.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4.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5.整理器材。6.记录实验结果。四.实验记录1.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电压表的量程有和,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小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2.记录数据:L1L2U2U1图19部分实验电路图灯泡L1两端电压(V)灯泡L2两端电压(V)L1和L2两支路电压的关系结论:并联电路中。五.反思与拓展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支路电压有什么关系?。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得分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量程和最小分度。1分2.连接电池和开关。把电池和断开的开关正确连接入电路,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正确读数并记录。2分3.测L1两端电压。正确选择量程,电压表与L1并联,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年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试题及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2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