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读书笔记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读书笔记一、编写背景和目的背景:1.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正快速进入“未富先老”的困境,而我国现存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养老问题严峻。2.个人账户基金具有个人产权和完全积累的属性,在现阶段面临着难以做实、做实部分也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挑战,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3.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对象仅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回报率较低带来很大的基金贬值风险,对制度财务的可持续性构成巨大的挑战。4.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模式和投资管理体制的落后,以及市场化投资的国际趋势。目的:希望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切入点,通过对个人账户投资管理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为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一个样例和思考视角。二、简介本书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秉文教授和曾担任嘉实基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峰,编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成员和嘉实基金成员组成。(本书共有七章,27节。附录A、B、C+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第一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发展与改革过程(简介)首先是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定义、特征和属性的基本阐述,以及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引入个人账户的意义。其次,简单阐述了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历程,以新加坡模式(中央公积金模式)、智利模式(完全积累制模式)和瑞典模式(部分积累制模式)三个经典模式为例介绍了个人账户制的三种不同模式;从参保人数以及各地区所占比例、基金数额以及部分国家占地区全部基金总额等方面介绍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入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优劣势以及其发展趋势,并做出判断,部分积累制更为可取。最后,介绍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实施背景,以及个人账户的建立和实施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前景。同时,从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劳动供给、资本市场、国民储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判断“统账结合”制度是一个基本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金制度安排,还提出在做实个人账户方面除了财政转移,还可通过变现或转持国有资产来做实个人账户,以及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应尽快完善市场化投资运营体制。第二章个人账户基金在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简介)首先是从其个人账户养老金资产的金融效应和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两方面来阐述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其次,在分析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时,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上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对储蓄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退休效应,而实证分析也不能确定其两者之间的影响;第三,站在资本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养老基金的前景和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规模,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其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其前景也是可观的。最后分析了个人账户在优化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在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而在提高财产性收入比例方面,随着城乡居民的养老防老意识的增强,对养老资产的积累会愈加重视,若居民将银行存款转为养老金资产,其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对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具有很大的潜力。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简介)首先是对欧美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结构的介绍,大部分可划分为三支柱,第一支柱为发挥再收入分配作用的社会养老计划,用以保障老年人获得一个最低水平的收入;第二支柱是强制性、缴费型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它与个人工作生涯期间的工资收入关联,在退休金收入中起到主要的支柱作用;第三支柱是自愿性的企业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用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然后从养老金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支出三方面去了解OECD国家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发展情况,从相关数据可知,其养老金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支出都是比较高的。替代率也因收入档次的不同而高低不一,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其替代率相对较高,反之亦然。针对养老金的支出,私营养老金计划发展越好政府预算支出相对越少。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欧美发达国家社保制度的改革趋势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参量式改革,如1983年开始,美国就推出计划将工人的退休年龄逐步从65岁提高到67岁;英国于2003年引入积分制等;二是结构式改革,如澳大利亚1992年开始实行强制性的超级年金制度。关于欧美发达国家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状况,是从公共养老基金和私人养老基金两类分开来谈的,公共养老基金又分为“社会储备基金”和“主权养老基金”,关于公共养老基金,有的国家实行市场化运作,有的国家实行未实行市场化运作,据国情而定;而针对主权养老基金则均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OECD国家私营养老基金市场发展迅猛,在投资方面,债券和股票是私人养老基金投资最高的两大工具。那么,权益类投资比重越大的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损失越多,但OECD国家在投资回报率上总体呈正值。其次,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模式国际比较方面,主要是对中央公积金的投资管理体制和分散型资本化账户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中央公积金制的投资方式主要以新加坡为代表,而分散型资本化账户管理模式主要以拉美国家(智利为代表)和中东欧国家为例。中央公积金的优势在于集合投资,交易成本较低;缺点在于采取“管制利率”、养老金替代率不足、妨碍了社会养老保障功能的行使;分散投资型账户的优点在于风险与收益对等,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投资策略,政府财政责任得以下降;缺点在于投资风险较高,完全由参保人承担,基金管理成本较高。