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内涵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第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象传》中则进一步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即“努力向上,决不停止”,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它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易经》中所反映的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正是遵循了这种精神而奋斗了一生。他认为,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需学的后继者对“自强”、“有为”的学说进一步做了发挥。曾子提出“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己”的观点;孟子从人格修养、扩充人性善的成分这一角度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则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第二,以民为本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民为本的精神。《尚书·夏书》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之务莫大于恤民”。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也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民为本还表现在以儒家为主体的古代思想家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孔子曾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孔子思想中“事人(鬼)”、“知生(死)”的说法,显示了关怀现实的人,关注此世的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观点,体现了“重人伦、远鬼神”的民本思想。第三,天人合一的精神。“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以中国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哲学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仅是一个物质领域,而且是一个生命领域、精神领域和道德的领域。《易经》云:夫君子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光。”而要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人必须‘正德”“正己”,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以仁德之心爱人,以忠恕之心体物,使全人类甚至全物类安身立命,使整个世界成为平等、宽容、慈惠的天地。从生态学角度看,这一思想不仅肯定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更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主张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的价值。这在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危机成为全球忧患的今天,有着异常深远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适应着我国古代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要求生产活动应顺应天时;重视自然对生产的作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坚持万物来源于天,又比照着人类。一方面,认为“君权天予”,天君合德,以德配天;另一方面,又认为自然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尽管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宗教神学色彩,但在君权实际高于一切,极端的集权统治和民主意识淡薄的封建时代,借助于这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对统治者予以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其最重要的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的根本原因。在家国同构的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所以梁漱溟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将这种孝亲敬长的精神推而广之,用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其基本的道德原则就是‘能近取譬”。即以自身作譬喻,来考虑如何对待别人,古人叫做“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到了宋代,这种孝亲敬长的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形成“厚德载物”的思想。强调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极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从崇尚伦理道德的精神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之道,即在政治上要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并且要求执政者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以“圣人”为最高的理想境界。正因为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贯穿始终,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并且与之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精神之一。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一)当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具有永恒的价值。当代,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继续总结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锻铸民族精神和増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増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维护祖国民族利益为则有助于増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有利于増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主体意识,从而有利于増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传统文化中“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价值观念,“恭、宽、信、敏、惠”等待人的“忠恕之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标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抱负等都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适当帮助解决商品社会中的社会道德问题、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也有一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有指导人生、安顿价值的意义。其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信誉经济,必须在平等、合理和公正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和竞争,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中有关讲仁爱、讲信用、讲礼让等伦理观念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决不只是纯经济的市场,必然伴之以社会主义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廉”、“勇”、“恭”等,则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正确引导当代人主动接触、认识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当代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某些负面效应。其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出发去理解个人,把个人视为群体关系中的一个分子,一个角色,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重视通过道德的教化去“协和万邦”,并且把“天人和谐”视为人生的理想;主张明“人伦”,讲“执中”,求“致和”,协调人际关系。在西方文化赖以建立的一套根本体系逐渐动摇和衰落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助于克服西方文化的危机,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此发达,而人们是如此的散漫没有归属感人类如何找到并构建新的普世目标,不仅是中华文化面临的难题,也是世界各不同文化共同面临的大难题。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全人类文明的交汇,促进人们构建新的普世价值。(二)传承与发展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的态度上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20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国学热也不断升温。这体现了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营养和精神食粮的强烈需求,然而,同时也出现了国学虚热、大师盲目崇拜的现象,折射出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国学浮躁与泡沫化的问题,造成人们失去了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敬畏。这不得不警醒我们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得到合理的传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亦不例外。当我们看到其正面价值及其意义时,也应注意其负面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为我们鲜明地指出了对待传统文化所应持的态度和方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其实质而言,既有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群众优秀文化传统,值得肯定的一面;又有被统治者利用,作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要去否定的一面。因此,在传统文化多层次的结构中,有些观念具有负面的社会价值应予以抛弃。如官本位、唯有读书高、轻科技文化、君君、臣臣、愚忠、愚孝等,都是不符合现代生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陈腐观点,化中不少观念则具有两面性。它们犹如一把双刃剑,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共生。如儒家伦理观念中,倡导“天人合一”的观念,既可励人自强刚健,又可导人畏天知命;提倡“忠恕”,既可发展人的宽容和献身精神,又能造成压抑个性、泯灭斗争精神的消极后果;论证“以和为贵”,既可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会产生轻视竞争意识,形成一团和气的不良结局;在义利观上,倡导以义节利,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是积极的,而重义轻利,轻视事功则是消极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两千年后,我们能否充分利用好这笔思想资源,让它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价值值得深思。经过选择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优秀传统、精华内容仍需中国的志士仁人去发扬光大。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然而,文化不仅是靠延续就能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张祥龙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的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2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