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中国教育管理史2014秋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中国教育管理史》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阶段的划分及其关系的思想。答:朱熹认为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分阶段来进行。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主要是两方面:一、古代教育的历史经验;二、人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尤其是智力发展水平。从年龄上来区分,8-15岁为小学阶段,15岁开始为大学教育阶段,前后阶段教育的任务也各有不同。小学学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大学则学为什么去这样做?小学、大学虽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但两个阶段又有密切的联系。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总目标是成为圣贤,小学与大学在培养圣贤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大学的提高,离不开小学的基础,要培养,就必需从基础教育小学抓起。小学是培养人的根本,教育要从小抓起。各种良好品德的形成都要与他的智力培养同步进行。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小学教育作为基础很重要,大学教育作为提高很需要,所以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应受到重视。朱熹揭示了教育阶段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很有理论价值的见解。2.简述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答:北宋中期,以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改革为契机施行了三次兴学运动,教育事业出现新局面。范仲淹提倡的第一次兴学主要内容为:规定各地路、府、州、军普遍设立学校,县有士子二百人以上许立学。同时,加强管理,士子必须在学三百日,方许应科举考试。第二次兴学由王安石在熙宁、元丰年间发动,此次兴学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学校制度,创立太学“三舍法”,罢免反对新法的旧学官;二、改革科举制度,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科取,罢诗赋、帖经、墨义,专试经义;三、颁行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四、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五、为各路的州学委派教授或令州自选教授。第三次兴学运动由蔡京发动于崇宁年间,其主要内容为:一、兴学贡士,遍行三舍法,县学生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太学;二、太学贯彻三舍法,州学贡士,考分三等,依等入上舍、内舍、外舍;三、诸州学委派教授二员,州学养士有定额;四、于太学之外增设专科学校。三次兴学运动重点皆在兴办官学,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使得中央官学向士庶子弟开放,入学人数剧增,地方官学也普遍设立,结束了宋初重科举轻官学的局面,使官学教育得以全面恢复。3.简述书院产生的原因。答:(1)时局动荡。唐末五代数十年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读书士子穷居草野,无由显身,私人书院由此得以发展。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均为那时所建。(2)官学不兴。不论是动荡期,还是宋统一天下,当时政府都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设教兴学。更多地是关心政权的巩固。而书院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的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士子就学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一批由私人创办的书院便兴盛起来并得到官方的支持和部分资助。(3)佛教影响。书院制度的产生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一定的关系。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至魏晋隋唐而大盛,佛教徒常在山林名胜之地建立禅林,作为讲学修为之所,并订有较详细的学习与讲授佛经的办法规程。而这些不论是对书院的选址,还是对书院的管理、教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书院学规的制定、讲会制度等。(4)庶族地主的诉求。当时社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阶层——庶族地主。他们没有权势,但有一定的财富。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迫切要求发表自己的主张,争取参加统治集团,寻求入仕的机会和有自己的教育组织。(5)名家讲学。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等都是当时学术界的名流,同时也是书院的主讲。正是由于这些名师巨儒在书院的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扩大了影响,吸引了大批求学者,促进了书院的不断发展。4.简述《癸卯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答:癸卯学制是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于1904年主持拟定的名曰《奏定学堂章程》,因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亦称为1904年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校系统。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六级,共25~26年。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5年,属普及教育性质,宗旨是“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加手工、图画1科或2科。贫瘠地区可设简易科,课程酌减。高等小学堂4年,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设手工、农业、商业等科。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东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根据大学堂分科的需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二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三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癸卯学制从横的方面看,主要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此外,还设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还设有译学馆,相当于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程度。癸卯学制不拘泥于中国古代的学制,而把日本学校的种类及年限划分全面引进,形成了与日本学制基本相同的学制系统。但也有不同之处,如学制年限的拉长,注重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增加其等级,提高其程度等等,这可谓引进日本学制时所做的创新。癸卯学制的建立是在清朝末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被迫实行的最有影响的一项改革措施。它的颁布与实施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灭亡与我国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5.简述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区别。