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目录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234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旅游资源的保护56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1、野外实地勘察法2、资料统计分析法3、资源图表法4、访问座谈法5、问卷调查法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旅游资源特征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旅游资源的结构与规模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经济承载力旅游社会承载力旅游心理承载力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条件:①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②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③景区旅游容量条件;④施工难易条件;⑤投资能力条件;⑥旅游客源市场条件。“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指评价人文旅游资源,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物价值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越古、越稀少,越珍贵;越出于名家之手,其历史意义越大。艺术观赏价值:指旅游资源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强调景象种类、主景副景的组合、格调和季相的变化等。若景象中具有奇、绝、古、名等某一特征或数种特征并存,则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就高。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具有特点。“三三六”评价法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和其他经济效应。社会效益:指旅游资源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环境效益:指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对环境、资源导致破坏。2、定量评价方法1)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法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基于消费者决策模型——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nAi=∑ViBiji=1n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E=∑QiPii=1其中,E为旅游地综合性评估评估值;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2、定量评价方法2)层次分析法第一步:将旅游资源的评价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构成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第二步:邀请专家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间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某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給予判断并赋值,再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算出最后的权重排序。第三步: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按权重赋予各个因素分值,得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最后,利用参数表对旅游资源进行分项评价打分,得到综合结果。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运用一定的经济技术手段,先后有序、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创建旅游吸引物,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活动。旅游资源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P186旅游产品层次P187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独特性原则尽可能保持原始的形象充分利用特殊的资源各种设施应与景观适应和协调各项设施尽可能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2、市场导向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把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供应给旅游者。所以资源开发的市场大小、特征及与旅游地间的距离远近等都是开发前必须考虑和确定的内容。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旅游产品开发要有“人本”意识,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设计、开发产品。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3、游客参与原则4、开发与保护协调原则旅游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旅游资源本身在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二是要控制开发后旅游区的旅客接待量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以维持生态平衡。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经济效益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目标。然而,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同时,旅游开发还必须注重社会效益,一方面体现于旅游者在旅游地获得精神享受、情感熏陶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体现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一、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市场调查,主要内容如下:谁会访问景点?访问量是多少?游客将来自何方?游客将在何时来访?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2、景点选址分析(区位条件)主要内容如下:资源条件、地理、气候环境土地成本基础设施(交通、供水、供电等)社区环境(安全、医疗)其他支持条件(政策、相关企业、人才)合作与竞争状况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3、财务可行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筹资渠道成本预算收入预算投资回报分析(保本分析法)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美学价值高广域性地域性多样性不可移动性季节性天然性文化性科学性特点可开发功能观赏功能体育运动保健疗养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开发主题认识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天人合一开发内容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健康疗养体育探险学习考察一、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特点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开发内容二、人文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历史时代性相对集中民族性不可再生性参观瞻仰文化娱乐考古研究历史教育特色文化历史文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参观游览仿古娱乐考古研究寻根拜祖修学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