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中国教育史讲义2010
1课程基本信息课名:中国教育史授课班级: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所需课时:72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轨迹,明确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价值、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本章内容采用讲授、课堂讨论结合的方式教学。所需课时:4学时重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价值,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难点:中国教育史学科理论体系。思考题: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价值。教学进程:中国教育史课程介绍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鲜明特点: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二、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三、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做出科学的评价,探索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的精神。为学习教育学科打下基础,为提高教育水平增强历史借鉴。2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课程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三、教学建议1、本课程是教育学科的基础课,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已学习过的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中国教育史的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又要注意运用中国教育史的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丰富和印证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2、本课程是教育和历史的交叉学科,涉及到较多的历史文献,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往往遇到不少困难,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古代、近代教育文选,讲清楚必要的历史文献。3、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要注意古为今用、以史鉴今,但又要防止事事联系实际,避免牵强附会。4、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本课程讲授要求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同时鼓励学生自学,每堂课后布置自学内容和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要点。5、本课程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地探究问题,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四、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在理论和知识方面,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教学要求。第二部分教学总体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72,每周4学时,第一学年下学期开设。二、教材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为学员学习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2、音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的学习,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像教学资料《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作为教育史教学的辅助教材,寓知识传授于休闲欣赏之中,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3三、教学环节1、教师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讲授法系统讲解、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制度特点。2、设计思考题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堂上思考、讨论、辩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及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3、鼓励学生自学,每堂课后布置自学内容和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要点。并重视学前辅导和自学后的检查。4、注重练习,在每章结束后布置复习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另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主题研究,写出主题研究报告,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5、除教材外,另向学生提供必读与选读的书目,包括著名的教育史研究著作及经典教育家的原著。教师结合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四、考核本课程考评方式有二:一是平时作业成绩,二是考试成绩,合起来总分为100分。平时作业为一份读书笔记或一篇研究论文,占总分的10%;考试占总分的90%,其中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60%。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略)第四部分教材和参考书一、教材: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二、主要参考书目: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年版。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家评传通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1989年版。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陈元晖等编著《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朱有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4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陈元晖等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教育史探寻远去的背影打捞过往的记忆历史就象一张网,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民族和国家以及由此构成的每一个社会,都用自己的经历编织着这张网。纵横交错的网纲似乎网住了过去的一切,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网住,因为它自身所带的空白远远超过留下的网纲。历史就是一张网。织网的人用时间和空间织起这张网后,自己也随着时间的消逝和空间的转移而消逝、转移,不再以原来的面目出现。所以,当后代的人重新审视历史时,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纲。历史也是一条河。自然的河澜汗成灾,于是有鲧之捍洪、禹之导水,以让自然的河听命于人的意志。后人循堤溯源,早已不见了当年捍洪导水的壮举,只见到那被不断修改的堤坝。人写的历史,就象这堤坝。散落在河中的文字和真实存在的人物,早已随着河水的更新而无影无踪,只有那充满筑堤者意志影响的堤坝,还静静地躺在大风扬起的灰尘中。也许,世人的冷漠,会让堤坝溃于蚁穴;也许,人们会踏上堤坝,去想象一下那久已消逝的历史。但是,倘若你也想做一个筑堤人,想踏勘旧时的堤坝而去追寻筑堤者的精神,也许你应当做的是:体悟历史。讨论:历史是什么?一、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轨迹中国教育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中国古代,却没有作为专门学科研究领域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创立,与师范教育在学制的确立不无联系。19世纪末期——“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学科分类观念的引进与学制的移植——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的建立——中国教育史学科随之创立。(一)创立与确立(1904-1936)中国教育史学科创立的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是始有中国教育史课程之设置;其二是有了对中国教育历史之专门研究。前者出现在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以后,学制规定,经学大学堂和师范学堂的5教育类课程中,均有中国教育史课程之设置;后者出现在20世纪初期,由黄绍箕创意,柳诒徵完成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学者独立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论著。中国教育史获得长足进步是在民国前期(1912-1927),此期初步理顺了中国教育史的发展线索,初步构造了它的框架,并在史料的发掘上收获颇丰。为适应教学之需,出版了一批教育史专著,中国教育史学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教育史学科地位的真正确定,是在30年代早中期,专业队伍的基本形成和研究方法的专门化,使中国教育史展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1929年出版的杨贤江撰写的《教育史ABC》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教育史的著作,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本。另外,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被公认为学术成就最高,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总之,此期中国教育史学科开始得以创立和确立,并在教育史的研究和史科的收集整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在教育史学理论上对诸如教育史学科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诸方面,均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二)沉寂与停滞(1937-1976)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刚刚兴起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势头受到扼制,随后的解放战争硝烟四起,由于缺乏安定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环境与条件,因此中国教育史研究几乎处于沉寂,其成果远不能与20-30年代相比拟。新中国成立之后,苏联教育学和教育史著作开始大量传译。特别是院系调整之后,国家规定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史课程,为配合教学需要出版了一些中国教育史专著和教材,中国教育史学科由此起步。刚刚起步而正逐步展开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又因“文革”的冲击而遭到遏止。因此,中国教育史学科在这40年中,基本处于沉寂与停滞状态,大好时光皆因战争与动乱而被虚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三)复苏与昌炽(1978-至今)1978年后,中国教育史学科开始复苏走向昌炽。许多师范院校相继开设教育专业和教育史课程,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人教社于1979年率先出版了三本高师教材: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陈元晖《中国现代教育史》。其后,潮涌般问世的专著纷纷而至,其间,最值得教育史界自豪的成果是——6卷本的《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终于面世,中国教育史学科由此复苏。680年代后期以来,出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需,中国教育史学者以前所未有的平和心态和强烈的使命感,投身于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之中,促成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昌炽,其重要表现为;学科队伍日渐壮大;学科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成果日趋增多;并形成了以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研究为主体的教育内部史研究;以教育与文化,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追求的教育外部史研究;以教育史自身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史学理论的研究;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已渐趋成熟。二、中国教育史学科理论体系(一)学科性质教育史学科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边缘性质的学科,从研究内容看,它从属于教育科学。从研究方法和认识结构上看,它属于历史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教育历史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特殊规律。(二)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应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教育实际与教育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学校教育为主,也顾及社会教育。具体言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背景研究也就是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研究,任何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背景至少含有这样三大内容:教育与文明、文化的关系,这是宏观背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这是中观背景;教育与选才制度的关系,这是微观背景。2.教育实迹研究这是教育史的必然内核或根本基石,也就是教育内部史,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依性质分,主要有五种类型:官学或公立学校;私学或私立学校;书院;教会学校;殖民学校,当然还包括由实践所物化成的学制或其他教育制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史讲义2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