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历史文选体例
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第一单元纪传体一、通论(一):纪传体全史典籍概述1、正史:(1)记事起黄帝迄于清末(2)正史之名始见于梁阮孝绪的《正史削繁》。清乾隆年间敕修《四库全书》,确定以历代纪传史为正史。(3)正史的判断标准:①用纪传体编写②记录军国大事③由皇帝诏定2、“二十六史”:史记西汉司马迁南史汉书东汉班固北史后汉书南朝刘宋范晔新唐书魏晋人所称三史为《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北宋所称的三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宋史晋书辽史宋书金史南齐书元史梁书明史陈书旧唐书魏书旧五代史北齐书新元史周书清史稿隋书▲二十六史史志目录分合、异同:P48~50表一、表二、表三3、纪传体的结构和特点:纪传体是司马迁创造的,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宗旨:完成一部以人事..为中心的包容百科全书知识......的通史。(1)结构:①“本纪”:以序帝王②“世家”:以记侯国③“表”:以系时事④“书”:以详制度⑤“列传”:以志人物(2)特点:体大思精体大,是指纪、世家、表、书、列传五体形式,能容纳最大量的历史内容;思精,是指纪传体史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4、纪传体史书的价值和缺点:(1)价值:①纪传体是各个王朝史实的较早记载,保存了最丰富的原始资料。②认真总结各史成书的经过,可以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是极其丰富。③从编纂学的角度看,纪传史的结构能容纳丰富的历史素材。(2)缺点:①记述人物活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宣扬英雄史观。②纪传史宣扬君权神授的天命史观,为封建王朝制造合法的理论根据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③纪传史制造所谓的“正统”的理论,以巩固封建专制统治。④因事立目,褒贬人物,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第二单元编年体一、通论(一):编年体与纲目体典籍概述编年体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历史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先秦编年史,自《春秋》开创,经《左传》等三传的发扬,到《竹书纪年》的成熟,遂使编年体成为先秦史学的主要体裁。1、编年体的起源和体例:(1)《春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订,故汉人尊之为《春秋经》。此书以鲁国纪元,记载十二公,242年史实。其主要价值在于开创了编年史的体例。《春秋》记事,文字简略,使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暗寓褒贬),故王安石讥为“断烂朝报”。(2)《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其编纂体例是《春秋》的继承与发展。《左传》与《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并称为《三传》。*《左传》的发展:①取材广泛②叙事完整:最具意义的是首创本末叙事方法③创立了史论:自左氏后,史论已成为史书体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所谓“论赞”(3)《竹书纪年》:是西晋时出土的一部先秦编年史书。记事自夏讫魏,夏、商、周之后,接以晋事,晋亡续以魏事。它保存了比《春秋》还要古老的史官记事义例。2、编年体的发展:▲编年体史籍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1)史家和史籍的大量涌现,前所未有。(2)体例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如:(东汉)荀悦《汉纪》①预先确立编书的凡例:【写作原则】:“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②改纪传为编年,创立断代编年史书。③突出了史论的作用。(3)编年体的类型日趋繁多:出现起居注和实录起居注: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帝王言行录,最早见于著录的是《汉献帝起居注》。实录:是一代帝王编年大事记。唐朝以后,继嗣之君让史官据前朝皇帝起居注、时政记、日历以及各政府的档案材料来编撰实录,历代相传,沿为定制。最早的实录是《梁皇帝实录》。▲编年体发展的繁荣时期:(宋~清)(1)繁荣的原因:客观原因:①是统治阶级的需要;②是历史长期发展的需要。主观原因:《资治通鉴》的问世,大大提高了编年史的水平,推动了这一史体的迅猛发展。(2)《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司马光。宋神宗以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赐名《资治通鉴》。《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记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事,共294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影响: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①推动了编年体史籍的发展:a促进了新史体的诞生:节文、“纲目体”b促进了通鉴类史书的蓬勃发展:刘恕的《通鉴外纪》;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接《资治通鉴》,记北宋一朝历史;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接《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南宋高宗自建元至绍兴36年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上接《资治通鉴》记宋、辽、金、元史;清夏燮《明通鉴》,记明代史事。②对编纂学作出了新贡献:a大大提高了编年体史的编纂水平b在体例上有新的突破c首创编年体系列组合式成套著作3、编年体的价值和缺点:(1)编年体的长处:①编年体宜于考察一时之大势②编年体宜于长编③编年体宜于录存史料(2)编年体的价值:①学习和研究古代历史最直接、最简便的实用价值。②在历史编纂学商仍将有借鉴价值。(3)编年体的缺点:①对时间线索不清的史事,无处可系,这样势必漏掉许多重要史料。②分年记事,不便把人物、事件叙述得完整集中。4、纲目体:纲目体是改编编年体产生的一个分支,从历史编纂学角度看,始创于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1)优点:叙事简明,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可以从中学习到历史基本知识。是初学者的入门读物。(2)缺点:政治观点反动,书中充满天人感应、王权神授、英雄史观、正统观念等等。【资治通鉴】1、《淝水之战》(1)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此指侵犯。(2)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军:材:才能;勇:勇力。(3)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其:语气副词,表使令,相当于“可”;以:任用(4)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建造住宅。(5)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喻指政局动荡、战乱迭起的变乱形势。(6)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通“娴”,熟练、熟悉。