特点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开发内容三、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人为载体动态性民族性地方性参与性互动性参观游览娱乐参与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特色文化乡土风情文化交流参观游览文化娱乐社会考察风情体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特点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开发内容四、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深厚的哲学理念客源广、回头率高参与性强信徒基础参观游览考古研究文化传播宗教活动宗教文化宗教艺术宗教信仰参观游览学习宗教文化参与宗教活动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特点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开发内容五、休闲消遣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娱乐性可创造型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生命周期短参观娱乐消除疲劳增强身心健康增长知识欢乐、时尚娱乐放松享受各类游戏各类户外活动室内文艺活动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二、旅游资源衰败及破坏的原因三、旅游资源的保护的对策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二)二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三)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四)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原则旅游资源衰败及破坏的原因1、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崩塌、沉降、泥石流、火山喷发等都属于地质灾害。山地旅游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2)自然风化–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会缓慢改变旅游资源的形态和性质。主要有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形式。(3)大气污染–大气中含有严重的煤尘和降雨中酸性物质过量,使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和侵蚀。(4)气象灾害(5)生物危害(如白蚁)旅游资源衰败及破坏的原因2、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1)经济与城市建设性破坏–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建造了许多与文物古迹不协调的建筑物,破坏了旅游景观与氛围,甚至是直接拆毁破坏旅游资源。(2)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在旅游开发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景观,失去旅游资源特色。有的风景名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城市化”倾向,如庐山建筑已遍地覆盖,俨然一座“山城”。有的溶洞内被设置大量的人工景观,破坏了自然氛围。(3)生产性破坏(4)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一、旅游资源的破坏渠道战争的破坏——圆明园、汉唐皇宫被毁自然的破坏——突发性:地震、火山、海啸、水灾、地陷、飓风——自然风化:流水侵蚀、寒暑变化、风吹雨淋——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引起自然界的报复:围海围湖、过度砍伐开封繁(bo)塔原塔高九层,因历次黄河决口掩埋,现仅存图片中高度人为的破坏——建设性破坏、游客的破坏、管理不善造成的破坏1.建设性破坏:(1)直接拆毁——古城墙、广州地铁拆迁导致老字号一夜之间消失等(2)文物被占用——利用古建筑开办学校、工厂,如广州陈家祠(3)工程建设破坏——虎门大桥与炮台遗址,南海神庙前的黄埔电厂,香港浅水湾等(4)环境污染——有害气体和水体污染(酸雨)(5)采石和开垦——云南石林农民采石烧水泥,白云山的墓穴和违章建筑等(6)旅游开发不当——大理古城将原石板道路改为沥青路面,张家界的黄牌警告,路南石林申报世遗将地表铺上草坪、旅游景区的城市化等广州赢洲生态公园广州的“老字号”问题广州历史上曾经有过100多家百年老店。仅广州中山四、五、六路一带,就曾经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骑楼两旁的店铺招牌密密麻麻,老店鳞次栉比,呈现一派繁华的商都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广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地铁兴建,中山四、五路被划为主要改造范围。由于该地段位居传统商业中心,具备巨大的升值潜力,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涌入,导致诸多老字号从中山路消失了。问题:老字号被拆迁后,大多迁往非商业旺地,以至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从旅游角度看,对老字号的利用有什么价值?可有什么方法引导它们再次重生?2.游客的破坏(1)游客过量践踏——路面磨损坍塌、土壤板结、古树死亡(2)游客素质低下——乱涂乱刻、攀枝折花、乱扔垃圾、驱散益鸟等(3)游人造成的风化/剥蚀加速——游人的呼吸、照相机的闪光加速古迹的风化和剥蚀,色彩失去光泽3.管理不善造成的破坏(1)古墓被盗(2)遗址/景观被炸(3)偷猎行为(4)文物/景观使用不善旅游景区的土壤板结严重“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学习网站网址:广东坪石金鸡岭“南国第一名胜”凌霄岩惊天一爆鄱阳湖蛤蟆石被炸前后对比文物保护从此照片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小结旅游资源开发特点——可移动性小,国家、民族、时代性强,可复制性低,人工创造性强;旅游资源的破坏渠道——战争的破坏、——自然的破坏(突发性、自然风化、不合理开发)——人为的破坏(建设性破坏、游客的破坏、管理不善)旅游开发的三种“常见病”心脏病——投资主体过多,利益矛盾突出一旦形成,影响终“生”,很难治愈。譬如,许多地方的重大景区开发,都是由地(市、州)、县(市)、镇(乡)三级政府共同组织,多方投资开发,这样,各方利益随着开发的深入不断变化,矛盾日益加剧,短期谋利甚至破坏性谋利难以避免。旅游开发的三种“常见病”慢性肠胃病——规划缺乏统一性、市场性和长期性既败“食”又伤“神”,难以根治。所谓统一性,就是在制定规划时,不仅为该景而“规”,还要为周边环线之景而“划”。所谓长期性,就是制定规划时,不但要考虑现在,更要预测将来。正是缺乏这“三性”,许多地方走过了一条同样的尴尬之路——发现自己风光不错,认识到旅游有搞头;接着花钱搞规划,顺便来点炒作,然后到处找钱招商,为搞钱答应了投资者大量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折腾下来,又发现规划过时了,景点不热了,资金输入也停了,于是事情不了了之也!旅游开发的三种“常见病”风湿病——经营无方,管理无度漫游全“身”,主要症状是,旅游资源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景区环境卫生“脏、乱、差”;服务项目单一、档次低下;从业人员素质差。如某景区所见,到了山门,没有门票,现金交易;上山之途,全是当地农民摆摊设点,杂物遍地。俨如夜市;一位乞丐横立道中;几位游客与茶馆老板之间因口角而闹到派出所。三、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1、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2、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加强保护意识和知识宣传注重研究和人才培养健全法制管理体系完善景区保护系统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三、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3、已破坏的旅游资源恢复对策培修复原,整旧如故仿古重修生态建设4、不同类型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规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
本文标题: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