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1序号:编码:第六届“挑战杯”怀化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学校全称:怀化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李雪琴李琴李红梅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目录2报表申报者情况表...................................................1申报作品情况表.................................................2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表...............................5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表.....................................6论文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8摘要.........................................................8一、民俗旅游的概念与基本特征.........................................................................8(一)民俗的概念..........................................8(二)民俗的基本特征....................................9二、如何认识民俗旅游........................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民俗旅游的独特性与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民俗旅游的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开发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基本方法..........................................................,............16(二)具体举措.........................................................................19五、总结语.........................................................................................21参考文献......................................................22怀化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粘贴处..............................231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李琴性别女出生年月1993.09学校怀化学院系别、专业、年级工商管理系1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历本科学制4年入学时间2012.09作品名称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通讯地址工商管理系12级旅游管理1班邮政编码418000办公电话13349616297其他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李雪琴女18本科怀化学院12级旅游管理1班李红梅女19本科怀化学院12级旅游管理1班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12年9月8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否若是,其学号为:1201401001(部门盖章)年月日学校组织协调机构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学校团委代章)年月日2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作品所属领域(C)A哲学B经济C社会D法律E教育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民间风俗文化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虽然民间风俗文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成文法律文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民间风俗文化,可是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为了使民间风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抓起,从基础做起,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为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文章通过多种调查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及实地走访进行分析总结,根据个人理解,针对东北地区民间风俗文化发展现状作了浅析,并且从多方面来考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考虑,民间风俗文化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根据数据及相关理论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民间风俗形成于民间,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发展民间风俗文化对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作品摘要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于人民的行为、心理、语言之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俗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的演变。虽然在近几年民间风俗文化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家也颁布了很多成文法律,采取了很多措施,可是有些民间风俗文化还是越来越接近频危的边缘。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缩影,对民间的风俗文化进行了浅析,并对保护民间的风俗文化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表达了一些见解。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无4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苏旅主编.《实用导游文化鉴赏》.湖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0[2]龚绍方主编.《旅游规划与开发》.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3]孙全治、林占生主编.《旅游文化》.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8[4]薛慧群《略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北京出版社,1998.11调查方式□√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省(市)县(区)(镇)村(街);单位邮编姓名电话;调查单位个,人次学校管理部门签章(部门盖章)年月日5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国内很多专家对民俗文化有着深入透彻的研究,对民俗文化内涵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关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采取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民俗学工作者把与民俗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的材料、成果和方法相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印证,对所研究的民俗文化事象作出较为科学的解释和结论。那么,哪些学科与民俗学有关呢?民族学工作者认为,主要有民族学、历史文献学、民俗心理学等,此外,还有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民族学工作者对后进民族进行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曾被恩格斯誉称为社会“活化石”。这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或形态)所保存的资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动的民俗事象。民俗学工作者透过这些事象的分析,可以窥见民俗的起源、发展、变异,以及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痕迹。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且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姓名王文明性别男年龄62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通讯地址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邮政编码4180006况单位电话13874568339住宅电话0745-2854208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所述情况属实,同意推荐。(签章)年月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申报者申报情况真实可靠。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评价其他说明推荐者情况姓名李建华性别男年龄43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通讯地址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邮政编码418008单位电话0745-2861693住宅电话13787518431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所述情况属实,同意推荐。(签章)2010年12月7日7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申报者申报情况真实可靠。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评价其它说明该成果已得到洪江市旅游局、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洗马乡政府,鼓楼坪村村委,洪江市雪峰断颈龙协会,怀化市旅游局、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及怀化市两家旅游公司的高度肯定与大力支持。学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团委代章)年月日学校党委意见(盖章)年月日8E.参赛作品打印处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摘要旅游业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购买有特殊含义的纪念品、工艺品和礼物,品尝精美的佳食,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民俗旅游学是研究旅游同民俗事象相互密切关联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本文认为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旅游,它们同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民俗旅游是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经济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活动;建设民俗旅游学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旅游业的需要,而且是完善民俗学、旅游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需要。关键词:民俗旅游、科学、生活方式9.一、民俗旅游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1民俗的概念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概念和范畴组成的,民俗旅游是民俗旅游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概念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概念,它是从理论上建立民俗旅游学科体系的基础,也是进行民俗旅游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把民俗事象作为一项现代旅游活动来开展,是80年代的事。关于民俗旅游的概念,只是到了90年代,民俗学界和旅游学界的学者才进行了一些零星的阐述。1990年,西敬亭、叶涛首先提出了“民俗旅游”的概念,“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2民俗的基本特征1、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心态,行为的模式.比如,汗民族的春节,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有青草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的俗语.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前者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统的连续性,后者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不同,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
本文标题: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