(7)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迎合(8)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监督、指挥(9)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预兆(10)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骄傲自大(11)水路齐进,运漕..万艘:此指运粮船(12)安夷然..,答曰:平静、安然(13)安遂游陟..(zhì),至夜乃还:登山游玩(14)桓*深以根本..为忧:此指京都建康的安危(15)谢安固.却之:坚决地(16)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处分:处置、部署;西藩:西部的边防。(17)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庙堂之量:宰相的度量;将略:军事谋略(18)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没经验、不懂事(19)慕容垂拔.郧城:攻取、攻克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20)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屯兵(21)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去:距离、离开;军:驻军(22)融驰使白...秦王坚曰:驰:快马;使:使者;白:报告(23)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兼道:加倍地兼程赶路;就:到…去,此指前去会合。(24)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确实。(25)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丧失锐气(26)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疲惫(27)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同“趋”,迅速赶往。(28)尽收其器械军实..:军需物资(29)此亦勍敌..,何为弱也:强劲的敌人(30)怃然..始有惧色:怅然失意的样子(31)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逼:靠近;陈:通“阵”,停、住(32)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孤军(33)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但:只;蹙:逼迫、紧压;蔑:没有。(34)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践踏(35)其走着,闻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自相惊扰的情形。唳:鸣叫(36)皆以为晋兵且.至:将要(37)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趁机(38)民有进壶飧.(sūn)、豚髀者:熟食品、饭食(39)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安:哪里有;饲:供食物给人吃(40)潸然..流涕:流泪的样子(41)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摄:收起;床:坐具;了无:毫无、完全没有。(42)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内:内宅;户限:门槛【明实录】1、《申诫公侯榜文》:(1)其君保恤..功臣之意,或有始无终:保护体恤(2)间有聪明圣主,待功臣之心,皎.如日月:洁白的,此指(圣主待功臣之心)透彻。(3)故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在社稷有盘石..之安:优游:悠闲自得;盘石:盘,通“磐”。磐石,厚重的大石,此比喻坚固不动。(4)欲保全有功,其心切切..:情意恳切(5)恃.其有功,数.作过.恶,累宥.不悛.:恃:依仗;数:屡次;过:过分的、超过的;宥:宽宥、赦免;悛:悔改(6)臣有忠良之心,然彼各少察断..而不明:察:审查;断:判断(7)为臣不能察.其所为,致使纵横..:察:明察;纵横:放纵、不受拘束(8)刑官执法,具.罪以闻..:具:陈述;以闻:此指上报朝廷。(9)在忠良大臣,必不如是,特.奴仆自作之过:仅仅是、只是(10)其君不能明察大臣之心,将为..大臣使之:认为、以为(11)姑息..有功、释.而不问者有之:姑息:无原则的宽容;释:放弃(12)又不明白与功臣道其奴仆所作之过,含忍太多....:怀藏不露,多加容忍。含:包含;忍:容忍。(13)及法司屡奏,却疑大臣欺罔..君上:欺骗(14)一有罪责..,即怨.其君:罪责:此指君主对大臣奴仆的惩罚;怨:埋怨(15)大臣职任朝堂..,或优闲元老:朝:朝廷;堂:公堂(16)加以小人阿谄..,少能劝谏:阿:迎合;谄:谄谀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17)便生疑.怨,累.及其身:疑:疑虑;累:连累(18)或是天子念.功臣之劳,而免其罪:顾念、顾及(19)不自加察,以为必然..:一定这样(20)朕起布衣,赖股肱宣力..:显示力量(21)既已..论功行赏,封为公侯:已经(22)习染顽...风,冒犯国典:习:学习;染:沾染;顽:不良(23)但凡奴仆一犯,即用究治..:究:追究;治:治罪(24)敢有恃功藏匿犯人者,比同..一死折罪:等同(25)其官军敢有辄便..听从者:就便(26)家产籍没..入官者,妻子徙置南宁:籍:登籍;没:没收(27)敢有私托.门下,影.蔽差徭者:托:投奔;影:隐藏三、通论(二):实词活用1、词类的区分标准:(1)词的概念:概念指词的意义,有实在意义的叫实词,没有实在意义的叫虚词。(2)词的形态:形态指词与词结合的关系。(3)词的功能:功能指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词的语法功能是作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定语、状语、补语)。虚词是帮助实词造句,在句子中起重要的语法作用。2、古汉语词类:(1)名词(2)动词(3)形容词实词(4)代词(5)副词(6)介词(7)连词虚词(8)语气词3、活用:指甲类词临时灵活运用作乙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乙类词的语法功能。4、判断实词活用的要点:(1)看其词性有无变化(2)看其语法作用有无改变第三单元纪事本末体一、通论(一):记事本末体典籍概述纪事本末,顾名思义,就是记载历史事件的始末,由南宋袁枢首创。运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籍,称为纪事本末体史书。1、袁枢创纪事本末:(1)创纪事本末体的原因:①为解决阅读《通鉴》的困难②新体例出现的倾向有所加强③纪传、编年二体各有长短,新体例的突破时时代所需④适应当时政治上的需要,符合南宋统治者一段时间内的抗金心理⑤纪事本末,因事立目,灵活方便,可避开编年分割杂陈、纪传重复的积弊,创立纵深始末的新规。(2)纪事本末体的特点:①以事为主②标题醒目:用个性鲜明的动词,将作者个人观点和政治立场表露无疑。(3)《春秋》、《左传》创编年,《史记》创纪传;班固仿司马迁创断代纪传,荀悦《汉纪》又改班书为断代编年;《通鉴》成通古简要的编年通史。①纪传体优点:容量大,记事洪纤靡失,对历史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表现能力15级历史班胡建宏摘录缺点:分散复出,不求年月,先后失序②编年体优点:去繁复而趋简明,事件年月,脉络清晰缺点:流水式的记账,重大事件的割裂2、纪事本末的体例和演变:(1)体例:【从内容】: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历史文选体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4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