最后,金融危机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资产组合中的权益类产品的比重,一般来说,比重越高,影响越大,消除影响的时间也越长;反之亦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保制度改革的一个大趋势就是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通过将养老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来完成保值增值的使命,从而降低国家和个人的缴费负担,增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第四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紧迫性(简介)首先是分析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产生空账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用以填补统筹账户基金的严重短缺、转型成本、自下而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统筹层次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难以进行统一融资等原因造成。同时分析了中国正在面临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基金不断贬值”的现状,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率不到3%,统筹基金收益率不到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低于“傻瓜收益率”。其次,本章还介绍了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体制的两大模式:“国债型”与“市场型”。国债型投资体制的收益率平均为4%—6%,高于通货膨胀,而市场型的长期收益率较高,一般都高于国债投资策略的收益率。养老基金进入市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接投资模式”,另一种是“直接投资模式”。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的演变可看出,由国债型向市场型模式、间接投资模式向直接投资模式发展的趋势。“间接投资模式”又有政府管理方式和私人管理方式,分别以中央公积金模式和智利模式为代表。最后,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银行存款”投资体制作为一个特殊个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统筹层次底下。然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改革三步走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体制国债型市场型直接投资模式间接投资模式政府管理方式(中央公积金模式)私人管理方式(智利模式)战略:第一步为“临时阶段”,主要措施是发行短期国债;第二步为“过度阶段”,实行“委托代理”机制,组建一个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通过该机构对地方统筹单位公开承诺支付高于临时阶段国债利率的更高利率,吸纳各地社会基金对其实行“一揽子”投资。第三步为“深化改革阶段”,主要是进行结构式改革,提高统筹层次。第五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改革的模式选择(简介)首先阐述了引入个人账户的目的以及账户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的急迫性,重点集中在账户基金投资主体的选择上,即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决策主体是由账户持有人来承担,还是由政府来主导,是实行私人分散投资管理模式还是政府集中投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学者和决策者认为采取政府集中投资管理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其次是基于中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四个方案,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省级政府投资管理还是中央政府投资管理的选择上,四个方案中,前两个方案的投资管理主体是省级政府,后两个方案的投资管理主体是中央政府。最后,根据这四个方案比较宏观的在金融产品领域、实业投资领域、政府债券领域、和海外投资领域设计了其投资组合,以及归纳了三类担保机制,分别是“风险准备金制度”、“商业再保险制度”和“中央担保公司”。然后建议,在方案一和方案二条件下应结合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商业再保险制度,采取“双保险”方式;在方案三和方案四条件下,采取风险准备金制度。第六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简介)本章首先阐述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包括投资运营的原则以及投资工具,从其风险大小、流动性、期限等方面对我国主要市场投资工具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次,关于个人账户基金资产配置,主要包括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动态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再平衡等,也对不同类资产提出了不同的投资管理策略;同时,在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组合资产配置实证分析中,主要考虑了银行存款、中长期国债、企业债、股票等四大类传统资产。最后,简要的分析了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绩效评估的程序和相关评估方法,以及基金投资运营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第七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测算(简介)本章主要对2005—2070年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数,以及在职和退休职工人数的测算,包括测算方法的选取,以及测算的步骤和测算结果,主要是基于基本假设和模型的构建。此外,还构建了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和全国账户基金累计规模测算模型,进而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和基金累计规模进行模拟测算,还有相应的测算场景模拟和结果分析。同时还重点考察了不同投资政策下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和全国账户基金累计余额的影响,基于已有的投资政策和未来可能的选择,个人账户基金有三种投资政策:投资政策一:保持现有投资政策不变,即个人账户基金只能购买国债和协议存款,假定平均年化投资收益为2%—3%,文章中分别取年化投资收益率为2%和3%进行预算。投资政策二:中央或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定向国债,允许个人账户基金无限制购买(类似于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式),假定年化投资收益率为5%—6%,文章中分别取年化投资收益率为5%和6%进行测算。投资政策三:允许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类似于智利和瑞典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投资方式),假定年化投资收益率为9%—10%,文章中分别取年化投资收益率为9%和10%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投资政策,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都将经历三个阶段并逐步提高:第一阶段,2011年—2030年,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较低,但提高速度较快;第二阶段,2031年—2060年,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继续提高但速度开始放慢;第三阶段,2061—2070年,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在出现一定增长后便稳定下来。全国账户基金累计资产测算结果表明,三种投资政策都将导致全国账户基金记账资产规模持续快速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即投资收益率越高,全国账户基金累积速度越快。结论就是,只有采取市场化投资政策才可以在实现目标替代率、完成制度转型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三者之间取得时间上的同步,将在2030年左右一并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从养老金替代率上来讲,个人账户基金必须尽快做实并采取市场化投资政策。附录部分作为相关数据和参考资料,非常珍贵!三、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核心内容:1.积累制个人账户的发展进程蕴涵着两个基本趋势:①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个人账户在养老保险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已是不争的事实。②引入积累制个人账户不是对原有现收现付制度的完全取代,而是对历史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过于依赖现收
本文标题: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6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