答: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以教育行政委员会为大学院,把大学改为全国最高的学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所谓大学院制,就是将全国最高的学术领导机关和教育行政领导机构合为一体,使“教育官僚化”转变为“教育学术化”。是把学术与教育相对独立和脱离官僚政治的一种尝试。大学区制,是以所在地的大学作为当地的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以大学校长兼任教育行政长官,是使地方的学术研究与教育行政合一的制度。大学区的组织,以省(区)为基本单元,隶属于大学院。大学区制的提出和获准,都早于大学院制。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先秦诸家学派管理思想的特点及现代价值。答:(1)人文“治术型”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大都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各派大师提出的治国方略,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可以称之为“治术型”的管理思想。后来人们从中分解出各行各业的管理思想,例如经济管理思想,教育管理思想,这些派生的管理思想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政治性强。儒家管理思想是古代管理思想的主体,它研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宋代开国臣相赵普仅用其半,就使天下大治,充分显示了儒家管理思想的强大政治功能。后来人们提炼出各方面的管理思想,也都有很强的政治性。例如教育管理思想,就是为培养治术人才服务的。以超然物外自居的道家,它的管理思想却被后人名之为“君南面之术”,即国君坐南朝北实施统治的思想,以此概括道家的管理思想特点,很能表明它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即使抽取其中政治性极“稀薄”的养生术,也不难发现,道家教人养生,离不开教人权术,最为人们乐道的“韬光养晦”术,其本质乃是一种政治权术。法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法、术、势”之道,当然是为统治者设计的争霸天下的谋略。至于兵家管理思想,尽管今天被日本等国用于商战,但是,由于它出于军事斗争,故而使其竞争谋略具有很强的政治对抗色彩。中国古代这种“治术型”的管理思想,有很强的社会功利性。为历代统治阶级效命的功利性,是它的糟粕,应当剔除。但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的思路,在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之后,可以使管理事业与社会相沟通,具有社会理想的动力,从而使群体形成一定的思想信仰。同时,也可使管理变得更灵活、更贴近人心,避免西方管理的机械性与“唯物性”(只见物不见人),成为西方国家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效补充。(2)伦理协调型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侧重于管人,注重协调人际关系,是以人为本位的管理。管理以教人为先导,注重教育和训练。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管理者重视培育被管理者的亲情、友情和人情,形成群体的凝聚力。在用人上注意因人而宜,不轻易进行“冷酷”的淘汰,力求做到各得其所。儒家以世界大同为最高理想,其标志是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鳏寡孤独皆有所安,反对弱肉强食。这种人道精神、博爱精神,往往成为群体的共同信仰,产生巨大的号召力,使被管理者以群体为安身立命的归宿。日本战后正是以这种群体意识、国家意识战胜困难,重新崛起。协调型的管理,注意使人各得其所,必然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管理秩序,形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协调不能变成迁就,稳定不能变成保守,亲情不能发展为裙带关系。总之,伦理型的管理,不应与法治管理相对立,协调型管理不能否定竞争。(3)兼容型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有不同的派别,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处于争鸣交融状态。秦因以法取胜,便以法治国。到汉初,为休养生息,统治者采用道家黄老学说,无为而治。至汉武帝,儒家被定为一尊,以后便形成了儒家管理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但是,在中国古代,管理上以一家垄断的局面并不多见,更多的则是兼采众长,所谓王霸道杂之。即使独尊儒术的汉代,其实际统治仍是外儒内法。反之,以法治蜀著名的诸葛亮,却十分注意礼贤下士,并且善用怀柔政策。在今人看来十分对立的法治管理和人治管理,在中国古代是可以兼容不悖的。《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就是兼顾人治与法治最好的主张。这种兼容并包的特点,还表现为协调与竞争并用。例如,科举制就是典型的竞争制,也是十分激烈的淘汰制。它在古代既是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教育的宏观控制手段,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一般来说,竞争和协调各有独特的功能,用于处理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范围。就教育而言,竞争多用在学校外部,例如科举制或教师任用制是学校外部的竞争,在校内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竞争,至于教师之间则无其他的竞争制度。因此,一般管理者对学校内部的管理,主要在于管好教与学。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兼容性,有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在教育管理的体制上,实施的是“一元与多元并举”。所谓“一元”是指教育管理的宗旨是一元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服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需要;但是,办学的形式却是“多元”的,有官学有私学有书院,私学的形式也很多,有公立性的社学或宗学,还有个体的私塾。此外,无为与有为并用,民本与集权相依,等等,都表现了管理思想的兼容性。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很有必要发扬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以便兼采各家之长,融东西方管理于一炉,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体系。(4)谋略型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注重研究变化和差异的管理,创立了丰富精辟的谋略学说。儒家以“中”、“和”为管理的目标,但他们认为这恰到好处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者必须善于掌握动态的、变异的“中”,要因时、因人、因事、因地而宜,这就是“权”。儒家告诫人们:“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只有用“权”,才能使管理真正保持中和的状态。孙子更为明确地指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并且普遍存在着差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变动。对变化的管理,是对管理者智慧才干的尖锐挑战,同时也是展示他们才华的绝好机会。并提出了不同于一般管理的决策和组织目标。它要求管理者善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近知远,变不利为有利。……总之,管理者必须用智用谋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今人称为管理艺术。所谓“艺术”,表明这种管理有别于规范管理,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如何培养和提高管理者的创造性和谋略水平呢?儒家提出管理者要修养“智德”,要锐意求进,博学多识,锻炼管理才干。《孙子兵法》更提出了奇正相生的观点,告诉管理者“奇”与“正”可以相互转化,只有对常规管理娴熟于胸,才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管理史2014秋期末考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424 .html